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75期】2012年1-2月出刊

本期目錄:
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二○一二台灣大選的省思

曠野論壇/在世界,但不屬於世界——論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舉

曠野論壇/佔領華爾街

台灣溯源/紅毛番與台灣番

曠野反思/社會服務性短宣的局限與機會——從兩次短宣談起

曠野反思/猶大非自殺不可嗎?

曠野人物/似乎是渺小的

曠野藝文/路益師《裸顏》神話中的救贖觀
 



 

曠野反思社會服務性短宣的局限與機會——從兩次短宣談起

◆蘇昱璇

幾年前,網路上流傳著一封台灣某國小校長致某大學服務隊的信。信中表示,校長雖然感謝服務隊到校為學生準備一個星期的活動,但基於教育潛移默化的本質,這種短期的衝擊反而造成學生更大的困惑;而服務隊燃燒片刻熱情所呈現的精采課程,導致「學生再也不信任老師,他們只懷念哥姊。」
近年來,許多比較富裕的國家掀起志工服務的熱潮,普世派教會早有社會參與的傳統與實踐,一九七四年洛桑會議之後的福音派教會,也對過往「忽略社會關懷的使命」提出反省,而更積極正視打擊貧窮等社會服務事工。以筆者比較熟悉的台灣與美國為例,基督徒參與社會服務性短宣者不在少數,這種短宣也成為許多關心社會、但沒有全職傳道呼召的信徒之一種投身途徑。台灣還有福音機構配搭各校高中團契舉辦服務隊,在出隊過程與後續跟進中,也向參與服務的慕道友傳福音,可謂一種相當有創意的一石二鳥的福音策略。

然而熱心的志工與火熱的基督徒可曾靜下心來思考:我們提供的幫助是否有時反而對我們想要幫助的人造成某種傷害?
如同那位國小校長所云,大學服務隊可能傷害學生,也傷害當地長期耕耘的老師。這封信在許多自認為有愛心與理想的年輕學生當中引起一些反省,所產生的實質影響則未可知。
我有些遺憾自己沒能在大學時代趕上服務隊的行列,上帝卻奇妙地開了兩扇門,讓我在二○一一年有機會兩度配搭基督教機構參與海外服務工作(註1),並在當中有許多學習與反省。

不只是觀光客的多明尼加之行
身為一個主修經濟發展的研究生,覺得自己嚴重欠缺對貧窮地區的了解,因而一直尋求到開發中國家實習或短宣的機會,但也擔心自己無法提供具體貢獻,心想有哪間機構會願意讓我為了「增進了解」而給他們添麻煩?
「妳住在他們那裡自付食宿費,就算是給他們幫助了。」當與之前去過中美洲多明尼加一間基督教醫院配搭的朋友討論這個問題時,他如此回答我。在這樣的認知下,我便勇敢地聯絡該醫院,也順利地成行,趁著短短一週的春假走了一趟多明尼加。

在與當地人的互動中,我得以跨越文化差異,在跟自己很不同的人身上,看到生命共同的艱難與可貴。這種人與人的真實關係,儘管談不上長久或深刻,至少非常不同於一般觀光行程的討價還價買賣經驗。我也親身經歷了常聽到短宣隊成員發表的心得:當地人生活很辛苦,自己擁有很多要好好珍惜,當地宣教士很偉大……等等。

然而這些終究是自己得益,我清楚知道自己所參與的事務──到窮困村落發放除蟲藥、陪小孩玩、協助維修濾水器、打掃醫院……等等──真的都非常微不足道,甚至因為既不懂西班牙文也不懂醫療,被其他短宣隊視為無用。總之,最大的具體貢獻,基本上就是自付的食宿費為當地機構帶來一筆收入。於是,我在陌生的國度擴展了眼界,但也用親身經歷對社會服務性短宣的價值打上問號。

超越浪漫體驗的中國農村之行
感謝神沒有讓我的經驗停在這裡,三個多月後,我到中國農村配搭當地機構服事「微型貸款」(註2)戶。這一次,我的母語中文,使我比該機構過去來自美國的實習生更能與當地同工溝通;我的經濟學背景使我容易了解機構的工作,並能完成他們所交付我的任務;一個半月的時間,使我有尚稱充裕的時間摸索,並呈現具體的工作成果;也因為時間稍長,我不是只停留在短暫的浪漫體驗裡,更親身經歷了在醫療資源不足的宣教工場病倒等等切身挑戰;並在與同工的朝夕相處中,看到宣教士生活中許多不同層面的艱難,與上帝在其中賜下的奇妙恩典,以及基督徒如何在一個抵擋基督信仰的政府下,既不違法也不違背信仰地忠心為主做光做鹽。

初到該機構時,機構負責人告訴我,由於金融海嘯,他們的主要經費提供者考慮減少對他們的資助;再加上當地的工作多有賴於長期累積,難以看到迅速而即時的成果,使得經費提供者常表示看不出該機構工作的價值,因此負責人希望我能協助他們以統計數據等方式,具體呈現他們的努力與心血結晶。於是我深入了解該機構各方面的工作內容,以及面對的種種挑戰,根據我的經濟所學,協助他們建立數據庫,並忠實地寫了幾篇評估報告。

離開中國以後,機構負責人告訴我,經費提供者實地考察了他們的工作,並讀了我寫的報告,決定將原本五十萬人民幣(約二百三十八萬台幣)的資助,提高到一百萬人民幣!這項意料之外的增資無疑是對該機構工作成果的極大肯定,我也很榮幸自己寫的報告能夠助他們一臂之力。此外,主內弟兄姊妹對我的支持奉獻,不僅補貼了我在當地的基本生活費,使得機構沒有為我花錢;我的募款餘額也直接轉為對該機構的奉獻。這一次,靠著主的恩典,我除了自己得益,也覺得多少可以向機構以及支持我的弟兄姊妹交帳。

社會服務性短宣的局限與機會
相較於長期投身的宣教士,我所做的依然微不足道,但比較兩次經驗,我或許稍微見證了社會服務性短宣的局限與可能帶來貢獻的途徑。
現在多數教會推行的極短宣(兩三天到一兩週)比較接近一種「消費」行為,參加者投入可觀的金錢與時間成本在交通上,在當地所能做的非常有限,主要的效果是個人擴張眼界,幸者更加謙卑自己、珍惜所有,不幸者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更自溺於自己以為的愛心。這樣的短宣不是完全沒有益處,就像消費不完全是壞事,但對當地所帶來的「幫助」可能極少,甚至造成更多麻煩,若把旅費省下來奉獻給機構,或許更符合「幫助」的初衷。

事實上,許多社會服務性的基督教機構都累積了多年的在地經驗,不一定需要外來者大老遠跑來教他們該做什麼(註3);而且長期宣教士及其培育的當地同工,才是真正能夠帶來深遠影響的人。對於關心社會服務性宣教的基督徒,如何能夠化消費為投資,讓資源不是潑出去收不回來的水,而能夠創造更多價值?以下幾點或可供參考:

減少消費性極短宣,改以金錢與禱告支持長期宣教士與當地同工。

在當地機構有清楚需求的前提下,才親自到當地參與;在與機構妥善溝通後,視情況以數週到數月的時間,以機構所需要的人才與技能,支援並培訓當地同工,避免懷著家長心態(paternalism),直接代替長駐當地的同工服事當地人。

若當地機構認為短宣隊或個人直接接觸當地人確有助益,面對服事對象時,外來者應該懷著學習的虛心,避免「拯救世界」或「捨身冒險」的心態,若有青少年參與短宣,成人尤其有責任以智慧引導其建立正確的觀念。(註4)

儘管站在機構的角度,社會服務性短宣有上述局限以及需要注意之處,信徒願意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學習服事他人,無疑仍是一件美事。即使時間稍短,親至當地帶給同工鼓勵、人與人建立的跨文化情誼有助於促進族群和諧、個人從文化衝擊中產生自我反省甚至帶出更進一步的行動……這種種果效,都是遠距金錢奉獻所無法取代的。只是若連主耶穌都道成肉身、虛己取了奴僕形象住在世人中間,追隨基督的信徒更不能不提醒自己:設身處地為當地機構與人民的真正需要著想,與服務的對象謙卑同行,才是以基督的心為心。

另一方面,救濟性工作固然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有志之士仍應更多思考如何帶來結構性的改變,從根本處理、期盼至終能解決社會問題,因為「在你們中間沒有窮人了(申命記十五:4)」實為上帝的最終心意。

註釋
1.由於我參加的兩次服務都不涉及直接口傳福音或宣講佈道,本文所討論的局限與機會也是針對「社會服務性短宣」,不一定適用於其他類型的短宣。
2.微型貸款(microfinance)跳脫施捨救濟窮人的傳統思維,改以小額貸款,讓原本無法從銀行借到錢的窮人取得開始的資本,至終能靠自己的力量還款。近年來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頗見成效,其中以孟加拉葛萊敏銀行(Grameen Bank)創辦人尤努斯(Muhammad Yunus)於二○○六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最為著名。
3.「短宣隊可以帶來人力(幫手)」是另一種常見的思考。然而,在信仰自由的非敏感地區,外界奉獻金錢,讓機構直接在當地雇用更多人手,或補助原有同工,可能更符合效益考量。
4.更多討論參閱“When Helping Hurts: How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out Hurting the Poor and Yourself ”(暫譯:《當幫助帶來傷害:如何打擊貧窮而不傷害窮人與自己》), Moody Publishers, Chicago, IL, USA, 2009。兩位基督徒作者分別為Steve Borbett(實務工作者)與Brian Fikkert(發展經濟學者)。

(作者為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生,本文轉載自《基督教論壇報》)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