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50期】2007年11-12月出刊

本期目錄:
務實治國的總工程師vs.最高權力的統治者
再思教會國度化站在熾熱的交戰核心
德蕾莎漫漫的信仰長夜
王文興 vs.路益師


號角/務實治國的總工程師vs.最高權力的統治者—從南韓大選反思台灣政爭 ◆蘇南洲

    前首爾市長李明博在 12 月的大選中以壓倒性勝利當選為第 17 任南韓總統,將於 2008 年 2 月中入主青瓦臺,展開兌現他所提出「 747 」計畫( 10 年之內帶領南韓每年經濟成長率 7% 、國民年所得 4 萬美元及成為全球第 7 大經濟體)等競選承諾的政經社會工程。這位李明博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政績就是在他首爾市長 4 年任期間,舉辦上千場公聽/溝通會談、遷走近萬攤商,拆除橫貫首都 10 餘公里的高架道路,兼顧考古文化與都市建設等多重考量,將千年水患、惡臭加蓋的清溪川打造成每天吸引上萬旅客朝拜,長達 5.84 公里的陽光聖河,也讓上千萬人口的水泥森林城市氣溫足足降了 2oC ,節約了相當可觀的能源,也讓首爾都城的格局與景觀大大提升,真是不愧對他的「推土機」外號。 ......more

曠野論壇/再思教會國度化 站在熾熱的交戰核心 ◆胡志偉

 已故的趙天恩牧師竭力倡導華人教會的異象之一,就是華人教會國度化;然而過去 10年,筆者對香港台灣等地華人教會的觀察,國度化的實踐卻是在倒退中。筆者所理解的教會,乃由地方堂會、基督教機構、差會與神學院等組成。基督教機構稱為「翼鋒教會」,或視為「使命群體」( sodality),早於1973年宣教學者溫德博士(Ralph Winter)以此論述,視之為神救贖使命內的兩重架構之一。回顧教會歷史,「使命群體」與「信仰群體」(modality)共生同存,一起發展。從國度使命看,地方堂會的發展,需要有神學院等提供適切的裝備,又需要基督教機構在前方開拓,或在後方供應資源;而這些「使命群體」(或「輔助機構」)的存在,為的是要建立「使命教會」(missional church)。......more

浮游天地/德蕾莎漫漫的信仰長夜 ◆康定怡

    德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的個人信仰書信出版面市了。她的書讓有嬰兒樣式的基督徒感到疑惑,讓探索存在主義的基督徒陷入沉默,讓未信者聽到耶穌敲門的聲音不敢開門,讓無神論者露出撒但式的笑意。德蕾莎修女到底怎麼了?1979年她在奧斯陸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致答詞時說:「如果我們只說自己愛上帝卻不愛我們的鄰舍,那是不夠的。」又因為耶穌受釘十字架時赤身露體,她接著說:「上帝自己成為一個飢餓、赤裸、無家可歸的人。我們要遍尋耶穌所講的飢餓,把它消滅。」答詞的最後講到迎接聖誕節的來臨,她提醒眾人說:「那強烈的喜樂是真真實實的,因為救主在我們的心裡,救主在我們所見的窮人身上,救主在我們給出的笑容裡,也在我們收到的笑容當中。」這事的三個月後,在寫給她的靈性知己的一封信裡,卻描繪出一個不同的耶穌:「耶穌給你的愛是非常獨特的,可是對我來說,沉默和空虛卻是那麼的大,使得我的眼視而不見,我的耳聽而不聞,我的舌動卻出不了聲。」德蕾莎無我無私的門面後面,悄悄的隱藏著空虛無望和上帝的沉默。......more

曠野人物/王文興 vs.路益師 ◆彭海瑩

    
在教學、寫作上認真耕耘數十年的王文興教授,於今年 11月獲頒台灣大學名譽博士殊榮。本期特刊出多年前與王老師的訪談記錄,藉此向這位足為生之追尋者楷模的人師致敬。
    以《龍天樓》、《玩具手槍》、《家變》、《背海的人》 …等小說佳作知名於文壇的台大外文系教授王文興,在多年反覆思考、摸索追尋之後,終於在1985年受洗歸主。對於這樣一位治學嚴謹、忠於創作、待人誠摯的作家,能在信仰上勇於跨出這一大步,我們在欣喜之餘,不免對他的心路歷程深感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做出這樣重大的決定?
......more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