精采書介


一本獨角戲式的另類演義

◆黃克先(作者畢業於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班)

  在以弗所書曾提到我們的神「就是眾人之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藉此闡述了我們與神的關係是多樣複雜的,然而第一種「超乎眾人之上」是我們平時最易想像且習以為常的形式,諸如求平安、求保守、求能力,都是根植於肯認上帝是超乎我們之上的存在之預設。然而,第二種乃至於三種都是我們經常忽略的神人關係,我們時常忘卻在教會裡與我們相處的人同你我一樣,有神住在其內;與你我的互動,有神貫乎其中。因此,教會圈成為馬基維利權力縱橫之域,應受尊重的上頭權柄化為令人不快的傷人宰制,誠如作者真愛德著述動機所陳:在專制極權觀念的壓迫下,最終出現許多屬靈難民的出埃及歷程,為求讓這受權力傾軋的破靈魂得到盼望、安慰,真愛德挑選了大衛的步履,來做為敷上傷口的良藥。

  雖說本書名為《三王演義》,但實際上劇情卻是圍繞著大衛一個主角來進行,掃羅與押沙龍僅是對顯主角的綠葉,而且是性格類似、功能相同的配角,故押沙龍身上屢屢被描寫為掃羅的再現、掃羅的等次之屬,其目的只在突顯大衛在換了位子、長了年紀後,並未換了腦袋、移了心性,他仍是尊重上帝勝於權位的真正王者。正因故事的主人翁不同於你我熟悉的權威人士(這些人士的印象往往建立在一幕幕電視影集高潮迭起的鋪陳):如權傾一時的秦始皇、動輒揮八十三萬大軍南下的曹孟德、洞見觀瞻的康熙、熟稔權力運作的雍正等,所以這本演義也不像你我手邊常有的歷史傳記,它沒有千軍萬馬的沙場對決、沒有運籌帷幄的神機妙算、更沒有心狠手辣的親情相殘,雖然或許這些劇情都曾在巴勒斯坦上演,畢竟此乃權力運作下的常情,然而這些引人入勝、叫人不捨書卷的情節元素卻不見此本演義之中,它有的只是汨汨流溢出一股柔和謙卑的香氣、吐露一句「上帝呀,我等候你」的交託、一顆盡其在神的平和心腸,但奇的是這本演義的結局卻一如其他演義:一個偉大的君王終究打敗所有挑戰者而坐穩寶座。這種情節與結尾間的吊詭正是值得你我深思的信仰奧祕,也是這本《三王演義》能值得遠渡重洋、翻譯編輯後出現在你書架、捧於手中、讀進心裡的好理由。

  歷史永遠不會是大寫、單數的,一則故事的陳述必定是作者依其旨趣來編排鋪陳,故在書中我們可以看見大衛與掃羅/押沙龍鮮明的角色塑造,前者是專心等候、尊重神,彷彿永遠柔和的沉思者之形象,後者則是專擅權力、利欲熏心,以欲除神的受膏者而後快的悖逆之子狀出現。只是,難道大衛就只是等候、只是讓退嗎?我想事實絕非僅止於此,不然大衛將永遠只是漂流曠野、裝瘋賣傻的牧羊童,或是在深宮遭刺的過氣老皇。在尊重神、等候上旨的前提下,大衛面臨詭譎難辨的情勢,勢必得在短時間內決斷如何走下一步,這當中的過渡毋寧是更加實際且難以交待的清楚:究竟當時大衛面臨的情勢有多危及?他的權宜選擇其利害如何?他做成最後行動的考量何在?為何同樣是行動,他的行動就較蒙神喜悅?這或許是你我更感興趣的,畢竟我們都知道要尊主為大、披載基督,但現實多變的實踐考驗卻接踵而至,叫人急切想尋得明確答案,但,即便是這些詰問更加實際,但都必須回到最根本的核心關懷下來回答,這關懷就是《三王演義》裡想傳達給我們的,而領受這份啟發是得靜心平性、彷彿傾聽微小聲音般,誠如《三王演義》的序幕裡的第二份恩賜一樣:「這不是個禮物,而是個傳承。禮物是穿載在人的外表的,而傳承卻深植於內,就如種子一般。深植於內的種子雖小,卻會漸漸長大茁壯,充滿人的內在。這是一份榮耀,是全世界唯一能改變人的要素,但單有這份上帝所賜的特質,也未必能完成艱鉅的使命,除非經過充分的揉合--以大量的痛苦、憂傷和破碎充分結合而成。」

  你對神的認識還停留在「超乎眾人之上」嗎?來看看《三王演義》吧!

>>回書目總覽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