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90期】2014年7-8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4年7-8年出刊
本期目錄:

吞下哀愁,保住美麗,迎向陽光

化解污名,重拾社會互信

「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

誰是「自己人」

揭開依法行政背後的無思極惡

我的信心之旅

修建巴比塔,通往古拉格?

打開天窗/香港《突破書誌》同工訪台感言
 


誰來關心「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
──從大埔張藥房事件看到當代的拿伯悲劇重演

◆許博任

2013年8月18日上午,我帶著忐忑的心情進辦公室,深怕電話或者臉書傳來噩耗。因為這天的凌晨,竹南友人已經傳來大埔張藥房老闆張森文大哥失蹤的訊息。整個上午我只能枯坐在電腦前焦慮地等待,希望只是虛驚一場。近午,同事S的電話響起,她面色凝重地說了句:「找到了。」我們默默收起行李,南下協助處理後事,之後便是一連串的難過與不捨。

張森文的抵抗與悲嘆

在我眼裡,張森文並不是懦弱的人。2010與2011年夏天,他兩度與全台上千受政府圈地所苦的農民夜宿凱道,促使2011年底土地徵收條例小幅修正。儘管生性害羞、不擅言詞,張森文仍四處分享他的抗爭經驗給其他被徵收戶。他就如列王紀裡的拿伯,面對國家強權的全面壓迫,他仍勉力抵抗,拒不出賣他的產業。

但國家暴力的陰影實在過於巨大,自2010年發生苗栗縣府派警察、怪手強行進入大埔居民的田裡,剷除即將收割的稻子的暴行後,張森文夫婦就一直處於隨時會被政府迫害的陰影裡。加上鄰里間「坐地起價」的閒言不斷,劣紳土豪亦持續若有似無的恫嚇,他們夫婦倆因此受長期的憂鬱症所擾。最後縣府以卑劣手段突襲強拆他們的家園後,張大哥終於承受不住打擊,走上絕路。

我到底犯了什麼罪? 政府怎麼會這樣對我?

大埔張藥房的遭遇,是當代的拿伯悲劇。台灣還有無數個像張森文一樣的拿伯,正面臨當代亞哈王無止盡的追逼。各級政府因著自身財政的需要,勾結地方土地投機勢力,正在台灣各地持續大舉徵收人民土地,越有炒作潛力的土地,越容易發生土地徵收。

在我曾協助的個案裡,像張森文大哥這樣,碰到兩次、甚至是三次以上,被徵收的居民,不在少數。張森文生前常問:「我到底犯了什麼罪?政府怎麼會這樣對我?」這樣的悲嘆,正是全台許多懷璧其罪的被徵收戶的共同心聲。

政府帶頭圈地炒地,禍哉!

先知書曾以「禍哉!那些以房接房,以地連地,以致不留餘地的,只顧自己獨居境內。」(賽五8)等預言,抨擊當時猶太權貴吞吃弱者土地的惡行,也警告猶太人繼續如此沉淪,將有大禍。今日台灣圈地橫行所造成的景況,也好似先知書所預示的,即將大難臨頭。

依監察院審計部2009年統計,全台待租售的工業區與科學園區面積,荒廢閒置的產業用地高達14,276公頃。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住宅普查數據則顯示,全台空屋率高達19.4%;而內政部營建署統計的都市計畫人口數已超出現況人口數700萬人以上,在在顯示我們的都市及產業發展用地都已供過於求。但政府仍持續以開發科學園區、都市計畫區等名義廣徵民地。

在都市及產業發展早已飽和的情況下,土地開發宣稱可帶來的產值與發展,已無法兌現,導致科學園區沒有廠商進駐,形成蚊子園區,新市鎮沒有實際的人口成長,形成鬼城一片。唯一改變的只有居民被迫離開先祖土地,原本從事糧食生產的農地,變成荒蕪的住商或產業用地。

政府政策變相鼓勵土地投機, 打壓產業升級

除了帶頭圈地外,政府亦以降低土地稅率、放寬土地使用管制,以及提供大量低利的優惠貸款等政策,為土地投機推波助瀾,吸引大量一般民眾的小額資本進入土地部門,使炒房炒地成為全民遊戲。

土地投機風氣盛行的結果,1997年至2013年間,房屋及建築相關貸款餘額不斷成長,目前已占國內銀行總放款比重的三成,占GDP比重更已超過五成以上。換言之,我們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土地炒作,而不是投資實業生產。
產業資本大規模地投入房地產部門,例如台中市近年推動大規模的自辦與公辦市地重劃案,其中就有製鞋大廠寶成,以及冷凍肉品切割大廠裕國等傳統產業資本投入。來自工運現場的朋友也證實,許多製造業的老闆已不再更新設備,補足人事,而把資金挪去炒房,桃園某食品大廠甚至有廠長遇缺不補的情事發生。

政府「拼經濟」是假,「打經濟」是真

資本流向土地炒作,對整體經濟的負面影響是全面性的。資金不投入技術、設備更新將導致生產力無法提升,產業成長將停滯不前。
對於受薪階級而言,資本家無心本業,壓低人事成本的結果,將導致受薪階級薪資水準停滯甚且倒退,或是人力緊縮以致勞動條件惡化;同時資本流入土地部門,墊高地價與房價,又將使受薪階級面對高房價、居住成本提高的惡劣處境,形同受到勞動與居住的「雙重剝削」。而薪資倒退、房價高漲,將使得消費緊縮、需求減少,使得整體經濟陷入長期衰退的惡性循環。

人民當奮起挽狂瀾

今日台灣已經出現數個鬼城,若是夜晚經過淡海新市鎮、林口、三峽、南崁等炒房熱區,就會看見一堆外表美輪美奐的社區大樓,晚上卻沒有幾間燈火。好似以賽書所諭示的末日景象:「我耳聞萬軍之耶和華說:必有許多又大又美的房屋成為荒涼,無人居住。」(賽五8)災禍顯然已近,人民要力挽狂瀾。
但在現代版的拿伯悲劇中,人人都可能是拿伯,都受炒房炒地的惡果影響,卻又人人可能成為亞哈王的幫兇,都有加入土地投機遊戲的機會,要在加害人與被害者界線模糊的今日,開出一條反圈地炒地的戰線,實屬不易。

老拿伯已經離去,剩下就是我們的事了
所幸目前已有諸多反圈地行動者挺身而出,力抗惟利是圖的投機邏輯。他們不僅不出賣自己的產業,更著手進行農地復耕、生態復育等多元實踐,也介入修法尋求體制改變。

目前反圈地運動的成果仍然有限,但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能堅定向前。我至今還記得那個與張森文大哥夜宿行政院後街的上午,那是一個經歷整夜大雨終於放晴的清晨,張大哥神采奕奕地做著伸展操,一邊說道:「今天是我退休生效的第一天,枷鎖已經解開了,我要好好地跟這個政府拼了。」如今老拿伯已經放下世間的羈絆離去,剩下就是我們的事了。

(作者為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台大城鄉所碩士)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