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85期】2013年9-10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3年9-10年出刊
本期目錄:

島國如此多難,引無數人民盡傷感──從洪仲丘等一連串事件談起

呼喚公義的伴奏──〈你敢有聽咱的歌〉的填詞創作歷程

按真理有所為、有所不為──「洪仲丘」事件的省思

與馬總統談核安的一封信

當新教宗遇見了窮人方濟

兩岸三地「天國心」與「信仰情」序

宗教統戰與木馬屠城

 

曠野書香 / 兩岸三地「天國心」與「信仰情」序

◆李錦洪

一個人的身分常與其職業和成就掛勾,仿如人生寄碇,不斷轉移航站,但最後每多回歸起點,回復簡單的真我。
在新聞傳播和基督教文字工作轉到這個年頭,我常用如下的台詞去介紹自己︰一個資深傳播人、一個自由傳道人、一個快樂讀書人。在這三重身分中,最吃得開的是第一種,最重視的是第二種,而最享受的是第三種。

生涯規劃可以自由進退,國家民族與膚色血緣卻不容選擇,像我這一代生在香港的戰後嬰兒,在殖民地的文化土壤氛圍中成長,經歷九七回歸的陣痛,進入港人治港的歷史新篇,如何確認自己的身分?單是香港的中國人和中國的香港人,已有不同的詮釋,比起在出入境表格上填報的國籍複雜得多。加上曾經在台灣四年的大學時光,對一九四九年以後的歷史有更深的體驗與感受,兩岸三地不是地理名詞,乃是血脈相連,憂戚與共的生命機體。

大半生投入的新聞工作,益使我比一般香港人背負更實在的歷史感,期許著自己筆下的報導和評論,都成為時代的見證,多年之後觀看,仍能感受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一個傳播人眼中變化的中港台。

信仰問題既關乎個人的精神關懷,心靈向度,也涉及社會的價值規範,公權力運用的基本內涵,當代中國人出現的信仰焦慮,既因傳統道德的失落,也有理想的幻滅,陷入物慾和拜金主義的泥沼中,信仰成了超拔的力量。
我常以「基督徒的常識份子」自居,對「常」字的解讀是「恆常充電,歷久常新」,是一種動態的知識,基督信仰成了心中永恆的信念和價值,一切知識經過濾而催生文字,透過文字而呼喚他人心靈,而非作為傲視旁人的資本。信仰情與天國心,是我洞悉生命現象的眼光。

與《曠野雜誌》兼「雅歌出版社」發行人蘇南洲的認識,真如在荒野中兩個獨行人的相遇相知,多年來的無言契合與有形協作,成為彼此最大的鼓勵。能夠在南洲的主動策劃下,將以香港為本位的《時代論壇週報》不同的文章交「雅歌」結集出版,既冒險,也進取,我們都深信,今次文化板塊的結合,並非偶然,也非市場,而是在主內成為一體,共創天國事業的新里程。

將已出版的文章結集,本屬輕鬆愉快的編輯工作,我先將同「血型」的文章歸類,稍作編排,再交「雅歌」的總編輯彭海瑩檢視,本以為稍加修飾,略除砂石即可,過程中卻發現原來有不少「港式中文」與「港式文化」是台灣讀者難以理解的,必須轉化為純正的中文,至於不宜改動的專用詞彙,就以註釋說明,往來過程比想像中瑣碎阻滯,卻教我這個靠中文吃飯的「香港仔」又上了一課,要打通兩岸三地,莫以為書同文就可以,乃知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文字的表達尚須調整,思想的溝通豈不更甚?但願這些努力和付出,讓今次文化板塊作無縫的結合。

(作者為香港基督教《時代論壇》社長)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