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63期】2010年1-2月出版

本期目錄:
投資理財Vs.心靈文化經濟
鐵蹄下的不滅聖火
世紀大挑戰──全球暖化與氣候的極端化?

清心.恬淡.簡樸情──《Amish心靈桃花源》

從Urbana 09看二○一○福音派走向
愛與相信──讀路益師《給孩子們的信
威風凜凜的艾爾加(上)


 

人與自然世紀大挑戰──全球暖化與氣候的極端化

◆汪中和

從2009年十二月中旬開始,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受到北極強大冷氣團的影響,各地的氣溫大幅下降,紛紛打破低溫紀錄,是1960年代以來溫度最低的冬天。另一方面,南半球的澳洲卻遭遇酷暑肆虐,許多地區的高溫都打破百年紀錄,澳州政府也警告民眾要特別注意山林野火的危害。

這個在地球南北地區發生極端天氣的表現,其實就來自人類自己所犯的錯誤:過量的溫室氣體被我們排放到大氣層中,從大氣、海洋到地殼,地球表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在增溫,可以說我們人類正在進行一個非常危險的實驗。而這個實驗正導致地表熱能逐漸失衡,也破壞了地球原本良好的天然調節機制,演變出難以捉摸的天氣型態,極端變化的水文循環,以及此起彼落的自然災害。

台灣降雨型態及降雨強度的重大改變

台灣位在歐亞大陸及太平洋交界處,原是觀察全球氣候變遷的理想地區,也是反映環境變化的敏感地帶,但卻是承受自然災害加倍侵擾的苦難位置。因氣候暖化的影響,台灣百年來的降雨型態及降雨強度確實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

由於溫室效應及區域性人為開發的影響,台灣的年均溫正持續上升(百年來平均增加了攝氏1.2度,是地球自然增溫率的十倍以上),暖化現象相當明顯。在氣候暖化的過程中,台灣的降雨量呈現了二種完全不同的變化型態。在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暖化前),台灣的年均溫低於百年平均值,且降雨變化幅度小,又呈穩步增加的趨勢,是對環境溫和有利,也是風調雨順的時期。

進入二十世紀的後半期(暖化後),年均溫跨過百年平均值的門檻且加速上升;這個時期降雨變化呈現的是上下大幅度震盪,並反覆發生了四次氣象乾旱期(1960年代中期,1980年前後, 1990年代初期,以及2000年代初期;如圖中綠色箭頭所示),目前我們正進入第五個週期;這些震盪變化幅度一次比一次大,節奏也一次比一次快,對台灣環境產生極為不利的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近二十年來台灣的降雨變化已經展現更強的態勢(如圖中灰色箭頭大幅跳升),指出氣候持續暖化正提升台灣降雨的極端性,使旱澇更頻繁發生,防災工作也相對更棘手,當然也對水資源的管理更增困難。近年來,臺灣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質問題日趨惡化,土石流及洪患頻生,除了人為的影響外,自然降雨型態因全球氣候暖化而帶來的改變顯然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很清楚的,氣候暖化對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已經帶來日益嚴重的影響,同時極端事件的發展時間卻是越來越快,讓人更難以應付。

自然災害發生的規模與頻率漸增

聯合國早已發出警訊:在全球暖化過程中,異常的高溫、乾旱、颱風、豪雨、寒潮、暴風雪等,都將在世界各地頻繁的出現。展望未來,全球氣候暖化的趨勢仍將持續升高數個世紀;台灣半世紀來不斷發生的乾旱與豪雨,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在提醒我們這樣一個不利的情勢正快速發展中,我們當然要嚴加防範、提高警覺。

未來伴隨氣候的長期持續暖化,將加速高山冰川及兩極冰原的消融,帶動海平面不斷的上升,使沿海低平地區逐一為海水淹沒,其衝擊的時間將比氣溫的上升還要持久。世界銀行2009年公布的報告,曾評估海水面若上升一公尺,全世界沿海國家都將受到重創。其中最嚴重的前十個國家,台灣就列名其中。

2009年三月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氣候變化科學大會中,有關2100年之前海平面上升的預估,已經從保守的最高50公分,大幅度上修到至少1公尺,等於是加快了二倍以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不禁感嘆的說:「留給這個世界的時間真是越來越少了。」

更嚴重的是,暖化現象不只是影響大氣層和海洋,也正在提升地殼表面的熱能累積,增加地殼板塊活動的潛勢。目前除了南極大陸外,在世界各處的地溫觀測都顯示表面地層的溫度正與氣溫同步上升中。由於整個地球是個「大氣–海洋–地殼」彼此交互影響的複雜系統,未來除了氣候的極端變化外,地震、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發生的規模與頻率可能會逐漸增高,是要加強注意與防範的重要課題。最近上映的電影《2012》,正是描述地殼板塊活動性增高的可怕後果。

另一項正在引起關注的課題,就是目前以固態形式囤積在永凍層和海床下方的「甲烷冰」,正因暖化及人為積極的開發,而開始大量釋出到大氣層中,也為全球溫室氣體減量的努力帶來負面的影響。由於甲烷的溫室效應潛能為二氧化碳的二十倍,而鎖在地層裡的賦存量估計是目前大氣含量的五十倍,因此它所帶來的衝擊絕不可輕忽。

心靈、思維、觀念、倫理的革命

我們所處的世界真的變了,氣候變化與環境變遷已經不再是常數,而成了難以掌控的變數!不論是政府、企業、教會及個人的未來規劃,都必須將這個變數慎重考慮在內。換句話說,以前的「常」,現在已然成了「變」;氣候及環境不斷的變動,已是我們今後必須面對的常態,防災及救災的工作也勢必要迎接更大的挑戰。

過去的農業革命有效的提升了糧食產量,養活了地球上快速增加的人口。工業革命又使我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科技大幅進步,經濟活動日趨活絡。但是人類的貪婪及自私,卻在這個進程中給我們的世界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導致今日我們所面對的困境與危機。

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是另一波的革命,這是心靈、思維、觀念、倫理的革命。在時間、空間及參與的人數方面,要比以前的改革更廣泛與深遠;它的成功與失敗,牽動了人類未來的命運。在這樣一個環境快速變遷、生態面臨嚴重危機的世代,基督徒實在承接著一個特殊且無可迴避的責任:作大地的好管家,作世人的好見證,成為一個忠心的守望者。(見以西結書三章17節)

司馬光曾描述孔子:「夫事未有不生於微而成於著,聖人之慮遠,故能謹其微而治之,眾人之識近,故必待其著而後救之;治其微則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則竭力而不能及也。」(《資治通鑑》,卷一)

聖人能夠遠慮,是因為能高瞻遠矚,化危機於初啟;今天世界各國承擔許多災難,就是過去輕忽懈怠所得到的苦果。歷史的經驗顯示,一個國家民族的興亡,與如何因應巨變息息相關。許多國家,如美國、挪威、英國都已開始進行類似的「方舟計畫」,主要目的就是在重大災難來臨前做好糧食、種子及有關資源的儲備工作。面對難以預知卻又風險極高的未來,台灣不能再輕忽大意,應該要掌握正確的方向,開始積極採取行動,建立我們自己的「方舟計畫」,延續國家的未來發展。

(作者現為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中華基督徒專業人員信望愛社理事長)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