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59期】2009年5-6月出刊

本期目錄:
從ECFA與「識正書簡」談起──馬政府迷航一年小感
美國小姐選美的鬧劇
綠谷裡的希望

走出迷霧──擺脫「有毒信仰」的桎梏

六四.中國.清明節
聆聽我心
街頭的獨奏者
Good Will的奇蹟

 

曠野藝文/街頭的獨奏者

◆陳茂生

扣人心弦的樂音,吸引了在洛城市中心尋找靈感的《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洛佩茲(Steve Lopez)。他在車水馬龍的街心,找到了樂音的來源。他看到的是一個穿著奇特的黑人流浪漢,專心一意地拉著小提琴,琴音雖有些生澀,卻是發自心坎的感人樂音。洛佩茲駐足聆聽,竟發現小提琴破舊且只剩兩根弦。他聽得入神時,琴音突然停止,洛佩茲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卻把那位街頭流浪漢嚇退了三、四步!這邂逅竟然展開了一段異於尋常的友誼,使兩位在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不但尋找到人生的真諦,更影響了千萬美國人。

這段刻骨銘心的真實故事,除了深深激動《洛杉磯時報》讀者的愛心,更徹底改變了洛佩茲的人生觀(從只為自己的冷酷現實生活,到無條件的愛心付出)。這故事更喚起洛城市民對於貧民窟及流浪漢的關心,進而促使市政府服務、提昇街友的政策及實施。從「邂逅」之初所寫出的專欄,整理了兩年的心路歷程,洛佩茲的書“The soloist”(註1)竟然登上了《紐約時報》二○○八年「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今年五月,由黑人知名影星Jamie Foxx與白人演員Robert Downey Jr.領銜主演的電影《心靈獨奏》,向全世界的觀眾娓娓道出了主角艾爾斯(Ayers)美麗的音樂心—— 沒有戲劇化的浪漫,也未將音樂當成魔術似的萬靈丹。

無心插柳

二○○五年二月的一個黃昏。美國加州洛杉磯市中心的街頭。艾爾斯專心一意演奏著一支像是從垃圾箱找出來的二弦小提琴,曲子是〈貝多芬的小提琴鳴奏曲〉。

洛佩茲先生駐足聆賞,那不尋常的樂音緊扣他的心。樂音停止時,他的熱烈掌聲以及溫暖的語句「您的音樂很美」,竟把街頭的流浪漢嚇退了三、四步,他說:「您是當真的?謝謝喲!」「我每天練習,希望能再度爐火純青,我就是需要練習」,艾爾斯挺直的身軀似乎充滿了自尊、尊重別人及熱愛音樂的內涵。

洛佩茲心想:「專欄作家很像釣魚,我放了長線就要耐心等待收成。這街頭音樂家或許是一條不小的魚吧!」他對艾爾斯說:「您都在這兒演奏?」「是的,每天都在!」「我今天必須趕回辦公室,我希望再來聽您的音樂。」

黑人以他在人生中學到的「不信任任何人」的眼神回了一句:「好啊!」卻也給了洛佩茲一個惶恐而感激的微笑。

黑人揮之不去的演奏神態以及迷人的樂音,使洛佩茲等不到第二天黃昏就再度找到了已經在專心拉琴的艾爾斯。

「您總是在這裡拉琴?」艾爾斯用他的手指向了對街的一個廣場(洛城市中心的Pershing廣場)。「我喜歡在貝多芬的身邊尋求靈感」原來,那廣場正中心聳立著一座貝多芬的雕像。洛佩茲心想:「哇!這是洛城未被發現的寶石呢!『在貝多芬的陪伴中演奏小提琴』可是不錯的寫作材料呀!我一定要多花幾個小時把這街友的故事挖掘出來!」

洛佩茲作夢也未想到,這「故事的挖掘」竟然成了之後兩年的「長跑」。這「無心插柳」不但使他從古典音樂的門外漢轉變為熱誠的愛樂人,更使他成了「精神病患」的愛心義工。

茱麗亞音樂院唯一的黑人學生

幾週後,洛佩茲已經與艾爾斯成了朋友,他是每天必到的忠實聽眾,開始問東問西,也為艾爾斯買了他需要的兩條小提琴琴弦。這一天,艾爾斯在地上寫了好多名字,一問之下,竟然是他在茱麗亞音樂院的同學,居然也提到了大名鼎鼎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只是艾爾斯沒有一絲驕傲,也沒有後悔的眼神。似乎每天能在貝多芬的雕像前「演奏」,就是他最大的喜樂與滿足。

洛佩茲衝回辦公室,馬上打電話到紐約的茱麗亞音樂院,電話彼端卻給了他「查無此人」的壞消息。他想,街友是信任不得吧!這故事還有什麼好寫的呢?他沮喪地回到家,妻女的安慰卻無法使他入睡。隔天拖著疲憊的身心進入辦公室,第一通電話竟是從茱麗亞音樂院來的。「真是抱歉,洛佩茲先生,昨天沒有找到艾爾斯先生的註冊資料,是有人將它放錯了地方!」

洛佩茲興奮之餘,飛往紐約,親自去「挖掘」艾爾斯的資料。

原來,出生在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市的艾爾斯,從小展現了音樂才華,雖然從小喜歡小提琴,初中時期卻愛上了低音大提琴。一九六二年還是小六的他,因父親離家出走而陷入某種精神不穩定的狀態,但是音樂的力量使他向上,低音大提琴的穩重樂音常能帶領他進入安靜的心境。他雖然在高中畢業時已被該州著名音樂院(克里夫蘭音樂院)以全額獎學金錄取,卻是一心一意以考入茱麗亞音樂院為最高標的。一九七○年艾爾斯獲頒該院之全額獎學金,以第一位非裔美人的身分進入他夢寐以求的音樂最高學府。他不但以演奏大提琴而被教授及同學稱讚,更因音樂知識的豐富以及學習能力的高強,毫無困難地獲得第二學年的全額獎學金。但是在第二學年的末期,卻逐漸出現了心神不穩的狀況,有時會在課堂上作白日夢,有時在合奏練習時無法集中精神。但是由於他精湛的演奏技術以及手指及心靈傳達出的不尋常樂音,教授團仍推薦他享有第三學年的全額獎學金。

一九七二年冬,三年級的艾爾斯在一個週末的學生派對中突然語無倫次,甚至來了個「脫衣秀」。警察將他送進紐約的精神病院,他被牢牢綁住,又是套上「緊身」衣,又是打鎮靜劑??。幾天後出院了,卻開始疑神疑鬼。他的指導教授開始緊張,一看他開始呈現不穩定狀態,就招來校警將他送醫,在那精神醫學尚未很發達的紐約市,艾爾斯反反覆覆地被送醫,病情每下愈況,院方終於以「精神分裂症病患不宜繼續學習」為由,將這天才低音大提琴手停了學。

艾爾斯被迫回到母親的家,在母親愛的呵護下,雖稍有起色,卻也常把全家鬧得雞犬不寧。一九七四年,艾爾斯決心前往洛杉磯尋父,沒想到父親已經退休離開了原本工作的老地方。從此,艾爾斯開始了他流浪漢的生活,他不想回到寒冷的俄亥俄州,洛城的大太陽似乎使他可以至少不在街頭凍壞。他靠著從家鄉帶來的一隻破舊小提琴,成了洛城的街頭音樂家,他的街頭演奏足以使他以最簡單的方式度日,每天推著東拼西湊的推車,裡面是各式各樣的「破銅爛鐵」以及生活必須品。三十年中沒有人注意到這顆殞落的音樂彗星。

精神分裂症

洛佩茲從茱麗亞音樂院回到洛城,先是以自己既有的精神醫學知識及一股助人的熱情,繼續到市中心聆聽艾爾斯的音樂,並逐步經過交談而建立友誼。他更與洛城的心理醫師Dr. Mark Regins連繫討教,研究了他寫的書“A Road to Recovery”。Dr. Regins從此成了他的線上導師(電話以及網路),對洛佩茲來說,這是他人生中價值非凡的心理醫學的重要學習歷程。從一個不信任任何人、總是疑神疑鬼又被視為有暴力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洛佩茲先是學到了最基本的病因——它可能是母親懷胎時受到的環境及藥物影響,也與人的基因有關,最主要的原因是病患體內的化學平衡遭到破壞。過度的壓力、太激烈的競爭、不良環境加上只懂得使用強迫式的用藥以及過分倚靠鎮靜劑,病況就可能愈發嚴重。洛佩茲了解到珍貴的友情及愛心的力量可能會改變病患體內的化學平衡,並使得病患逐步得以重回社會群體(不一定百分之百痊癒)。憑著熱心及友誼,洛佩茲親眼看見艾爾斯的進展,卻也挫折連連,甚至多次向太太訴苦:「這是何苦呀,我有時甚至為了艾爾斯,犧牲了與妳及可愛的女兒相處的好時光,可是這人卻似乎一點感情也沒有。」

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

艾爾斯的「演奏」地點,離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的團址(迪士尼音樂廳)只有十分鐘的步行路程。洛佩茲深知艾爾斯對於貝多芬的「崇拜」,他想藉著音樂的力量幫助艾爾斯重返人群。二○○六年初,樂團在指揮及總監Esa-Pekka Salonen的指揮棒下,將演奏貝多芬的〈英雄〉。洛佩茲將他的想法告訴了樂團的公關主任,結果他與艾爾斯不但被邀為貴賓,還特別為他們安排了包廂。但艾爾斯不領情,因他怕自己會在觀眾面前出醜。洛佩茲最後說服了他至少參加演出前一天的「預演」,觀眾席上只有艾爾斯與洛佩茲。

貝多芬的音樂激發了艾爾斯的心,他興奮地隨著音樂,時而狀似拉奏低音大提琴,時而指揮,音樂結束了,他大喊“en core”,又到舞台上向大指揮一再說;“You are wonderful”洛杉磯樂團中有兩位台灣裔的音樂家:小提琴手郭雋音以及大提琴手洪本倫,都見證了那感人的場面。而被洛佩茲的熱情及無私的心所感動,洪本倫與該團大提琴首席Peter Snyder也加入了幫助艾爾斯的行列,他們將艾爾斯帶回了音樂界的「兄弟情」之中,以後成為艾爾斯最信任的音樂家朋友,更幫助他重新肯定了自己的音樂天賦。(註2)

無私的愛心

兩年了,洛佩茲的專欄“The Soloist”喚起了許多讀者的共鳴,有人捐贈小提琴,也有人捐贈大提琴、鋼琴,洛佩茲自己也不知「自掏腰包」為艾爾斯買了多少樂譜及琴弦。而他的夫人及女兒也成為協助洛佩茲的最大力量。可貴的是,洛佩茲認為艾爾斯那原有的高貴音樂情操,以及年輕時母親與聖經的力量,是使得艾爾斯能與他攜手共創新局的最重要因素。在洛佩茲書中的字裡行間,從未呈現宗教性的說教,卻處處充滿著基督教情操中那無比的愛心;他不但待艾爾斯為家中的座上賓,更使他得以逐漸東山再起,在政府的社福員幫助下,有了自己可以安身的小公寓;更因洛佩茲及愛樂交響樂團音樂家們的熱心,使艾爾斯享有了一間「完全獨自使用」的音樂教室。洛佩茲也曾親嚐夜宿貧民窟街頭的滋味,卻在那經歷之中,看到艾爾斯高貴心靈的一面。夜宿街頭時,艾爾斯為他朗誦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然後指著對街的樓上說:「貝多芬、莫札特都好像住在那公寓裡呢!不知你們身為作家,會不會對其他作家有特別的看法?莫札特與貝多芬是我最尊敬的音樂家,他們是我生活上的導師??」在艾爾斯談論莫札特與貝多芬的聲音中,洛佩茲竟在貧民窟的街頭睡著啦!◆

(作者曾任台灣神學院教會音樂系教授暨主任;現旅居美國,擔任中華音樂崇拜學院加州聖工研究所特任教授)

註:

1“The soloist"—— A lost Dream, By Steve Lopez, Penguin Group, U.S.A. 2008

2.三個月之後,大提琴家馬友友應邀至迪士尼音樂廳演奏,艾爾斯再度被邀請,但是這次他已經可以面對滿堂的觀眾了!演奏會之後,艾爾斯更被安排與馬友友會面。艾爾斯以充滿欽佩的口吻說:「您的音樂太感人了,我永遠無法拉得像您那樣。」馬友友不但鼓勵他,還問艾爾斯:「要不要試一試我的寶貝大提琴?」這樣的巨星風度又將艾爾斯的心靈提昇到另一層次。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