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73期】2011年9-10月出刊

本期目錄:
野雁無糧天地寬
金融風暴下的理財倫理
全然奉獻的生命─—聯合國秘書長哈馬紹的心靈世界

從助暴為虐的約瑟反思 今日華人教會在公共倫理的角色

分裂與共融
〈必也一殺乎?〉 消滅希特勒與本拉登就是行公義
米勒的大地之歌
讀陳映真〈加略人猶大的故事〉
 

曠野藝文米勒的大地之歌

◆彭海瑩

「能夠相信的是,各色各樣的人背負著不同的辛酸,在這深河祈禱……河流包容他們,依舊流黃昏時分,一對衣著簡樸的農民夫婦站在田地中,謙卑、安靜地低頭祈禱,腳旁是他們用以辛苦耕作的農具、一籃剛掘起的馬鈴薯、一輛載了農作收成的小推車。地平線遠處教堂傳來的鐘聲,彷彿迴盪在空氣中,夕陽餘暉裡,那份肅穆、感恩、對天地充滿愛與敬意的情懷躍然紙上,讓人的心立即遠離了俗世的爭競、喧囂,像是被清泉洗滌過一般,徹底澄淨、寧謐。
梵谷說米勒(Millet, 1814~1875)的〈晚禱〉(〈晚鐘〉)是美、是詩、是莊嚴的管風琴,感人地揭示了人性中某種偉大的元素。

不如歸去的鄉愁

越處於亂世,越讓人嚮往心靈的桃花源。
米勒說:「我原本就是屬於土地的人。」雖然二十三歲(1837)時因為拿到一筆獎學金而能前往巴黎學畫,但他始終眷戀著從小生長、樸實無華、信仰敬虔、充滿農村氣息的故鄉諾曼第。在米勒的心目中,巴黎是一座陰森又乏味的城市,他曾描繪:「被霧氣籠罩的黯淡街燈,在狹窄路上擠得水洩不通的馬車,還有巴黎那股令人難忍的氣氛,都使人感到頭昏腦脹甚至窒息。」
米勒來到巴黎的那年,巴黎的第一條鐵路通車,工業化與商業化的腳步快速進行,農民大量湧向都市,城鄉與貧富差距加大;社會的急遽變遷、政治與經濟的激烈角力,在在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米勒一生都在與貧窮搏鬥,他原本希望在巴黎以繪製肖像畫維生,但出身貧寒、生性淳樸的他,始終無法捕捉業主(富商、貴族)期望展現的那股「貴」氣,因而在藝壇的發展並不順利。一八四八年,路易拿破崙發動政變解散國會,登基為拿破崙三世,建立第二帝國。米勒被徵召參與反革命攻防戰,他原本非激進分子,戰爭的血腥經驗更使他痛心疾首。一八四九年,他決定由巴黎移居巴比松,逃離巴黎的動亂,也逃離當年的霍亂疫情。

謳歌自然的巴比松畫派

在現實中受挫、受傷的靈魂,往往卻在藝術創作中完成更大的夢想與願望。
巴比松,位於巴黎南方五十公里,是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小村落。楓丹白露是十六、十七世紀王室貴族的狩獵場,幅員遼闊,風景綺麗,森林茂密,「是個不折不扣的風景畫學校」。
工業革命之後,曾有人覬覦這塊離巴黎車程極短的處女地而意圖大肆開發,幸虧有以畫家胡梭為首的知識分子團體投書抗議,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拿破崙三世才將此地絕大部分列為保護區,而保留了這塊人類史上第一個自然保護區,至今仍成為巴黎之肺。

基於對工業文明的抗衡、政治局勢混亂的厭惡,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農村生活的鄉愁,一八二○年代,巴黎地區不少畫家就在口耳相傳下,相繼來到巴比松。當時的核心畫家約有十多位,但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稱為「巴比松七星」的米勒、胡梭、杜培、迪亞茲、特華雍、多比尼、賈克。他們各有不同的繪畫重點,有的是大自然四季的更迭,有的是森林中的奇石或沼澤,有的是林中的老樹和動物;他們並沒有特定的宣言或主張,唯一的共通之處,便是親身走入自然,親炙土地,尋找各自心中的風景。

巴比松畫派在法國藝壇上,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他們承襲了十七世紀荷蘭風景畫和十八世紀英國風景畫的技法與精神,同時也影響了十九世紀下半葉印象派的出現與發展。事實上,巴比松畫派可說是西洋藝術史從宮廷、學院走向寫實、生活、民間的重要分水嶺。至於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們對待自然那份熱愛、尊重的態度,則不但改變了當時有識之士的生活哲學,也率先引入了環境保護的意識。

為人道關懷與尋求永恆而畫

「美」萌生於誠實面對自己。在巴比松,米勒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路。
對米勒而言,巴比松是一處帶有故鄉原型的夢土。二十歲以前,米勒也是農夫,他對操作牛犁、收乾草入穀倉等農務十分熟練,也喜歡和田裡的農民打成一片。在巴比松,他除了作畫,也必須為了生計下田耕作,正因有著從事農作的親身經驗,米勒的畫作重點是對造物主的禮讚以及對土地和農民的謳歌;他筆下的人物都有血有肉,是活生生存在的實體,絕不像他以前所繪肖像畫的對象──衣著華麗、舉止優雅、養尊處優;這些農民頂著烈日在土地上耕作,汗如雨下、疲憊不堪,雙腳卻仍踏在堅實的土地上。

米勒始終深信聖經上的教訓:「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早在一八四七年,他就曾說:「藝術並不是消遣,而是戰鬥,是會把人輾得粉身碎骨的車輪。」他相信:「痛苦是藝術家表現力的強身劑。」
米勒三十年創作生涯留下的作品約僅八十幅,而且多數是小幅畫作。他每作一畫經常反覆思考,而且一再修改,這可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看出。米勒從不費心於繪畫技巧,他重視的是繪畫思想,因此主題的取捨與所要傳達的信息才是他關懷的重點,他主張「手指是思想的謙卑傭人。」

羅曼•羅蘭在所著的《米勒傳》中指出:「米勒,他乃是將全部精神貫注於永恆的意義勝過剎那的古典大師。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這般,將上主所造、萬物所歸的大地給予如此雄壯又偉大的感覺與表現。」

藝術史上的經典名作

受米勒的精神感召與思想影響最大的畫家,應是梵谷。梵谷曾閱讀傳記作家宋思爾的《米勒的生活與作品》,手不釋卷連夜看完,大受感動,認為「米勒是偉人中的偉人」,他從米勒的畫中發現「寶貴的珍珠」,也就是「人類的靈魂」。當時梵谷正從短暫的礦場傳道實習中鎩羽而歸,面對礦工艱辛的生活和生命的韌性,他開始拿起筆來,描繪礦工、農民及中下階層人民的生活,因為他深深服膺米勒所說:「畫家要先被眼前的事物深深感動,然後才能展現出畫作真實、深刻的意境。」梵谷也曾臨摹米勒的多幅作品,包括〈播種者〉、〈拾穗〉、〈晚禱〉。這些藝術史上的經典畫作都有著美麗的地平線,傳達了人性的尊嚴與根植於土地的農業美學:
〈播種者〉:充滿生機的春日大地上,一個背著裝滿種子布袋的農夫,正邁開腳步向土地播種;他健碩的身影、踏實的腳步中蘊含了對種子發芽、成長、茁壯乃至結實的期盼和夢想。

〈拾穗〉:這是深藏於許多人記憶也最為熟悉的米勒畫作,傳達的是人道的悲憫博愛精神,典故卻來自聖經舊約《利未記》:耶和華對摩西說:「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祂又說:「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畫中三位在已收割的麥田中俯身拾取麥穗的女性身影,也讓人想起《路得記》第二章中,耶穌先祖大衛的曾祖母路得到大地主波阿斯的田地中撿拾麥穗,隨後發生的美麗、溫馨的愛情故事。

在貧富懸殊日益嚴重的十九世紀中葉,米勒畫出的〈拾穗〉,不但歌頌了貧窮、弱勢的女性為生活辛苦勞動的堅強生命力,更像一首優美、滿懷愛心的詩歌,呼喚世人重建謙卑、節制、分享、關懷弱者的美德。
〈晚禱〉與〈拾穗〉都曾被美國以高價購得,運往大西洋彼岸巡迴展出,由於這兩幅曠世傑作竟拱手讓人,法國輿論譁然,痛斥為國恥;一八八九及一九○九年,法國兩位富商不惜鉅資先後將其買回,成為羅浮宮重要館藏。〈晚禱〉於一九○九年在羅浮宮展出時,法國舉國歡騰,前往欣賞者絡繹不絕。目前此二名畫珍藏於奧塞美術館之米勒廳。

鐘聲在心中敲響

詩人楊喚曾寫道:「牆上米勒的晚鐘被我的沉默敲響了。」米勒好友、傳記作家宋思爾則在首見此畫時脫口而出:「天啊!這的的確確就是晚禱!我聽得到教堂的鐘聲!」

二○○八年,台灣的歷史博物館舉辦了〈田園之美──驚艷米勒〉畫展,〈晚鐘〉和〈拾穗〉有史以來第一次同時到法國以外的國家展出。台灣的民眾熱烈回應,每日參觀人數曾高達萬人,創史博館歷來畫展最高紀錄。即使人潮洶湧,只要你安靜地站在畫前凝視畫面,立刻會覺得心柔念淨,鐘聲彷彿在耳邊響起,提醒你一些或許久已忘懷或忽略的生命重要課題:
是否,我們該回到生命最本質的原點,重新思考人與造物主、人與土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

是否,我的內心已聽到上主藉鐘聲的呼喚:歸家、感恩、享受與上主同在的安息?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