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73期】2011年9-10月出刊

本期目錄:
野雁無糧天地寬
金融風暴下的理財倫理
全然奉獻的生命─—聯合國秘書長哈馬紹的心靈世界

從助暴為虐的約瑟反思 今日華人教會在公共倫理的角色

分裂與共融
〈必也一殺乎?〉 消滅希特勒與本拉登就是行公義
米勒的大地之歌
讀陳映真〈加略人猶大的故事〉
 



 

他山之石 分裂與共融

◆蔡貴恆

路益師(C.S.Lewis)是和《魔戒》的作者托爾金齊名的大作家。他的著作等身,而他所寫的奇Happy are those who walk from doubt towards the brightness of a communion in Christ…Not an illusory communion but a clear-headed one that impels us to act in the midst of real-life situations. It leads us above all to understand and love. -------羅哲弟兄 ( Brother Rogers )

二次大戰後,羅哲弟兄在法國的泰澤 ( Taize)開創了共融 (communion)祈禱的群體。(註1)經歷過戰爭所帶來的分裂,泰澤實在是人類值珍惜的體驗。因為泰澤要體現的是在基督裡的合一和平的精神,它可以說是由神得而來的禮物。羅哲弟兄選擇了接近克呂尼 (Cluny),一個不顯眼的小村莊來開始共融禱告的群體,大概沒有想到後來會成為了一個基督精神最活躍的地方。它吸引了無數青年人及不同年紀的信徒萬水千山而來體驗共融。這精神已傳遍整個世界。

共融在貧富懸殊與左右政治的撕裂世界

我們生活的當下卻沒有共融。放眼世界讓我不期然想到拉撒路與財主的故事。世界越來越貧富懸殊,卑微、下賤、被遺棄的人就越來越多。兩岸四地的情況也是如此。香港是全亞洲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二○一○年的堅尼系數高於0.533。(註2)超過一百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北京的堅尼係數為0.4,台北則為0.326。 活在貧窮與奢華的兩個極端世界,有人「捱昂貴的公車」或騎腳踏車上班,也有人有幾部名貴房車可輪流使用。在香港,尖沙咀遊客區最貴的商場和半山的豪華住宅區充斥著人群,他們對離只有半小時車程的貧民區中住在板間房的人充耳不聞。

活在分裂的世界,人們不斷經歷分裂,也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分裂。因為被拒絕、被憎恨與壓抑,每個人心中都積聚了分裂,我們對受創傷的面孔、屈辱的臉容、悲愴的容顏不單麻木,更是乏力無助。因此,人類越進步,科技越發達,世界越文明,貧富懸殊及各種形態的分裂卻日益加劇。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還有點人情味!童年時住在一間「唐樓」,兩家人再加上親戚共十多人,生活當然並不富裕;每日中午後街上補鞋匠的女兒總會來將我們剩下的飯菜拿走。當時,貧富是有距離的,但仍然有份微妙的共融。中國家庭的共融是含蓄的。除了節日,父親非常忙碌,沒有多少時間陪伴我們。但空閒時一家人圍坐在古老的留聲機前聽音樂和廣播也帶給我共融的感覺!

四五十年代逃難或出生在香港的人,不單經歷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也充分明白政治的距離。少年時代,我曾寫下:「我願成為巨人,將兩岸拉近」的句子放在案頭。對國家的分裂,我並不是無動於衷的。當年父親因為公幹到台灣帶回來國語唱片,大哥帶回來柏楊與李敖,我卻成為了關心社會、認識祖國的「左仔」。當我讀著巴金、魯迅、郁達夫、甚至陳映真的作品時,我找到了一份共融。

除了親身體驗政治上的分裂,少年時代因戀愛和學業的失敗而經歷的內心分裂與那份不滿意自己的表現,失敗和羞恥的感覺也非常真實。但得到老師及朋輩的諒解與支持時的那份共融感是溫暖的。大學時代和兩三知己在歷史、文學和音樂等領域交流,談論心事國事中追求共融。但直到大學畢業信主後,我才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共融和人神之間的共融的分別。

共融在愛神、愛己與愛人的天父世界

我開始明白共融不單是投入感、也不單是深度的交往與同情,更是靈性的表達。神學家Karl Rahner 對共融的看法是愛神、愛己與愛人是不分割的經驗;也可以說是一個經歷中的三個面。(註3) 無論在公共的崇拜、聖餐、團契,我經歷在基督裡的共融的確是奧妙的神恩。在此恩典的基礎上,歷代的修道團體經歷了成長和被更新的挑戰,體驗了熬煉、被光照以至於共融。我也體會到共融並不甜蜜,甚至痛苦。在群體邁向共融的旅程中,分歧與衝突是必然的經歷。因此,共融要求我們付上代價,就像耶穌基督的捨身一樣;不單是破碎者與建全者的共融、被壓迫者與被釋放者的共融,更是以犧牲換取共融。

今日的教會也追求「和諧」和「甜蜜」。我們慣於息事寧人,不去正視在遇到衝突時的情緒和分裂撕開的事實,結果很多人就默然的退出與逃避,又或是自建山寨高台。崗沙妮 (A.Gonzalez) 提醒我們不要隨便淡化因矛盾帶來的張力,製造虛假的平安。(註4) 共融的呼聲是「來,效法我的受苦;來,住在我裡面;來,禱告與禮讚;來,安靜與默想;來,憐憫與關懷。」今日的領袖雖然間中也會施捨一下,但更喜愛教會中那些宗教賣買的聲音。
如果說共融是召命 (vocation),它對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召喚。緬甸的民權領袖昂山素姬為民主自由與公義所表達的不單是真理,更是溫柔與勇敢的操練。香港大學最近邀請她在網路上演說,在眾多港大師生面前,她以溫和肯定的語氣說:「她將人看為學習者與非學習者,而囚禁她的軍人政府就是緩慢的學習者。

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提倡非暴力抗爭。對那些刻意製造分裂的人,他主張去喚醒和釋放他們。他背後的基督精神是:「我們是弟兄」 (brotherhood) ,因此我們要相愛、要饒恕。這當然不是容忍與妥協,而是愛仇敵,為犯罪者付上犧牲代價的表現。
但如果共融等同給予當權者更多空間,我們就不會有茉莉花革命,於是,答案可能就是:「唯有徹底打倒,才能重新創造共融。」在此我只能謙卑承認我的無知,我也知道我不能代表受壓迫的人發言,更不能簡單的對他們說:平安了;可以回去了!或者我只可發問:在公義得彰顯,並追究責任的同時,我們怎樣去學習和實踐共融?

在香港,或者最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共融是民眾對六四事件中犧牲者的懷念和平反的要求。過去二十二年,我經歷了由非常憤怒到學習面對民族傷痛的過程。我認為公義必需伸張,但傷口的撫平不單是公義的平反,也不單是安慰與醫治,更是要看到這是整個民族的傷口、是所有中國人的課題。因此這將是一條漫長的路。

如果富有者或欺壓者忽略共融,共融同樣是受苦和被壓迫的人難以明白和實踐的事。然而,我們卻能在信仰中找到共融的可能性及力量。這也是泰澤共融團體的信念。當羅哲弟兄在晚禱中遭遇一位可能是精神失常者刺殺身亡。泰澤並沒有作出任何譴責或起訴。今年五月,我來到泰澤,站在羅哲弟兄的墓地,我想到他的話:「你可明白:為基督而生活的人,最大的冒險就是『寬恕』……要活出寬恕的愛畢竟是另一回事啊!」

羅哲與泰澤團體的信念和見證

相對於今日的教會建制,泰澤團體表達的是具體修和的見證。面對分裂基督徒和分裂民族的各種表達,泰澤由為數超過一百名的天主教修士和基督新教背景的弟兄組成就是最好的說明。他們約來自三十多個國家。他們以工作維持自己的生計,並不接受任何饋贈或捐獻。若有弟兄繼承了家族的遺產,他會奉獻給予泰澤團體並把它分給窮人。為實踐共融的見證,他們甚至搬到世界的落後地區,與受苦的人一起生活。有些弟兄以小團體的方式生活,與窮人、街童、囚犯、垂死的人、被遺棄而心靈受創傷的人,同甘共苦地作愛的具體臨在。
基督只有一個身體,這道成肉身的身體曾親切的召喚我們要合一。因此,共融的種子就是捨身的耶穌基督。這樣,我們要實踐在崇拜與聖餐中默想祂的受死與復活,進而體驗在基督裡的密契。當我們這樣俯伏仰望時,我們就會聽見召喚。這共融的召喚既是神在末後應許的實現(Eschatological reality) ,就並不是神學家的專利,也不是聖經學者的修辭或靈修學者的禱告。共融,是耶穌基督的跟隨者的一個選擇,是一種信念,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份愛弟兄與鄰舍的深情。

註釋:
註1:本文從較為廣義的角度看共融。筆者的神學了解是:共融 (Communion) 是三一神藉基督的救贖所成就的。因此必定是在基督裡的合一或聖靈裡的團契。但神的普及恩典讓人在家庭、學校及社群 (Community) 都經歷到親密的關係,我們也可以視之為共融。
註2:堅尼係數或吉尼係數是20世紀初意大利學者堅尼(Corrado Gini),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
註3:參 Leo J.O’Donovan, Reading Karl Rahner, America: The national Catholic Weekly, March 2009.
原文是:”In the unity of the experience of God and the experience of one’s self, on the other hand, and in the unity of the self and encounter with the neighbor, on the other hand, we see these three experiences are fundamentally one experience with three aspects which mutually condition each other.”
註4: 參 Adele Gonzalez, The Spirituality of Community, Orbis Book, 2009, 頁 105-106

(作者為靈根自植國際網絡負責人,牧師)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