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65期】2010年5-6月出刊

本期目錄:
藏劍回山掛心燈? 秋雨春風氣自清
荒野保衛戰
公投學台灣.港政改風雲

房地產的信仰思考

卡廷事件
他們為何如流星掠過黑暗的夜空?
導覽泰澤
泰澤的核心—— 自由與和平


 

曠野書摘泰澤的核心—— 自由與和平

作者◆桑圖斯(Jason Brian Santos) 翻譯◆劉思潔

自由與和平

當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第一次走進泰澤團體(Taize)時,「自由」並不是與他們的經驗有關的字眼,尤其在訪客面對招呼問安然後被編入迎賓小組後,就會聽到泰澤團體的規定和界線的說明。生活在每日排定的工作時程和修士們對訪客的期許當中,如果許多訪客一開始會覺得在泰澤的生活相當受拘束,這並不令人意外。不過情況正好相反,來到此地的訪客一般而言並不覺得受限制或被支配。雖然他們被要求在團體中工作,而且要參加每天三次的禱告會再加上聖經導言課,青年們卻在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事實上,許多青年在修士們所設計的架構中勝任愉快,他們真的很喜歡投入每項工作。他們渴望參與泰澤團體,一大部分原因就是他們覺得在泰澤很自由,因為修士們雖鼓勵訪客參與每件事,卻不會監督他們、偵測他們執行的狀況、檢查他們的進度。除了每天三次禱告時間之外,寢室房門始終敞開,青年可以自由進出。很驚人的是,只有極少數青年在禱告會或聖經導言課程中缺席,在上課時間四處遊蕩的青年真的寥寥無幾。不過,修士們所設定的界線為訪客提供了引領與自由,能夠自由地按照團體的方式生活,這就是泰澤的特色之一。

有界線的自由

泰澤的自由是刻意維持的,但我們不該將之誤解為讓隨心所欲的自由。修士給青年自由,但並非毫無界線。

從許多方面來看,這種精神正反映出修士們在泰澤團體中所體驗到的自由。對修士而言,遵照泰澤團體的〈規章〉就是自由的一部分。羅哲弟兄在〈泰澤規章〉中寫道:

你擔心共同的規章會扼殺你的個性,但其目的是要釋放你脫離無用的枷鎖,讓你可以把事工的責任承擔得更好,更發揮勇於任事的精神。聖靈所賜的全然自由,與你自己和鄰舍的墮落本性所帶給你的種種不可能,二者角力所形成的張力是你一定要接受的,每個基督徒都一樣。

泰澤修士與所有修道運動一樣,他們並不將規章視為剝奪自由的枷鎖,而是當作一種媒介,使他們能自由地愛和服事,不但能高舉基督的愛,也培育出負責任的精神。〈泰澤規章〉的精髓只是要刻畫出「一個追求在基督裡建立自己、且將自己奉獻於共同服事神的團體,最少必須做到的事」。

青年在泰澤所體驗到的自由也包括「脫離」的自由。能夠自由地做某些事或不做某些事,這只是自由的一個面向。「脫離的自由」是聖經上多次提到的觀念,聖經告訴我們,我們有脫離轄制的自由,因為基督在十架上受死,我們已經脫離罪惡;基督已釋放我們,讓我們脫離罪和死的奴役。青年在泰澤團體中體驗了這樣的自由,他們不再被看似壓迫人的教會或社會架構所束縛,他們可以自由地與其他信徒一起禱告、團契交通。

毫無疑問,這種自由源自泰澤團體最大的特色:和好的精神。和好和自由是不能拆開來理解的。來自巴伐利亞(Bavaria)的二十六歲青年湯瑪士(Thomas)曾經到過泰澤十七次,因為他年輕時父母親就開始帶他前往,於是泰澤團體成為他靈命塑造過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他描述自己為何回到泰澤時,表達的內容包括「在這裡我很自由」、「泰澤對我就像是個烏托邦」。從比利時前來的青年約赫(Jochem)也呼應湯瑪士的感受:「在泰澤我們可以自由而不懷憤恨??這裡沒有恨的存在??是人間樂土。」雖然約赫無法清晰表達出泰澤裡的自由與接納的具體關係,但他親眼看到大家的彼此對待方式相當特別。約赫說他「自小就是『基督徒』,現在(在泰澤)才開始相信且了解什麼是信靠基督真正的意義」。換言之,對湯瑪士、約赫和許多人而言,經歷到接納與和好就會產生一種自由的感受,繼而創造出一種基督信仰的愉悅感。泰澤是世界上少數讓他們感覺自由的地方。

自由饒恕、自由地愛

我也嘗過這種自由的感覺,不過與許多訪客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在研究泰澤團體,所以我的雙眼雙耳一直注意著有哪些原因促使泰澤如此成功。自由的觀念持續地浮現,不單在我與年輕訪客訪談當中,也從聖經導言課堂上的修士口中說出,以及我與修士的交談當中。例如,泰澤團體的創辦人——羅哲弟兄遇刺身亡的次日,在成年人的聖經導言課程中,一位德國修士就提到許多人所面對的感受與掙扎,他親切地回答我們對於羅哲弟兄遇害的每個問題,雖然他神情嚴肅,卻明顯毫無憎恨、敵意、怨憤或復仇的意味。此外他懷著一種很特殊的慈愛與自由氣息,他並沒有因為摯愛之人的離世而表現出一般人常有的沉重,從他的聲音到肢體語言的特質,都散發出一種平安的感覺,而且把這種感覺擴展到在場的每個人身上。

當時我並不知道,這位修士對於此悲劇事件的反應,完全體現出我在研究中一再觀察到的一個要點。修士向我們保證,他們歡迎我們繼續留在團體當中,因為他們認為羅哲弟兄喪生的損失也是我們的損失。

這位德國修士一再強調我們在基督裡所得到的自由,他說我們可以「自由饒恕」、「自由地愛」、「自由地擁抱別人,因為基督自由地擁抱我們」。他當天對於自由的強調令我印象極深,不僅因為他們所摯愛的創辦人兼院長在前一夜被殺害,也因為這一切與我們的預期截然不同。或許令我訝異的不單是他所說的話,還有似乎長駐在他裡面的那股明顯的平安。說實話,當時的情形令人難以理解。

在那個星期當中,我聽到許多人討論著這股奇特的平安,這平安似乎長駐在修士們內心;我知道自己並沒有感覺到自由或平安,但他們卻可以。他們可以在失喪的傷痛中自由地接納我們,他們也自由地張開雙臂擁抱那一週來到泰澤的羅馬尼亞訪客。然而這份自由更超越泰澤團體的日常結構和特質,實際上深入這個團體最神聖的部分:禱告會。許多訪客將這些自由的體驗與禱告會連在一起。

觸摸到永活的神

當你走進修和堂的時候,「自由」和「和平」就是精確描述整個場景的不二選擇。你的雙眼看到詩班席的那一刻,自由的感覺會充滿你整個人。這個區域開放給訪客入內找地方禱告,而禱告會一開始,大家就自由地詠唱與聆聽。修士們並不事先決定訪客必須如何應用讀經的內容;在安靜的時間裡,他們也不期待進行某種指定的活動。這種自由是在西方基督教界的許多傳統式或當代式崇拜中聞所未聞的,然而在泰澤裡面,老老少少都可以自由體驗這個神聖的元素,與神聖相遇,觸摸到永活的神。

這份自由有一個自然的結果,就是平安。許多青年接受我的訪談時,反覆將他們在泰澤的體驗與平安連結。湯瑪士和約赫就是很好的例子,呈現出這個特點對於訪客造成多麼強烈的影響。他們在自己的國家過著極為繁忙的生活,因此他們一再回到泰澤,主要是為了在此感受到與神和好、與別人和好、與自己和好。

我們可由泰澤隨時隨地展現出的自由感受中學習到什麼呢?我相信這當中有幾點很重要。第一點,人們在泰澤感覺到自由,主因之一是此處有「可穿越的邊界」,人們得到敬拜的自由,也有機會以自己的步調漸漸走向神。

許多教會並未提供青年可穿越的邊界、帶給他們真正的自由,反而錯將所有邊界拆除,或是把敬拜的約束規定得僵硬死板。許多父母強迫青少年必須參與教會生活,強制規定必須出席聚會,甚至以鐵腕作風貫徹執行;很不幸地,除了父母親在屬靈上強制執行之外,特定宗派的敬拜風格往往又限制了青年的屬靈追尋或表現。

或許我們在教會團體中應該讓青年在邊界之內擁有自由,而非給他們過多的自由,或強迫他們參加崇拜。如果青年能在教會圍牆內體驗到自由,能在可穿越的邊界中親近神,就會有更多人直接與聖靈面對面相遇。不過為了達到這種境界,我相信我們需要從泰澤擷取另一個重要的功課,就是神聖空間的重要性。

得到擺脫俗世壓力的自由

在泰澤裡,青年被賦予尋求神的空間,他們被賦予靜坐、等候、聆聽的自由。但是在當今許多教會裡,我們強迫青年接受特定的傳統,要求他們配合某種事先定好的模式,而不是提供他們神聖空間以進行靈性的探索。例如,許多教會施行堅信禮的目的,在於促使青年在自己的信仰傳統中長大成熟且見識通達。就某種意義而言,我們所設定的軌道較傾向於教導與教化功能,目的是讓人加入信仰團體,而非以轉化身分認同(identity transformation)為目的的屬靈塑造。我們究竟是希望來到教會的朋友真正了解自己已領受了和好的呼召和天職,還是希望增加更多成員來使教會的有形生命永垂不朽?基督徒團體希望增加成員,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目標,但不能因此而犧牲了真實的、以基督為中心的身分歸屬。或許我們現在應該給人一些空間——或者再往前一步,該給聖靈一個機會,使每個進入教會的生命活躍起來,與超越一切的真神建立真實活潑的關係。

如果我們要真正對自己誠實,就必須提問:教會是否真正將神的平安傳遞給每個會友。我們要面對現實:我們生活在一個瘋狂的社會中,到處充滿無窮無盡的干擾與焦躁。泰澤的共融生活不但帶給青年追尋的自由,也讓所有訪客擺脫一切約束與壓迫他們的問題。我們必須嚴正檢視自己的教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在教會中得到擺脫俗世壓力的自由?教會中是否有神聖的時間與空間,讓我們可脫離被媒體滲透、被消費心態驅使、凡事市場導向的社會?或者教會所給的東西只是世界所給的次級品版本?假使我們能得到一個神聖的空間,能夠在其中安靜下來,將會發生什麼情形?或許我們該做的事並非單單在敬拜中引進泰澤歌詠,而是應該考慮採納泰澤提供的時間與空間,讓人真正能探索信仰傳統中的信心與美好。每年有超過十萬的青年來到泰澤,他們並非為了這些歌詠而來,而是為了在這個以和好與接納為宗旨的團體中所尋見的自由與平安。

(本文摘自《泰澤傳奇——和好、自由、信任之旅》雅歌出版社隆重推出,請來電:〔02〕2363-5616洽詢)?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