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79期】2012年9-10月出刊

本期目錄:
花火治國下的人民苦痛

別傷心,我也不在那裡面——淺論企業與教會的社會責任

再思寬恕與復和

職場聖召

你們將這事作在我身上

雙城恩怨

奇妙的神人之愛

 
 

曠野藝文 /雙城恩怨

◆黃友玲

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有人這樣說: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Life is dear, Love is dearer, For liberty, Both can be given up!)
這是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Petofi Sandor,1823∼1849年)所寫的,1849年7月31日,他在瑟克什堡大血戰中對抗沙俄軍隊時慨然犧牲,死時年僅26歲。

但在《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這本書裡,有一個人,他以昂貴的代價改寫了這句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愛人故,兩者皆可拋。」他,為了成全別人的幸福,犧牲自己的性命,這樣的情操與胸懷實在令人敬佩。是的,自由是貴重的,但當我們能夠胸懷他人的幸福時,我們就已經超越了一切人間的標準。

一生坎坷的狄更斯

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小說家,也是十九世紀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對英國文學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他生活在英國由半封建社會邁向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他的作品深刻地描寫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眾生相,猛烈地抨擊各種醜惡的社會現象,對低下階層人民的苦難總是心懷憐憫。
狄更斯於1812年出生於英國樸次茅斯,父親是海軍職員,狄更斯在家裡排行老二。狄更斯五歲時全家遷居占松(Chatham),十歲時又搬到康登鎮(Camden Town,今屬倫敦)。

狄更斯早年家境還算小康,小時候的他還曾經在一所私立學校接受過一段時間的教育,但是由於父母花費無度,不善理財,終告破產。狄更斯十二歲時,他的父親就因債臺高築而鋃鐺入獄,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全家人隨著父親遷到牢房一起居住,狄更斯也在這時被送到倫敦一家鞋油場當學徒,小小年紀就吃盡苦頭,每天必須工作十個小時以上。

也正因為狄更斯備嚐艱辛、經歷坎坷的人生,使得他的作品特別關注低下階層的民生疾苦,他的小說《塊肉餘生路》某些情節就像描述他自己。
後來他的父親繼承了一筆遺產,家裡經濟狀況才有所好轉,狄更斯也才有機會重新回到學校。十五歲時他從威靈頓學院畢業,隨後進入一家律師行工作,後來又轉入報館,成為一名記者。總體說來,狄更斯並沒有接受太多正規教育,他的成功是自學來的。

狄更斯一生著作等身,包括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以及雜文、遊記、戲劇、小品等。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品《艱難時代》(出版於1854),以及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作品《雙城記》(出版於1859)。
1843年他出版了《小氣財神》(又翻譯為「聖誕頌歌」),這部作品引起極大的迴響,可以說是他的聖誕故事系列之第一部。
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也是一位天才表演家,他將所謂的「作品朗讀會」,改編成為「獨角戲劇表演」。從1853年12月,直到他過世,十餘年間,狄更斯「戲劇表演朗讀會」行遍大西洋兩岸,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腦溢血與世長辭,去世後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詩人角落,後人在他的墓碑上如此寫道:
「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讓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作家。」

雙城恩怨

《雙城記》是狄更斯所寫的一部描述法國大革命時代的長篇歷史小說,情節感人肺腑,歷世歷代以來一直是世界文學經典名著中的經典。
《雙城記》揭露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群眾的重重苦難,以及當時法國大革命時代的悲劇現場。「雙城」指的是當時的巴黎與倫敦,全書透過法國革命中一個家庭的遭遇,描寫了法國貴族如何殘害百姓,人民心中長期積壓對貴族的刻骨仇恨,終而導致不可避免的法國大革命。

全書從1775年12月寫起,故事一開始,在法國巴黎,曼奈特醫生(Dr. Alexandre Manette)被埃弗爾蒙德(Evremonde)侯爵兄弟強迫出診,他看到一對夫妻氣絕的慘狀,侯爵兄弟見色起淫意,最後殘暴地殺害了他們。
曼奈特寫信向國王告發,不幸這封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他們立刻將曼奈特醫生以政治犯身分關進巴士底監獄,兩年後,曼奈特的妻子抑鬱以終,女兒露西.曼奈特(Lucie Manette)被好友勞雷(Lorry)接到倫敦撫養。
曼奈特醫生在監獄中渡過了漫長的十八年之後被釋放,他以前的僕人德法奇(Ernest Defarge)收留了他,安置在他開的酒店樓上,事實上那家酒店即是革命活動的聯絡站,他的妻子將法國貴族的暴行一一記錄在她貼身的圍巾上。

後來曼奈特的女兒露西接父親到英國倫敦居住,途中巧遇埃弗爾蒙德侯爵的姪子查爾斯.丹尼(Charles Darney)。丹尼雖然是法國貴族,但他對其家族壓迫人民的行為感到極度不滿,因此寧願放棄一切,一人在倫敦謀生,是一名法語教師。

雪尼.卡登(Sydney Carton)是一位才華洋溢卻憤世嫉俗的英國律師。他和丹尼同時愛上了露西.曼奈特,但露西卻心屬丹尼,後來兩人在曼奈特醫生同意下結婚。
期間,丹尼的叔父埃弗爾蒙德侯爵因為壓死農夫的小孩,夜間被孩子的父親一刀殺死。不久,法國大革命爆發,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監獄,已經繼承家業的丹尼為保護舊日的管家,冒險趕回時局紛亂的巴黎,誰料,他一到巴黎就立刻被捕入獄。

得知消息後,露西與曼奈特醫生也一起趕到巴黎,曼奈特醫生利用其老政治犯的威望拯救被囚禁的丹尼,雖然丹尼重獲自由,但是很快又被人檢舉而重新入獄,那位檢舉人竟然就是曾經幫助過曼奈特醫生的德法奇夫人,她一心只想復仇,非置埃弗爾蒙德侯爵的族人於死地不可。

在法庭上,德法奇夫人遞交了關鍵性的證據,那就是曼奈特醫生在獄中所寫的血書,那點點滴滴以血和淚寫下的內容,檢舉的正是埃弗爾蒙德家族(丹尼的家族)的醜聞事件,法官因著這份血書判處丹尼死刑。

這時一直愛慕著露西的卡頓也來到巴黎,為了幫助心上人的愛人,他事先安排丹尼一家得以逃出法國的行程,然後利用人脈買通獄卒,潛入監獄,用藥將丹尼迷昏,利用他倆長相相似的特點,矇騙獄卒,讓獄卒抬出丹尼,他自己則頂替丹尼留在監獄,等候次日清晨的死刑。整部小說揉合文學情節與歷史背景,交織穿插著冤獄、恩情與復仇,結構完整,高潮迭起,極具張力。
狄更斯選取法國大革命的史料,捕捉時代的氣氛,描寫法國大革命前緊張的局勢,巴士底監獄被攻克的情景皆栩栩如生,當時激烈派革命黨人報仇的腥風血雨披天蓋地而來,每天必送120人上斷頭臺;作者透過故事中的人物,呼籲當時的英國社會和民眾:暴政只會引起暴力,流血只會造成更多的流血,冤冤相報何時了,只有仁愛之心才能挽救浩劫。

愛就是給對方幸福

卡登是書中最具魅力也最具複雜性的角色。他頹廢、消極,即使才華洋溢、一表人才,卻選擇浪蕩過活。但是,當他遇見露西,在一個聖誕夜與她同往教堂之後,他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意義乃在於「愛」,對他而言,這是極大的衝擊,在此之前的他常在酒店消磨時光,總是喝得酩酊大醉才回家,儘管後來他未能與露西結婚,但他卻依然深深地愛著她。
就在露西的生命遭逢最劇烈的挑戰,丹尼即將被處死之際,卡登毅然決然做了一個意義重大的決定,那就是代替丹尼上斷頭台,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另一個人的性命,犧牲自己的幸福換回一個家庭的幸福,因為卡登知道:「愛就是給對方幸福」。

當卡登這樣決定時,他竟然覺得那是他人生中最有意義的舉動。在他即將上斷頭台時,他心裡想著的是:「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因此他確定:「我現在做的遠比我過去所做的一切都美好;我即將獲得的休息遠比我過去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就是這個堅定的信念使他視死如歸,當鋒利的刀韌高舉,群眾瘋狂的叫喊暫歇時,全巴黎的人都說,那張臉是他們在斷頭台上從未見過的,那是一張非常非常寧靜的臉!

有人甚至說:
「卡登崇高的神情就像是天使一般光輝燦爛!」

法國大革命是人類史上一個血的記號。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透過貴族與平民之間的仇恨衝突,剴切呼籲:鮮血無法洗去仇恨,報復也不能使親人死而復生,唯有愛——唯有愛才能夠扭轉人間的悲劇。
(作者為作家、廣播人)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