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45期】2007年1-2月出刊

本期目錄:
許給自己一個快樂伊甸國度的願景
鑑往知來
台灣泰澤夢
大學溯源
俠客情懷
領袖獅子心
以實際行動關懷地球
韋瓦第及其傑作《四季》


我見我思俠客情懷

◇ 張力揚

      過去知道不少宣教士的故事,對他們的事蹟、經歷與影響,有時不敢置信,有時敬佩有加。其中一些拓荒先驅,他們單純的奉獻心志,為外邦人靈魂所付出的勇氣,真與中國小說裡的俠客相似,義之所在,雖死無懼。今年是馬禮遜入華宣教兩百週年紀念,他就是一個俠客典範。去年看過宇宙光的圖片展,也聽了講解,印象深刻。由於眾多宣教士,幾百年來鍥而不捨的奉獻犧牲,使我可以有機會進教堂、學聖言、受教育、成為基督門徒,真是神奧秘恩典。

勇往直前
       從孩提時起,就接觸過一些宣教士,四十多年前,在台灣清水鎮隨祖母去教會,初次見到幾位藍眼珠的洋人,後來他們給祖母施浸禮,並講解聖經,聽祖母稱呼他們聶教士、貝牧師,稍長,才知道他們是因受共產政府的逼迫,逃難來台,繼續宣教。祖母成為我們家第一位接受基督的人,是有歷史淵源的,早於清朝末年,因外曾祖父曾在北京任教於宣教士所辦匯文中學,教他們及其子女學中文,祖母就與宣教士家庭有接觸,也間接受到影響,沒有纏足。後來對日抗戰期間,在徐州鄉間避難,曾躲入教堂,傳道人冒死保護老弱婦孺,才躲過日軍。這些事都促成祖母在台受洗歸入基督,日後對我家每一位,都有影響。

      十餘寒暑之後,我進了大學,入學時,才發現要唸的學校是早期宣教士在華開辦的十三所大學,遷到台灣合併成的東海大學。這些學校中有知名的燕京、齊魯、金陵、之江等大學,在廿世紀前半段,對中國教育有啟發性的影響,將基督服務犧牲仁愛平等的精神,注入封閉的中國社會。東海校園有一風格獨特的路思義教堂,半世紀前,由《時代》雜誌發行人捐助興建,為的是紀念他的祖父──十九世紀末來華宣教的Henry Luce。他的中文名是路思義,耶魯大學畢業生,在學時就決志來華宣教,於推動基督教在華高等教育事工方面貢獻極大。十九世紀末,耶魯基督徒學生團契興起了一批來華宣教的畢業生,路思義與他的幾位同窗好友先後來華,後來大多數都在一九○○年義和團之亂中殉道,路思義也被迫自任教的山東登州學院,攜眷逃往朝鮮避難。

       亂後,路思義回到中國,一方面哀悼好友殉難,一方面更深地體會到教育對中國的重要。於是奔走於美國與中國之間,在美說服教會捐款成立對華高等教育基金會(如今的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前身),在華則竭盡心力促成北方幾個教會差會合作,將數個小學院合組,成為日後的燕京、齊魯兩校,為中國高教打開嶄新的局面。卅餘年後,因著中國內亂,基督教在華高等教育幾乎完全停擺,但宣教士們並未遺棄呼召,幾年後輾轉來到台灣,重新耕耘,另起爐灶。

       承繼了當年的異象與燕京風格,是以有了東海大學。東海有仿唐式建築,校園景緻優雅,早年像似遺世獨立的修道院,座落在山丘上,培育有信仰、肯服務的僕人。但是外在環境並不真能造就人,空有美麗的教堂與校園,沒有道成肉身的典範,也不能塑造人成為基督門徒。

潛移默化
      我在東海的四年生活中,除專業訓練外,更重要的是受到不少宣教士教授犧牲奉獻精神的潛移默化。他們甘心捨下美好的前程與家園,越過千山萬水來到語言文字文化都不同的異邦,為華人擺上生命中美好的歲月,也獻出他們的家庭,單這一點就給我許多啟發。他們安貧樂道,犧牲奉獻,勇於愛人的心,相對於競逐名位與財利的其他人,實在是美好榜樣。

      由於當年學生全體住校,師生間有許多接觸機會,在校園裡、在師長家中、在課室、在教會、在社區活動時,都可從這些老師身上學到生命的真諦。東海校訓是:求真、篤信、力行,早期學校教學的設計以此為準則,並不追求世界的標準,而以基督服事人為榜樣,為社會培育僕人。這些師長也以僕人之心來服事我們與社區。早期的全校勞作制、工作營及團契的社區服務等,都是因著基督精神在師長帶領下發展出來的。我也因著學校環境及一些師長的影響,大二時受洗接受基督。

      畢業後出國遊學,時光荏苒,倏焉流逝,十一年後,回應師長呼召,回到東海,為人師表。一方面為課業與系所發展付出,另一方面也學習宣教士精神,開放家庭,接待師生,在校園內,為延續當年立校的基督精神略盡心力。兩年半的教學,與幾位早期宣教士師長同工,也是另一類的再教育,同時更體會到在台灣發展基督教高等教育之不易,社會物慾、世界功名、信仰虛浮、政治干擾、與經濟壓力等,都使基督教高教變質,東海也早已失去昔日異象與光環。

德東行腳
      再度遊學就業於異邦,一晃就是廿年,宣教的呼聲常在耳際響起,宣教士的身影也偶而浮現心底,但似乎都與自己隔著一道隱形牆。直到二○○五年仲秋,一段休息時刻,與教會牧師踏上宣教旅程。這次不再是西洋宣教士入華,卻是在德東向自己人傳遞信仰,盡上關懷的本分。

      自二○○二年以來,中國興起一股到歐洲唸大學之風,尤其是德國,因只要語言能通過,唸大學是免費。如此一來,數年間,年輕學子人數在德國大增,可能有萬餘人。這些年輕孩子離鄉背井,沒人照顧,加上語言障礙,有些學校僻處鄉間山區,可以想像生活上很孤寂無趣,也容易出一些逾越常規的事。

      但誰來關心呢?整個德東只有一所正式的華人教會,設在柏林,有傳道人負責,也有短宣隊接力來此配合教導,當地學生與工作者因此有了「家」,但是其他城市卻並非如此。所幸四、五年前,有對台灣來的洪牧師師母,放棄美加的牧會事工,蒙受呼召來到德東,在萊比錫(Lepzig)落腳,服事當地的學生,借用一所德國自由教會的教堂,成立了一個幾乎全是學生組成的教會,有四、五十人,週三牧師家有團契,週日下午有崇拜。其他時間,洪牧師夫婦就輪流到附近的幾個大學城,去照料一些學生,成立團契。近兩三年間,美國也有幾個華人教會體認到德東的需要,非定期地派出短宣隊,支援當地學生事工。

先鋒身影
      在洪牧師赴美加宣道募款之際,康郡教會的朱牧師師母,邀我去支援一段時間。我們除在萊比錫教會有教導工作外,就是到當年馬丁路德改教時所屬教區裡,幾個有大學的城鎮,如:Halle、Chemnitz、Freiberg、Lutherstadt (Wittenberg)、 Magdeburg及 Weimar等,進行探訪傳道事工。我們沒私人車可用,但公共交通很方便,火車公車接替,花費雖高,但可達到目的,有時加上走路或騎學生的車,也都暢通無阻。

      在德東十天,有機會也在路德改教的故居,及張九十五條論述的教堂稍作停留,緬懷他當年為維護真道奮鬥的俠客心志。因他自基督的領受,給後世開啟了自由傳講聖經的路徑,許多宣教士,因此得以踏上異邦,效法基督,成為我們蒙恩、得解放的機緣。在Wittenberg教堂裡,路德曾在此證道,死後也葬於此,墓碑就設在講台下,供人瞻仰。在歷史長廊中盤旋,我略能體驗基督及眾俠客的心懷,這是上帝早已預備的,藉著眾兒女,跨越時空,將恩典加在後生的身心靈裡。走出教堂,面對嶄新的時代,眼見耶穌與眾俠客的身影,正向前方奔赴。◆ (作者現在美任環境工程師)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