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88期】2014年3-4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4年3-4年出刊
本期目錄:

許下一代有個光明的未來

順從或不順從?這是個宣教課題!──《公民抗命與佔領中環》讀後感

由繁華富貴到與主合一──聖方濟的生命之旅

數大便是美!?

你從古拉格歸來──致索忍尼辛

矛盾糾結裡的一抹暖色──陳映真小說〈賀大哥〉的一個切面

打開天窗說亮話

一位平信徒的反訴
 


 

曠野論壇順從或不順從?這是個宣教課題!
──《公民抗命與佔領中環》讀後感

◆潘秋郎

最近聽到社會上有人提出「公民不順從」(civil disobedience,香港譯「公民抗命」),勾起許多回憶。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是十幾年前剛到美國進修的時候,在神學院倫理學的課堂上。那時完全無頭緒,聽著老師、同學在談論梭羅的抗稅、印度甘地的不合作運動,以及金恩的人權運動,一開始的直覺是:那是美國吧!

隨著課程的進行慢慢地進入況狀,所謂「公民抗命」的思想泉源其實是耶穌的教訓與榜樣。也就是說,是基於對上帝的忠誠,為了無虧的良心,不願意效法這世界的模式,而對周遭世界權力運作方式的一種回應。所以,作為公民的基督徒是否順從政府是一種倫理的抉擇,而此項行動在所處社會中自然會引發不同的反應,使人對基督徒存在的意義做出評價。

福音的公共性格
香港基督徒對於時代脈動與議題的掌握與回應,一向比台灣教會認真且深入,這一回為香港特區首長普選一再延遲而發起「七一佔領中環」運動,迅速在教會內部引發熱烈討論,正反兩面意見交鋒,火花四射、好不精彩。
反觀台灣自詡為持守純正福音信仰的教會,熱心追求信仰的敬虔,也願意委身於宣教,然而對於宣教與倫理議題,多從微觀角度來考察,關注個人行為、家庭價值與人際關係,卻少從宏觀角度察驗社會結構上的諸多議題,對於許多公共議題視而不見,或以「政教分離」為由,主張「教會內不談政治」。結果是倫理思維貧瘠、宣教策略無章,毋寧令人失望。

其實政教分離是指政府與教會是二個不同群體,不可混淆,但政治乃公共事務,宗教信徒無從逃避。既然相信基督統管萬有,是世界上一切看得見與看不見領域的主宰,就不能抱持「教會內不談政治」這種政治學上的無神論,好似基督不臨在。基督徒之敬虔絕非所謂「私領域」的精神寄託,或僅止於自鳴清高心態在教堂四面牆內享受上帝同在的良好感覺,這樣的信仰其實純屬想像。我們需要合宜的政治神學,基於聖經的教訓,從基督教信仰立場探討「公共事務」,以及教會的角色等等議題。

政府的神學地位
一般說來,基督教對於教會與政府關係的討論,不脫某種形式的「二國論」。路德在《論世俗的權力》裡主張上帝的國與世上的國二個國度觀,而教會與政府是上帝統治世界的二種不同制度、都是出於上帝,二者互不相干,但相輔相成:政府的權力是上帝所設立的,為的是刑罰罪惡、維護社會秩序,但僅止於外表的生活和屬世的國。這領域內基督徒必須因愛心而服從政府,個人應忍受不義。但在信仰的範疇,是教會憑藉上帝的話防止異端、說服良心。路德把信仰生活分割成二部分,對政府的態度也很曖昧,可能是因為路德一方面被(皇帝)政府通緝,另一方面也受(諸侯)政府保護。

加爾文在《論政府》裡說:「政府乃是為我們活在世上所設立的,為要維持對神的外表崇拜,保存純正的教義,維護教會的組織,並約束人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的要求,彼此和睦,維持治安。」加爾文將政府權柄在教會之上,為後世神權政治立下神學根基。他這樣的主張是根據他對羅馬書13:1的詮釋:「『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乃是將一切權柄都包含在內,甚至包括最不為人所滿意的專制政權在內。」

許多台灣教會對政府的態度與加爾文當初所說的非常類似,根據「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這一句話,主張基督徒應該無條件順從政府,甚至將「在上有權柄的」上綱到泛指一切在社會組織中佔有領導職務的人,說是牧師對會友有權柄、丈夫是妻子的權柄、上司是下屬的權柄,甚至小組長是小組員的權柄,灌輸「不順服權柄就是不順服神」這種奴役思想。
基督徒應該無條件順從政府嗎?請先想想以下某位香港基督徒的提問:「若中共要出兵打台灣,中國、香港的基督徒是否應該支持?」羅馬書13章的意思如果真是這樣,保羅自己就不會去上告該撒,而基督徒也不應上街頭去要求政府修或不修改法律了。

有一種「惡魔」叫威權
當年羅馬帝國司法系統相對公義,還能賞善罰惡、維持社會次序,所以「人人當順從」,包括基督徒。況且,當年基督教會還太弱小,根本禁不起帝國的摧殘。保羅接著話鋒一轉說「權柄出於神」,卻顛覆了羅馬「該撒至上」的帝國思維,將皇帝的權柄置於上帝之下,這種思想是革命性的。保羅的教訓是在說:要有條件地順從政府,不要在繳稅這種小事上作無謂的抗爭,使基督徒可以平安度日,福音的見證不被曲解。但羅馬書13章並不討論當政府不公義時,基督徒該如何應對。保羅對政府的態度得參考其他經文。

在以弗所6:10-20、歌羅西1:16, 2:8-10, 15、 提摩太前書2:2、 提多3:1這些經文裡,保羅提到基督徒與「執政、掌權者」的「屬靈戰爭」。在以弗所書保羅說放膽傳講耶穌的福音就是在與這些執政掌權者鬥爭,歌羅西書論到耶穌在十字架上將執政掌權的擄來,並顯明給眾人看。眾人在十字架上看到什麼?沒看到一隻隻的魔鬼,倒是彼拉多、猶太公會的惡行暴露出來,讓人明白那個罪惡結構的不公不義,正受上帝的審判(參考使徒行傳第二章彼得的講道)。

綜觀這些經文,這些非肉眼能見、強而有力卻是作惡的「執政掌權者」比較恰當的解釋,是指人類社會的權力結構。啟示錄13章更以「獸」拐彎抹角地批判「帝國」。所以,政府是聖經中墮落的「權勢」(powers)的一部分,人類社會結構之一,也是基督要瓦解的對象。保羅提醒我們,有一種惡魔叫做「威權」,耶穌自己就是死於政治考量下的不公平司法審判,而且是有輿論支持的。

今日面對PLME(政治+法律+媒體+經濟)合體怪獸,多數人民又長久習慣於當順民,對於權力結構之惡缺乏批判的時代,教會對於政府以及權力結構要更心存疑慮、恐懼戰兢,小心地維持著批判的距離。

信仰的顛覆本質
保羅對於政府的態度不是特例,彼得的教訓也類似,當年教會的基調都是如此,這可以從信仰告白看出來。「耶穌是主」大概是基督教最早的信仰告白,是從當年羅馬帝國效忠誓詞「該撒是主」轉借過來的, 帶著強烈的政治含意。若有人受洗禮歸信耶穌基督,宣誓唯有「耶穌是主」時,就已經是「公民抗命」了──「耶穌是主」意味著「該撒不是主」,背棄了對羅馬帝國的忠誠。

基督徒何以甘冒大不諱,不使用別的用語當信仰告白,偏要把皇帝除名了?因為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初代信徒心知肚明,一信耶穌時就已做好為義受逼迫的準備。若是基督徒已經「背起十字架」,以受苦的心志為兵器,PLME怪獸又能奈他何?畢竟,被殺的羔羊已經作王了。

反省在社會公義上的虧欠
台灣最近有許多執政掌權者的惡被暴露出來,引發極大民怨,然而,多數教會竟然沒有聲音,沒有為那些被摀住嘴的社會性啞巴開口,反倒是非基督徒在提倡「公民不順從」,為了那些被剝削、受欺壓的黎民百姓伸張正義,甚至願意承擔司法起訴的後果,實在令人羞愧呀!

感謝〈雅歌出版社〉出版《公民抗命與佔領中環》,記錄香港基督徒在此一歷史時刻的信仰見證,不僅針對體制性不公義提出批評,且有願意付代價的心志採取矯正性行動,敝人深深感佩這些前輩的道德勇氣。台灣教會呢?至少得研究「公義使邦國高舉」的為何(Why)與如何(How)吧。本書的出版勉強算沒讓台灣基督徒缺席。行文至此,更深體會主禱文的深意與寶貴:願上帝國降臨、免我們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求主垂憐。
(作者為牧師,美國三一神學院宣教學博士)

《公民抗命與佔領中環》〈雅歌出版社〉出版,每本定價380元,電洽(02)23635616#22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