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47期】2007年5-6月出刊

本期目錄:
歸人、過客與人民意識
超越藍綠是天真的想法?
回歸十年──一個香港基督徒的省思
道聽途說──談美國的政教關係
百年孤寂,今更冷清
堅立於暴風雨中的潘霍華
再訪華爾騰湖──梭羅和他的《湖濱散記》
有誰知道蝗蟲的飛航路線
泰澤共融祈禱歌詠的真髓
用「心」看世界
湯瑪斯.摩爾的《烏托邦》


號角/ 歸人、過客與人民意識  ◆ 蘇南洲

      今年初夏有幸走過美國幾個城鄉,印象深刻,茲略述一二於后:
      從小看德州牛仔拔槍對決的西部片長大的人,大概也不會太意外德州出身的現今美國總統布希,把出兵伊拉克以報復發動九一一事件的蓋達組織,定位為正義之戰。然而我在德州首府奧斯汀州議會大廳正堂中央地板上,卻看到鑲著六面國旗各六等分,繞成一個大圓的圖樣,原來德州經過西班牙、法國、墨西哥、美國南方政府、德州共和國及美國聯邦政府等六個政體統治過,其中最長的不是美國而是西班牙,但沒有任何一個新統治者曾企圖消滅前統治者的施政遺蹟,這是人民的集體歷史記憶,絕對必須尊重且不容任意抹去,這顯示出一個完全以人民為主體的大國風範。
......more

超越藍綠是天真的想法? ◆王昭文

  在一場基督教機構主辦、人數不多的研討會上,和幾位經歷過「偉大的美麗島前後年代」的長老教會牧師們進行了一場不成功的對話。起因是一位較年輕的牧師提到,從「人權宣言」以來,教會的政治立場越來越鮮明,以往站在人權立場對抗威權統治,不畏迫害堅持公義,很值得肯定,但是今日的情況已經不一樣,教會在藍綠對抗中選邊站,對牧會者造成了困擾,因為教會中的會友什麼樣的政治立場都有,例如總會發函請地方教會幫忙推「追討不當黨產公投連署」,他就只敢拿給一向立場比較綠的會友,而沒有公開。他認為教會應該要超越藍綠,別take side。這位年輕牧師的發言,馬上引起幾位頗有影響力的牧師回應。大致上他們的看法是認為:教會一貫因為關心百姓的將來,所以關心台灣前途,在台灣仍有被出賣之虞的情況下,教會當然要支持「挺台灣」的政黨,繼續追求公義。有一位牧師更強調:教會保持中立是不對的,牧會者為了怕得罪會友而不敢追求公義,自己該檢討。......more

回歸十年──一個香港基督徒的省思     ◆李錦洪

        華燈燦爛,慶典連場。在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下,香港以節慶的心情,慶祝回歸十週年。
十年辛苦不尋常,人事幾番新。走過金融風暴激盪、沙士(SARS)危情的顫驚、禽流感的威脅、七一遊行的震撼、南亞海潚的哀慟……香港人學會要沉著,要珍惜。香港教會,曾經憂患,九七之後,我們的宗教自由會否失去?座落多層大樓中的教會可會被取締?共產黨人怎樣地滲透教會……?纏擾多年的九七夢魘,隨著一國兩制的落實,說明了一切。在危機與轉機之間,在恐懼與平安之間,從不景到復甦之間,要感謝天上的父神,一直祝福保守香港。也向那些為香港付出了努力和代價,守住本位,不驕不餒的香港人致敬。在一切回憶與感恩的頌聲中,教會需要保持永恆的醒覺。在憂患中不退縮,在安樂中不沉睡。不同的時代,教會有著獨特的角色;在歷世歷代,有著同一的使命。綜合十年回歸經驗。緊扣當前的社會,香港教會要繼續勇往直前,承傳從上而來的託付。......
more

道聽途說──談美國的政教關係   ◆康定怡

       
二十多年前,我讀到一本建築符號學的書。作者是西班牙人,人名我已經忘了。但他所寫的,有一兩句話到今天仍然以各種不同的變奏在我的腦子裡作響。他的大意是:西班牙座落在歐洲大陸的邊陲,對於歐洲大陸嚴肅深刻的主流思想探討,常有隔靴搔癢之嘆;又因為語言文化的不同,更加無法準確地掌握歐洲主流觀念的內涵,常常需要一點猜測的工夫。這個認知,使得作者樂於切入一些邊緣性很強的課題,學著在邊緣性裡頭安身立命。又有我的一個猶太人朋友這樣說道,她是美國的第三代移民。即使種族外貌和白人相仿,仍然覺得自己是主流社會的局外人。這樣的認知,使得她高傲地決定:做一個永遠的局外人。猶太民族在這方面是充滿了讓人心酸的經驗。因此,我在這兩組觀念「不確定性」及「局外性」的相互激盪之下,異想天開地覺得適合一個「道聽途說」的演練。在路上聽到的東西,還沒有到家就說出去。做為一個好奇的客旅,這可真是恰如其分。......more

百年孤寂,今更冷清    ◆香港《時代論壇》社評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像一顆閃爍雋永的寶石,鑲嵌在二十世紀的教會歷史,潤澤光芒,在不同年代都激起了思考的光譜,在華人教會中,亦不乏在意識及感情上認同的追隨者。可惜的是,對一個過去了的歷史人物,人們多滯留在一種感情的讚歎,為了他那句「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召他來為祂死……。」而觸動片刻,卻缺乏了嚴肅的歷史觀照和深沉的處境反省,多把潘霍華定位為一位偉大的殉道者,卻不肯面對這位時代的先知──他的批判和洞見,在今日的時代,同樣煥發著神采,反照我們的貧缺。
......more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