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47期】2007年5-6月出刊

本期目錄:
歸人、過客與人民意識
超越藍綠是天真的想法?
回歸十年──一個香港基督徒的省思
道聽途說──談美國的政教關係
百年孤寂,今更冷清
堅立於暴風雨中的潘霍華
再訪華爾騰湖──梭羅和他的《湖濱散記》
有誰知道蝗蟲的飛航路線
泰澤共融祈禱歌詠的真髓
用「心」看世界
湯瑪斯.摩爾的《烏托邦》

再訪華爾騰湖
──梭羅和他的《湖濱散記》

 文◆彭海瑩

傍晚時分,我們來到華爾騰湖(Walden Pond)畔,明鏡如同玻璃的湖面時藍時綠,天光雲影交織著參差的樹影,闃靜無聲的沿湖步道杳無人跡。湖水澄澈沁涼,深邃無底。我們在湖邊漫步、攝影(也希望留在心底)、屏息凝神、讚嘆造物之奇,徘徊不忍離去。

這是第二次拜訪《湖濱散記》的誕生之所。外子南洲的好友維中住在麻州康考特(Concord)附近,三年前的仲夏,我們帶著女兒同遊波士頓,下了飛機安置好行李,第一站走訪的,就是離維中家不過十五分鐘車程的華爾騰湖。在驚喜得無法置信的經驗與回憶中,這次,我們又一瞥初夏的湖景。

維中說:「現在還有人知道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嗎?」對Y世代而言,這個名字或許相當陌生,然而,在我們年輕時,《湖濱散記》該是不少人案頭和心靈的珍寶吧!它曾影響了甘地、托爾斯泰、金恩……等人,也曾是我的最愛;梭羅的思想和行動帶給人深刻的啟示,也道出了一個事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湖,那是一個夢,一種嚮往。

從容面對生命的本質
一八四五年三月,二十八歲、畢業於哈佛、曾任教職也辦過雜誌的梭羅,著手在華爾騰湖畔、屬於愛默生的林地上建築木屋,並且在其中住了二十六個月;他追求的乃是與造物者、與大自然、與自己、與人更和諧美善的生活方式。

華爾騰湖山邊的蒼松翠柏中,我們與梭羅和他的木屋邂逅──那是八O年代,麻省環保局在一位業餘歷史學家發現的木屋舊址煙囪基石上,根據《湖濱散記》的描述和梭羅妹妹手繪的圖畫,仿製的一幢小屋。從屋內簡樸的單人床、爐灶、書桌,可以想見梭羅閱讀寫作的山居歲月,是何等簡單清純、返璞歸真。這段期間他並非全然離群索居,仍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偶爾也出外打工;只是讓自己絕大多數時日獨處深思、寄情大自然。在名為〈天籟〉的篇章中,他生動地描繪了宛如生活於伊甸園的體驗與觀察:

忙於農耕之餘,我仍竭盡所能讓生命不致留白。每當旭日東升,我總快活地跳入湖中,然後靜靜地在松樹林裡做日光浴……四周只聽得到鳥雀的歌聲,而且每天都有不同版本的「森林交響曲」來伴我入浴與沈思。……我在屋前空地滿植各式果樹和觀賞植物,使我能親賭這些大自然寵物的奇妙生長過程……在這裡,大自然的各種聲響不一而足,當我在盛夏的午后沈思之際,常在窗口聽到許多前所未聞的天籟之聲,有時是老鷹的低空盤旋聲,有時是野雁的疾飛響聲,有時是白鷺的獵魚聲。聆聽這些野性的呼喚,確是人生一大樂事……。

小木屋前有一座梭羅的全身銅像,他正低頭審視自己彎曲向上的掌心,銅像附近有座木牌,上面有一段他獨排眾議、遁跡山林的心聲:

我走進森林,因為我想從容地活著,只面對生命的本質,看看能不能學到它要教會我的東西。這樣,當我離開人世,才不會突然發現,我從來沒有活過。

體驗天人合一的境界
華爾騰湖面積雖然不大,卻因係冰川融水匯集而成,顯得格外超塵脫俗、氣象萬千。我們雖只親睹它在初夏及仲夏的景象,但經由B. McGrath拍攝的專輯,卻得以看見它一年四季、不同時段的豐富多變樣貌──不論是春芽初萌、楓紅滿山,或是清晨薄霧、晚霞滿天,都讓人想到詩篇中詩人的詠頌: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
耶和華─我的神啊,你為至大!
你以尊榮威嚴為衣服,
披上亮光,如披外袍,
鋪張穹蒼,如鋪幔子,
在水中立樓閣的棟梁,
用雲彩為車輦,藉著風的翅膀而行,
你用深水遮蓋地面,猶如衣裳;
諸水高過山嶺。
諸山升上,諸谷沉下,
歸你為他所安定之地。
耶和華使泉源湧在山谷,流在山間,
使野地的走獸有水喝,
野驢得解其渴。
天上的飛鳥在水旁住宿,
在樹枝上啼叫。
耶和華啊,你所造的何其多!
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
遍地滿了你的豐富。
(摘自詩篇一O四篇)

梭羅也在體驗了天人合一的美善,汲取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之餘,寫下了這樣發人深省的優美字句:

若是把人生比喻作一條「時光之河」,那源源不絕的溪水正如同造物者源源不絕的理念一樣,乍看之下連溪底都清晰可見,然而潺潺的悅耳水聲卻永無中止的一天。抬頭仰望蒼穹,繁星之多就猶如滄海沙洲之沙粒,怎可能以有限的歲月來強求無窮的欲望?

深植心靈更新的根基
或許正如喬普曼(George Chapman)的詩作所言:「紅塵中人汲汲於名利,到頭來卻淪為一場空,塵歸塵,土歸土。」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對人類一味追求物質文明的反思、對簡樸生活的身體力行,使得這本書自出版後即深獲許多讀者青睞。多年來也有不少中譯本問世,其中譯者之一孟東籬曾深受梭羅精神感召,親自到花蓮鹽寮海邊,以木、竹、茅草築屋而居;十多年前,我們全家曾幾度前往那面海小屋,在東海岸瑰麗的沙石灘上,撿拾渾圓白淨的鵝卵石,也在濱海之屋附近的山上,遠眺碧藍無涯的太平洋。孟東籬在當地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後來區紀復又在附近開設了「鹽寮淨土」,讓有心體驗簡樸生活、與大地親炙的朋友,可以遠離塵囂,前往小住幾天,在那兒靜思、聆聽、靈修。

梭羅的《湖濱散記》字字珠璣、處處真情,其中除了展現淡泊、寧靜、無為、逍遙、自在的生命情境之外,也表達了對競爭奢華、人際傾軋的深刻反省與抗衡。他在《湖濱散記》的〈結語〉中一針見血地寫著:

我之所以敢挺身出來反抗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即是想看看自己究竟還有沒有所謂的道德勇氣?然而我並不是無法無天,因為我甚至還得服膺更嚴苛的「叢林法則」。倘若政府能充分代表社會正義,想必對我的「新生活運動」不會多所掣肘,反而會樂觀其成。……從這樣活生生的「叢林實驗」中,我深刻體驗出只要一個人能滿懷自信地追求理想,這夢就不再是天邊綺夢。當一個人可以自我解脫,勇敢地跳出環環相扣的傳統窠臼時,所意味的並不是「脫序」的無政府狀態,而是一個組織更嚴密的寬廣空間,所有的約束力都源自大自然的威權。……

當人的生活越趨簡單,宇宙的運作法則也相對地單純起來;即使一人獨處也將不再孤寂,三餐不繼也不覺得困厄,面臨巨變亦將不再軟弱。別擔心別人會笑我們在搭建「空中樓閣」,因為閣樓本來就要建在高處才能視野廣闊;現在你我只需多建個地窖來厚植地基,那所有的「心靈工程」就能畢其功於一役,再也無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了。

再思現代人真正的需要
自美東返台,華爾騰湖的清麗面貌仍常縈心懷。我把自己拍攝的湖景相片放大,擺置在桌前,工作疲累了,從書堆中一抬眼,就可再度徜徉在梭羅寧謐卻生機盎然的世界中;我也一再展讀《湖濱散記》,欣賞他率直、生動、被張愛玲讚為「如中國寫意的人文畫,不假修飾,渾然天成」的文字與意境。

在科技文明快速發展、資本主義物化氾濫的今天,還有人知道梭羅嗎?還有人讀《湖濱散記》嗎?我盼望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如同梭羅所說:

回歸山林之後,我覺得離宇宙的源頭比較近了一點。
這正是現代人內心深處最迫切的需要吧!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