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72期】2011年7-8月出刊

本期目錄:
必也一殺乎?—— Obama與Osama間之和平與正義課題
當賓拉登被擊殺的那日
香港教會對六四事件的三條道路

塑化劑國度的夢魘

《影子大地》與痛苦的奧祕
林布蘭.浪子回頭.盧雲
《深河》:一個關於復活的故事
 
 

大師的心靈世界林布蘭.浪子回頭.盧雲

◆彭海瑩

觀看一幅畫,竟改變了一個人的生命取向,讓他整個人的心思、價值觀都起了重大的轉折──在此之前,他是哈佛大學的教授、名作家及備受歡迎的講員;在此之後,他展開了一段漫長的心靈探索,至終決定將餘生獻身於服事智障人士。這人就是著名的靈修導師──盧雲(Henri J. Nouwen),而這幅畫則是與他同為荷蘭籍的大畫家林布蘭(Rembrandt)的<浪子回頭>。

熾手可熱的傑出畫家

十七世紀的荷蘭充滿了新獨立國家的驕傲與繁榮昌盛的前景。加爾文教派的新教徒以寬容的態度,大方地接納屬於少數的天主教徒與猶太教徒,由於教會不再有特權階級,宮廷或貴族也不再掌握實權,荷蘭成了現代第一個實施民主的資本主義社會。
林布蘭就是在這樣充滿自信與希望的氣氛下,於一六○六年出生在荷蘭一個磨坊主人的家中,排行第八,也是最小的兒子。家中原信奉天主教,後來改為基督教加爾文教派。童年時,跟著父親在磨坊幫忙,從高聳的小窗灑進的陽光,在風車轉動的葉片間歇遮蓋下,使室內景物發生一明一滅、不可思議的美麗色彩變化,促使他產生極大的興趣且畢生對光與影展開熾烈的追逐。
少年時期,林布蘭被送到萊登的一所拉丁學校念書。萊登在荷蘭的黃金時代是文化重鎮,繁榮的紡織工業與活絡的市場貿易為城市帶來活躍的經濟;人文與藝術方面的基礎也相當深厚,在這裡發展出受傳統宗教主題啟發,將細節鉅細靡遺呈現,風格優雅、精緻的「纖細繪畫」,少年的林布蘭被這樣的畫風吸引,開始走上學畫之途。

一六二○年代,義大利畫家卡拉凡喬運用對角線的光影,結合巴洛克風發展出的表現手法,締造出光影與動感淋漓盡致的精采畫作,荷蘭的藝術界也深受這股潮流影響,而林布蘭的藝術養成過程,就在這股外來的刺激與固有畫風的交互影響下進行。他一方面嚮往以魯本斯為首的崇偉歷史畫作,另一方面,對筆觸優雅、描繪一般日常生活的小型畫作也有獨到的偏好。
一六二四年,林布蘭在阿姆斯特丹追隨一位典型的歷史畫家賴斯特曼學藝六個月,學習繪製專供藝術家鑑賞的宗教與神話故事;林布蘭細心地仿效老師的主題與構圖,對大規模的場景、精確製圖的技巧有了相當嫻熟的掌握能力,年輕的他又為畫作增添了一股動感與情感,畫藝很快就讓老師自嘆弗如。

十九歲時,林布蘭返回萊登,已有職業畫家的架勢,也確立了一生專事繪畫的志向。他與同門師弟利芬斯合開了一間畫室,緊密合作,把義大利的繪畫元素,注入傳統的「纖細繪畫」,使他們的作品充滿了新鮮、富麗的活力,很快就獲得了藝術界及客戶的肯定與歡迎。
二十二歲,林布蘭招收了第一位學徒傑瑞特,同時開始接受委託繪畫。兩年後,由於受到當時荷蘭文化界極具影響力的一位外交官胡根斯的欣賞,認為林布蘭的作品足以和當時的大師等量齊觀,不但協助他爭取到皇室的委託,也把他的作品介紹給國際間的收藏家。
快速竄升的名聲、藝術愛好者的崇拜和委製肖像畫,使不到三十歲的林布蘭不但意氣昂揚、躊躇滿志,而且熾手可熱、財源滾滾。

二十六歲時,林布蘭結識了年僅二十,美貌、教養良好、身為市長之女的莎絲姬亞,兩年後結婚,婚姻幸福美滿,也提升了出身磨坊之家的林布蘭的社會地位。
油畫和版畫帶來的固定高收入,使林布蘭日益富裕,他遷入阿姆斯特丹的高級住宅,租下大型倉庫改裝成畫室,學徒愈來愈多;他也開始投資藝術品的收藏和買賣,在阿姆斯特丹的社交圈十分活躍。

從繁華到幻滅

林布蘭從成功的巔峰跌入失敗的深淵,前後不過短暫的十五年。
一六四二年,結褵十年,而且成為林布蘭畫作重要模特兒的愛妻莎絲姬亞產下兒子提多之後九個月,就因生產勞累引發的肺炎過世;在此之前,林布蘭剛陸續辦完父母和三個早夭孩子的喪事。
面對喪親之慟與嗷嗷待哺的幼兒,林布蘭竟在極度孤單無助的情況下,與管家兼褓母的寡婦狄兒絲發生戀情。在當時教會謹守嚴峻、堅持道德的社會環境中,如此不檢點的私生活自然成為醜聞;再加上林布蘭當時沒有參加任何教會活動,又出手闊綽、生活豪奢,使他日漸聲名掃地。雪上加霜的是,這段期間客戶的藝術口味逐漸轉變,喜歡購買風格華麗、繁複精緻、裝飾性強的作品,林布蘭以往較平民化的敘事畫風不再廣受歡迎;他的委託畫作生意一落千丈,朋友棄他而去,學徒也有不少離開畫室。不久林布蘭又愛上另一女子史桃芙,狄兒絲控告林布蘭,從此訴訟纏身,財務狀況更形惡化,日子過得烏煙瘴氣。

此時正逢荷蘭與英國作戰導致的景氣衰退,債主開始向林布蘭逼債,他只好陸續賤賣多年來的藝術收藏品,生活陷入焦頭爛額的窘境。
林布蘭這樣一位藝術史上的巨人,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一個無力的侏儒,他對理財沒有概念,對生活瑣事也手足無措。到了一六五八年,原本居住的豪宅和家具全部被迫拍賣,他經歷了一生中最黯淡、慘痛的十餘年歲月。

看重繪畫主題的內在靈魂

林布蘭被譽為十七世紀荷蘭巴洛克寫實風格最偉大的畫家,由於喜好戲劇,經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繪在陰影背景下的人物;他作品中光與影的極致表現,充滿戲劇張力,至今仍是寫實主義系統裡屹立不搖的崇高標竿。他的作品數量之多、主題之多變、技巧之高超,在在令人印象深刻。至於繪畫的主題,他一直偏好聖經、神話或文學作品等有歷史價值的「偉大」題材,他曾說過:「世上的東西除了內在精神之外,都不能算數。」雖然他的畫中,無論城市景觀、室內擺設、人物服裝……等,都取自現實生活,但他真正感興趣的,並非外在的現實,而是存在於物體內的不朽靈魂。他把感情融入光影,以繁複的色彩變化來表達豐富的意念。

在林布蘭繪畫生涯的巔峰時期,他和當時所屬公會、公司行號與市民團體都有接觸,而他一些最著名的傑作也因此而產生,像外科醫師公會委託繪製的<解剖課>,以及描繪法蘭斯將軍率領之軍事連隊的<夜巡>,作品中的人物生動自然、構圖精巧繁複,色彩的深度與空間處理則大膽援用義大利典範,直追文藝復興的威尼斯畫派。
林布蘭作畫時非常注意對題材背景的了解,極其敏銳的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使他的繪畫語言十分貼近歷史、真相。

經歷了人生重創的中年以後,林布蘭對聖經題材愈來愈感興趣,經常創作一些以探討命運和靈魂得救為主題的繪畫;這段時間他經常出入阿姆斯特丹的猶太人社區,也常去向一位猶太飽學之士梅納森求教,平時自己則勤研聖經,力求找到新舊約聖經之間相互呼應的關聯性;那時他的畫中常可見到埋首書中的學者、冥想苦思的哲學家。他也將閱讀和思考聖經的心得藉筆下人物表現出來。正如一位藝術史學家維塔利所說:「連綿不斷的磨難和古代以色列人內心的痛苦,唯在林布蘭的畫中才得以表達……聖經中亙古不滅的悲愴在他筆下重現,他宣示福音事蹟的態度不似羅馬教廷的天主教,也不似新教,而是作為一個清醒地看到——從亞伯拉罕、雅各到基督一脈相承的人的態度。」

他的畫風因此起了重大的變化:年輕時期的整體和諧、光和色彩的融合以及人物臉部的歡樂表情,被愈來愈濃的陰影取代;畫面的光源不再是唯一的,而是發自各個人物自身,產生一種寧靜、奧妙的氛圍。這些畫多數並非接受雇主委託,卻是林布蘭為自己靈魂深處繪製的畫作。
撼人心弦的<浪子回頭>
愛子提多是林布蘭一貧如洗的歲月中最大的安慰,他繼母親莎絲姬亞之後,成為林布蘭的靈感泉源,讓林布蘭創作出許多動人的傑作,也表達了他對兒子強烈的情感與保護的心願,而提多也全心全意回報父親的愛;然而這個文雅秀氣、聰明過人的青年,身體一直相當虛弱,二十七歲結婚後,雖和諧美滿、鶼鰈情深,讓林布蘭享受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但是婚後僅七個月就因病身亡,讓林布蘭再度陷入痛苦、絕望、孤寂的深淵。

<浪子回頭>正是林布蘭去世前一年(一六六八年),經歷了人生的高峰、低谷,飽嚐了親人離世的重創與巨痛,又研讀聖經、畫風改變之後的作品。這幅根據耶穌「浪子回頭」比喻(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節)所繪之作,畫面總共只有五個人物,但表情各異、栩栩如生。光源中心是溫柔慈祥、充滿愛與憐憫的老父,雙手搭在衣衫襤褸、羞愧狼狽、背對畫面的小兒子肩上,那雙手蘊含了全然的接納、寬恕與撫慰。然而右邊側立的大兒子卻滿臉是嫉妒、批判和不以為然。這幅畫比長篇的神學論述更能表現基督教福音的內涵與深度──上帝無條件的愛,毫無保留地全然傾瀉在悔改、歸家的浪子身上。
三十年前,林布蘭曾在版畫上描繪過「浪子回頭」這個相同的主題,但表現手法大異其趣;兩相對照,可以充分感受到林布蘭生命的沉潛和蛻變,之前的感情激動、衝突性強,之後卻是深沉、內斂,表達了他對人生和信仰重新的詮釋,也蘊藏著憾人心弦的訊息。

由初遇到獻身

時光飛越三百餘年。
一九八三年秋,曾在耶魯、哈佛等名校任教的作家盧雲,在法國車斯里村的「方舟」團體(由加拿大籍的范尼雲所創,全球現有百餘所分支機構)首次見到懸掛於門上的<浪子回頭>複製畫,畫面上老人的手溫柔有力地觸摸著浪子的肩膀,也觸及了盧雲心中從來沒有被人探知的角落;當時他直呼「好美」,想哭又想笑,甚至內心狂跳、抽痛,因為他剛結束在美國長達六週之久的巡迴演講,呼籲教會團體竭盡所能地停止中美洲的內戰;長期的旅途勞頓使他內心底層深切盼望有個地方可以安然憩息,有歸屬、回家之感,而林布蘭畫中父子親柔、全然彼此交付的擁抱,不只在當時滿足了他內在真切的渴求,也深深雋刻在他的心版上,引發了他期望停下腳步,有個長遠、真正的家之心願。

這幅畫在盧雲心中引發的震盪,使他在一九八六年應友人之邀有了蘇聯之旅,在聖彼得堡的「隱士園藝術館」親眼目睹了<浪子回頭>的原作,又因得友人之助,竟可在不受其他觀光客影響的情況下,分別於陽光強弱不同的清晨與下午,坐在畫前安靜、專注地觀賞這幅巨大的畫作──八呎高、六呎寬如真人大小,描繪父子二人復和的作品長達四小時之久。
在與此畫面對面的幾個禮拜之後,盧雲抵達多倫多「方舟」團體的「黎明之家」擔任牧職,與智障朋友共同生活了十年,一直到一九九六年安息主懷。

開啟一扇奧妙的窗

一九九五年,盧雲出版了《浪子回頭》一書,深刻地剖析、描繪了他自畫中的體會,在人性的幽微之處,他發現自己生命中竟可能同時存在著小兒子、大兒子與父親。
在這本感情真摯、娓娓訴說的小書中,盧雲深深地體會到真正地接受愛、赦免與痊癒,遠比付出更為艱難,在那裡不再是賺取、配得、犒賞,而是全然降服與信靠。而一個人若沒有先經歷到無條件的愛,就永遠活不出真正的愛。基督教福音的核心幾乎可說盡在此畫之中,而這幅畫似乎也成了一扇奧妙的窗,讓他能跨越、進入上主的國度;又像一道巨門,能先到達生命的彼岸,再回頭觀望此岸的各樣人、事、物。

盧雲覺得自己有時像小兒子,在漂泊、流浪多年之後,終於在慈父那雙愛手的祝福、接納與安慰中,享受到赦免、饒恕、護庇、安息,並且從此得以留在最安全、充滿愛、毫無匱乏的上主居所,傾聽真理與愛的話語。
但有時,盧雲也驚覺自己的生命中有著大兒子的成分──陰暗、疏離、怨恨、憤怒、批判、嫉妒,但在「方舟」的群體生活中,他不時曝露在真實的屬靈爭戰中,逼使他正視這些以前未曾察覺的黑暗,卻也因此步出黑暗、迎向光明。
在「方舟」最大的收穫是「成為父親」的奮鬥目標,雖然為父的孤獨或許是刻骨銘心的愛的孤獨,但是他確知在「方舟」的人,乃至世上每一個人,無非是在尋找一位無私、寬宏且真正能讓人投靠的父親;而盧雲發現自己終極的呼召,正是「成為父親」,以無限的慈愛、憐憫,擁抱那些受傷、有需要的心靈;至於為父的喜樂則來自學習天上的父親,在祂全然包容、無與倫比的愛上有分。

向受苦之人張開雙手

林布蘭的<浪子回頭>可能是他畢生最後一幅名作,就油畫技巧而言,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就內涵來說,則是他在面臨生命的臨界點之後,從信仰中找到人生答案的誠摯宣告。他一生顛沛、苦澀、至終卻尋到歸家之路的生命經歷,都凝煉在這幅畫中。誠如盧雲所說:「從誘人、追求更多財務與名聲的榮華,林布蘭進入蘊含於人的靈魂之中且勝過死亡的光華天地。」而我們,是否也能以盧雲的提醒為念:讓自己生命中的大兒子與小兒子長大成熟,成為慈憐的父親,將雙手伸向一切受苦的人,並且分享從上主那長闊高深的愛所生出的無盡祝福。

後記

三十多年前,我在《校園雜誌》任職,因為編輯<聖誕特刊>中「耶穌的一生」,首次接觸到林布蘭的畫。十八年前,我前往荷蘭旅遊,經過當地的國立美術館,發現展出的正是林布蘭的畫作,可惜當時為趕去參觀同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竟錯過了一睹林布蘭真跡的機會。兩年之後,我與外子赴港開會,在<突破>機構負責人蔡元雲醫生的辦公室中,乍見<浪子回頭>的大型複製畫,印象深刻、極受感動;再過兩年,看到盧雲的《浪子回頭》中譯本,書中的深度分析更處處撼動我心。

八年前赴美度假,竟在二手市集中發現一本厚達八公分,燙金、大字精印的英文聖經,其中依照內容配上林布蘭所繪有關聖經情節的油畫(六十六幅)、版畫(四十九幅),其中單是耶穌誕生的場景就有六幅之多;當下愛不釋手,視為珍藏,至今仍常取出翻閱、品味。林布蘭的畫確實生動、鮮活地詮釋了聖經,其感動力往往勝過千言萬語,直接深入地對人的內心說話。
這些年來,<雅歌>一直計畫編撰出版一本《林布蘭的心靈世界》,只因其他編務繁重,始終未能如願。今年《曠野》的封面以林布蘭的畫作為刊頭,在父親節的本期刊出此文,期盼讀者先得一窺大師的生平與畫作。

參考資料
1.《浪子回頭》,盧雲,校園,1997
2.《林布蘭》,史特弗諾,貓頭鷹, 2000。
3.《林布蘭》,安格爾,錦繡,1996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