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68期】2010年11-12月

本期目錄:
宗教改革與政治改革
大學教育為誰服務?
第三空間

大學左道

在台灣讀余杰《誰為神州理舊疆》
為正義發聲──明洞聖堂與金壽煥樞機主教
疾風勁草 孤獨行者
黑人女歌唱家先鋒
向山舉目

曠野人物疾風勁草 孤獨行者

◆李錦洪

‥‥‥從昔日天安門廣場上的四君子,到今日錦州監獄的階下囚,
劉曉波還是劉曉波,所不同者,是昔日仍帶年少狂傲浪漫的憤怒青年,
在歲月與苦難的磨勵下,已進入圓熟與睿智。‥‥‥

他是疾風中的一株勁草,在北京持續寒冷的民主政治冬天中,二十年來,仍以一枝筆去探索春天的脈動。牢寵困制了他的自由,無法壓阻他澎湃的思潮起動,高牆隔離了和世界的接觸聯繫,難以斷絕他心中的一團火焰,感染著萬千心靈,春天的跫音必會降臨大地。
中國人是如何地渴望一個真正在中華大地成長培育的人,摘下諾貝爾這朵最受世人景仰的獎項桂冠,只是和平的桂冠仿似帶著刺芒,令政府好生尷尬與惱怒,他們終於選擇正式的外交語言,指摘此乃褻瀆了諾獎的精神。

當聽到劉曉波成為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確是悲喜交集,那一刻心頭冒起了三個問題:

一、劉曉波可以和會去領獎嗎?
二、中國政府如何回應與跟進?
三、和平獎對中國的民主自由前途有多大的影響力?

首兩個問題短瞬間已知答案,就算中國政府願意放行,劉曉波信亦不會選擇離開北京。只是第三個問題仍待歲月發酵,但我仍抱正面與樂觀的期許。

去時容易歸家難

諾貝爾和平獎不是首次頒予在囚人士。
早前一九七五年,前蘇聯良心犯沙卡洛夫是在牢獄中接到獲獎的信息,終由妻子代為領獎。八三年的前波蘭團結工會領袖華里沙也自願放棄出國,也由妻子代領,就怕去了就回不來。九一年的昂山素姬,從來也表明不會離開緬甸國土,甚至捨棄親情,獨承苦痛,又怎會為一個獎而放棄土地與人民。

中國人去國的苦澀與辛酸,從一九八九年延續至今,國土與家門仍是遙不可及。
李祿算是回去了,卻是在股神畢菲特的護航下,以財經巨擘的身分低調登場。
每一個帶著民主運動褪色的光環,走在別人的屋簷與星空下都會暗晦、隱滅、無光,難以為中國的民主自由,燃點半燭光明。

劉曉波當然明白箇中道理,疲弱的身軀還是挺直的不為抱擁眼前的榮譽而折腰,由妻子劉霞代理是合理的安排。如果《零八憲章》是今次諾貝爾獎委員會焦點所繫,那麼起草人亦不乏代表性人物,學有所成的學運領袖王丹,知識界重量級人物方勵之和余英時都可算上,屆時只怕中國政府更難受!中國人還是把面子放在骨子之上。

民間論政第一人

作家余杰形容,劉曉波是一九八九年以來二十年間,中國民間的第一政論家,他的文章和思想整整影響了六四前後兩代年輕人。

像余杰這樣的八十後,豈不正是劉曉波影響力圓周波幅所及者。
或許,這正是中國政府多年來大力封殺劉曉波筆鋒言論的原委。

回頭望,雲起風飛,八十年代的中國,在趙紫陽的開放與改革思想推動下,體制內外湧現很多政治改革的腦袋,一度令昏暗的大地露出延綿的政治新光譜,也是八九民運的社會氛圍,只是一次悲痛而沉重的打擊,仍在茁壯中的嫩芽摧毀了,漸見成熟的枝葉崩折了。在民主自由的政治天空中,中國其實進了幽暗而無知的年代,知識分子們被吸進了市場經濟的大磁場,或淪為御用文人和喉舌,在經濟的爆炸性崛起的過程中,誰會守望良心與責任的崗位,一以貫之地抱著中國民主政治的願景?

從昔日天安門廣場上的四君子,到今日錦州監獄的階下囚,劉曉波還是劉曉波,所不同者,是昔日仍帶年少狂傲浪漫的憤怒青年,在歲月與苦難的磨勵下,已進入圓熟與睿智。正如余杰所讚譽,劉曉波已從「持不同政見者」到「持自己政見者」,逐漸建構出一套體認中國國情文化,深入建制,探索社會,揉合了中西政治思想的一套思維,在極其狹小的民間領域中用生命與血汗作最殷勤的灌溉。這番心力如此付出,獲授和平獎,當毫無愧色!

溫家寶孤獨的激情

當和平獎的消息仍在沸騰,總理溫家寶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Time)的封面,內文報導分兩部分,焦點所在,是人民幣匯率與美國經濟的寒暑,執筆人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同時把早前CNN訪問溫家寶總理的對話附在文後,讓封面人物的光譜在經濟與政治中折射。
記得那個畫面,溫家寶以一貫緩慢的節奏,飽蘊的感情說道︰「儘管社會議論紛紛,儘管遇到阻力,我們仍會堅定不移推動我的信念,在我能力範圍內,推動政治改革,風雨不倒,至死方休。」

在十月十三日「網播時代」(http://radio.christiantimes.org.hk)的〈世說錦言〉節目中,我就講了一集「曉波與家寶」。
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共和國總理,一個是低低在下的囚徒,都表白了對國家民主政治的改革決心,當把這兩張臉容重疊的時候,會看出一個怎樣的遠景來?
溫家寶不是第一次講到中國的民主政治改革,卻是政治高層唯一的聲音。
他的有關言論,在國際輿論備受重視,多方解讀,但在國內卻無半點的迴響與呼應,也只是一把聲音而已。

中國民主改革最受阻的大山,是在政治臍帶下連結,縱橫交錯的利益關係,在權力極度集中下,牢不可破,堅不肯退。
未來一段日子,民主政治仍在僵凍的冬天中,人們會更加慎言,緊隨最高的指示辦事,當前最重要的,是從和平獎的發酵效應中,體認出大國崛起必然要與普世價值中的民主、人權與法治接軌,不能以財大氣粗的橫蠻去製造普世敵人,致力逐步消泯一種因應與對抗的關係,以負責任的大國風度進行有機的互動。關節不破不通,中國還是難以求取內在的和諧,國際的尊崇。
中國能在社會主義的桎梏中破繭,走出一條經濟發展的「中國模式」,期許著新世代的領導人同樣在吸納普世價值中有利中國的元素,揉合傳統與國情,讓政治變革與經濟兩條腿走路,走出壯麗優雅的明天。
我們要為劉曉波祈禱,也要為溫家寶祈禱。

「公義使邦國高舉;罪惡是人民的羞辱。」(箴十四34)

(本文獲准轉載自《時代論壇》1208期,作者為《時代論壇》社長)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