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88期】2014年3-4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4年3-4年出刊
本期目錄:

許下一代有個光明的未來

順從或不順從?這是個宣教課題!──《公民抗命與佔領中環》讀後感

由繁華富貴到與主合一──聖方濟的生命之旅

數大便是美!?

你從古拉格歸來──致索忍尼辛

矛盾糾結裡的一抹暖色──陳映真小說〈賀大哥〉的一個切面

打開天窗說亮話

一位平信徒的反訴
 

曠野藝文 / 矛盾糾結裡的一抹暖色
──陳映真小說〈賀大哥〉的一個切面

◆ 陳良哲


〈賀大哥〉,陳映真出獄後的第一篇小說,以梅萊村大屠殺事件作為素材加以發揮。賀大哥藉由一個新的人格,來到台灣,自食其力從事家教工作,並到天主教的小兒痲痺復健所作義務服務,藉此忘卻過往,救贖己身。參與學校慈惠社的小曹,隨著社團到復健所服務而認識賀大哥。小曹帶著對賀大哥的欽慕之情,請賀大哥作為自己的家教而開啟一段知識的啟蒙之旅。經賀大哥引介,小曹閱讀了無政府主義的材料,認識到普希金、克魯泡特金與屠格涅夫與對應的鉅大的社會變革年代,也讀完了《美國的軍事.產業複合體及諸問題》。

於此同時,賀大哥受到家裡找來的私家偵探的刺激,成為精神病遊民而被衛生單位送到醫院,經查證身分後驚動兩國中低外事官員,合力將賀大哥送回美國。小曹則是在護士長好友的協助下,得以閱讀賀大哥的過往病歷,才知道賀大哥本名是Mike H. Chalk,是一個參與梅萊村大屠殺事件的越戰退役軍人。他的病歷,也正記錄著美軍在越南的惡行。讀完病歷的小曹最終像是「向著一片絢燦無比的燦爛開了眼」,也意識自己因著這些認識,與那些幸福、快樂地來往著的同學們已非同一代人了……。

愛人不應只是信徒的事

賀大哥的形象非常正面,「流露出一種發自內心極深之處的愛的光芒」,「真是有一顆基督的心」,這樣的賀大哥,成為小曹的重要啟蒙者。小曹能意識到「愛心」在自己的服務性社團裡成為冗濫的套語,正是賀大哥讓她重新認識「美麗」、「幸福」和「愛」等辭語,原來是帶有希望,有著鼓舞人們的新的含意。

賀大哥這故事像是表達著小說家對基督教的矛盾糾結:他不否定愛人的宗教善行,但又強調僅僅如此是不夠的;並且,這個愛人的實踐是極其重要的,它有可能促成未來新世界的實現。就像賀大哥對小曹的鼓勵與啟蒙是令人動容的,尤其是他對於作為人類大河裡的一滴的自覺,一種帶有近似基督教的無條件的愛與未來新世界的期待。但講述這起來挺像召喚人們委身理想的感人勉勵,卻又同時否定愛人只能是教徒的事,否則,這個世界將已不是人的世界。

就像葛修女雖欽佩賀大哥的善行善心,認為賀大哥是具有基督心的人,但當她為了賀大哥被送到醫院而電告小曹時,同時也顯得她並不理解賀大哥的現況與過往,儘管賀大哥在這間天主教辦的小兒痲痺復健所服務已有相當時日,葛修女與院內其他修女也只是擔憂著禱告著,卻沒有像小曹那樣的動力去探尋真相。

反倒是小曹,急急趕去醫院探視,有動力也有能力去理解賀大哥。在醫院擔任護士長的中學同學謝紹美的幫忙下,看到賀大哥的病歷,認識了那個曾參與梅萊村屠殺事件的士兵麥克.H.邱克:賀大哥的「真正身分」,那個精神病人邱克。

賀大哥原是病人邱克

對小曹來說,賀大哥不再是個雲端聖人,而是個跌落地面且令人憐惜的精神病人,小曹甚至藉由賀大哥(或者說是邱克)精神病的治療檔案裡,更進一步地理解到當代惡行對於人的殘害:無論是對槍下的死難者,或是對於士兵們的精神殘害。

這個病,起於現存帝國對外擴張自以為義對抗它者的越南戰爭。儘管這個戰爭對於支持它的人來說,本是要對抗邪惡它者,卻在殺戮的過程裡反過頭因著恐懼它者而吞噬自我,最終使自身成為殺人機器。包括邱克在內,陷於越戰的美國士兵們,縱使知道平民無辜,還是「對她做了那件事」,還是拿槍對他們掃射。

從越南回到美國的邱克,儘管在大學時期已經放棄基督信仰,但對於自己犯下滔天罪行,受到良心譴責的他,還是請求母親代為企求天主的原諒。但那家境優渥又精明幹練、每週上教堂的邱克母親卻安慰著他,說「那是反戰分子的陰謀,歷史上的戰爭都在殺人,為什麼美國做的就特別可怕?她說,那是共產黨的謠言」。沒有出口沒有救贖可尋,成為退役士兵的夢魘,受不了良心的譴責,終究是發瘋了,人格分裂了,被送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從病歷我們可以看到,治療中的邱克剪下一則報導,這是封信件,並說這就像是他寫得一樣: 「[……]他們看到有個女的在田裡做活兒。他們開槍打她,[……]連遇見不懂事的小孩子,也一個不剩地撂倒在地上。啊啊,為什麼一定要發生這樣的事情啊。他們全是好端端的人,[……]可就在那一會兒,他們全變成了禽獸,爸。那是明目昭彰的殺人啊,爸。[……]我對同伴的信賴心已經完全崩潰了。[……]爸,正如你所相信的:在這一切事的背後,有一個原因。並且,如果我這樣面向試煉前行,是上帝的旨意,那麼,這旨意行於那高速公路邊的我家,就不如行在這裡的土地上。」

疑惑裡的一抹暖色

基督徒總說萬物皆有上帝旨意,但面對這般悲劇總難理解上帝的考量為何。小說家在這裡借一篇剪報,直言這樣的困惑:為什麼?這背後的上帝的旨意是什麼呢?如果我們相信這一切皆有上帝的意旨,那麼誰能給解釋為什麼這樣的事情不是發生在美國的某處社區,而是在越南,在美萊村?為什麼這些平常人,到了戰場就成了殺人機器呢?基督信仰對這些事情又該如何看待?
這也是陳映真的疑惑,如同賀大哥一樣,即便保持距離,即便自己宣告放棄,但他幼時的基督信仰依舊是自己無法全然割捨的一種世界觀。面對美國在越南的這般惡行,吾人又該如何理解上帝的旨意,小說家陳映真總是對此感到困惑不解,對此不滿加以抨擊。

小說情節展現著他的矛盾。一如賀大哥與小曹投身於復健所的服務工作,恰恰是這類宗教善行,讓想要進行社會服務的無政府主義者賀大哥,能有機會自覺地在此實踐他的信念與服務,且和小曹這樣一般的大學生透過服務他人而相互認識,儘管小曹原先只是帶著混雜著嬉鬧與奉獻的心態,卻仍可以在這樣的機制裡認識賀大哥,從而見識到一個新的世界。宗教善行在這裡成為一種改造人心進行啟蒙的機會,若能伴隨像賀大哥這類對既有體制保持批判的異議者的話。

這或許正是陳映真面對宗教時的矛盾糾結。就理解世界來說,信仰有其矛盾與阻礙,總是認為萬事皆有上帝旨意的基督徒,該如何理解這世界的悲慘的一面?這些悲慘事件為什麼總是行在他國,而非自身國境?這也是上帝的旨意嗎?我們又該如何想像上帝旨意?再者,在帝國擴張過程中對於他國平民的虐殺,對於自身士兵子弟的人格扭曲,基督徒無力理解,也無力阻止,更多地是屈從於背後那個國家巨人的觀點說法,一如邱克之母。

儘管有這些質疑,但他並未否定宗教善行,儘管善行總有其局限,卻讓弱者得以被扶持護佑,讓良善的人性價值被彰顯。左翼賀大哥參與宗教善行,更讓小曹這般青年學子,得以受其啟蒙,承接其理想繼續向前。宗教信仰與其善行的局限雖令人感到困頓糾結,但小曹與賀大哥的相會,像是一抹暖色,使我們看見些許希望,也看見理想火種得以被傳遞的可能。
(作者現為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陳映真的心靈世界
雅歌出版社出版,每本定價220元

請來電(02)2363-5616 ext 22洽詢,或劃撥1359-5242基文社郵購:《曲扭的鏡子──陳映真的心靈世界》,深入了解陳映真的人格與文格。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