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91期】2014年9-11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4年9-10年出刊
本期目錄:

何將幻夢苦蒼生

居住與資產重新分配之正義

以巴衝突如何解?

德國能,台灣能嗎?

土地是屬靈的溫度計

浙江省強拆十字架事件

在死亡邊緣體會生

打開天窗
 



 

誰來關心土地是屬靈的溫度計
──從桃園航空城計畫的土地炒作談起

◆許博任

7月29日是台灣史上最大規模區段徵收的桃園航空城計畫,在重重爭議中通過營建署都市計畫審議的日子。這天會場外除了反對開發徵收的居民聚集抗議外,也有一群居民到場支持航空城計畫,雙方隔著營建署大門對峙、叫陣。贊成方的聲勢略勝一籌,正反雙方人數差不多,但反對方居民發言時,每每被正方以高功率喇叭放送「我愛航空城、航空城愛我」的口號蓋過。

正反居民中,不少人是來自於當地人稱為「兩河流域」的三塊厝地區。原來,三塊厝地區大部分是曾辦理農地重劃的特定農業區,屬於優良農地,加上有不少居民反對徵收,相關單位也認為此區沒有劃入計畫的必要,因此先前的審查會議裡曾決議將兩河流域剔除於計畫範圍。但剔除決議一出,引起地方支持居民、土地仲介的反彈,大舉動員要求「兩河流域」重新劃入計畫範圍。

土地炒作撕裂鄰里

正方請來立委廖正井進場壓陣,他進場前一句「已經跟裡面協調好了」,預告了會議結論。果然大會一改先前剔除的決議,以區內居民贊成徵收比例達七成為由,將兩河流域重新納入計畫徵收範圍,但將反對居民較密集的區塊劃為農業保留區不予徵收,形成「想劃進去的進去、想出來的出來」的鬧劇。此決議凸顯都市計劃範圍,竟不是依照合理的發展需求做規劃、管制,而是地方正反居民比拳頭大小來決定。也演示為了出賣自己的產業,竟不惜搖旗吶喊要求別人的產業也一起出賣,顯見土地開發利益對社群造成多嚴重的撕裂。

航空城兩河流域並不是特例,在各種土地開發案中,鄰里的分化、對立是常態。成功保衛家園的苗栗灣寶自救會洪箱常說:「一個徵收案,至少有三成的人贊成,一成是共同持分的,一成是經濟有急用的,一成是真的很支持的。」台灣由於土地沒有單一繼承的限制,土地所有權往往相當零碎,使用人與所有權人分離的情況亦是普遍;加上社經條件、生活方式各異,對於土地的價值觀自是分殊。在一般情況下,處理土地移轉、分割通常就已經是鄰里親族間的敏感議題。遇上政府徵收的強制力,以及土地增值因素的介入,往往使社區鄰里因對於是否支持政府開發的立場差異而分化。

在政府宣布要進行土地開發的區域,土地仲介、地產商早就蜂擁而至,地價應聲飆漲。以航空城來說,計畫區內的農地交易價格不到十年即從一坪幾千元,狂飆至一坪10萬的高價。換言之出賣一公頃土地,即有上億元的暴利。對持有土地炒作入場券的地主而言,一夕致富是最真實的誘惑。能堅守「土地正義」及「家,不賣也不拆」立場者,且能有效整合鄰里親族,展開集體行動者,幾希。為了是否出賣土地,而導致夫妻失和、親族反目的故事,則時有耳聞。但武斷地譴責開發派是過於將土地炒作歸因個人,而忽略了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土地商品化」意識形態滲透人心

促成土地投機風氣的成因,不僅是具體的官商資本與有利炒作的制度,「土地商品化」的意識形態更是關鍵因素。在土地商品化意識形態的霸權下,個人的行動選擇常是偏狹、有限的,就如一位長期陪伴都更受害者的朋友說的:「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建商」。人們或多或少期待著可以透過房產交易獲利,年輕人不事生產,直接以炒房為業的也不在少數。

土地商品化強調土地的交換價值,勝於使用價值,是將土地視做可以交換牟利的商品,而不是人群安身立命的所在。批評土地商品化,並不否定一般人買房換屋,或者為了未來的空間需要,期待自己的房屋可以保值或合理增值,也不否定農人為了家族生活所需,合理地買賣土地以擴大生產規模。批評土地商品化是批評以房產交易來賺取利潤的投機行為,也是反對買得起的人才能有一席之地的社會效果,更是質疑地主不顧社會環境倫理,任意妄為的所有權至上價值觀。

應回歸聖經中的禧年本義

聖經利未記 25章23節記載:「耶和華說:『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揭示人對於土地沒有絕對的所有權,人只是蒙神恩惠有使用土地的權利而已。因此人不能認為自己「擁有」土地,而恣意買賣、破壞地土。耶和華也具體設立關於禧年及贖回土地的條例,賣出的土地至多50年就要歸回本家,原地主及其親族也有隨時贖回的權利。旨在確保土地不成為在市場間買賣的商品,不允許永久性的土地兼併及投機買賣。耶和華的意思很清楚,土地是祂賜予所有人的恩典,所有人皆有倚靠土地安身立命的平等權利,不容許有人獨占土地權利。這是神對人的要求,祂要求我們為了社群裡的每個人,負起良善使用土地的責任。

北愛爾蘭舊約聖經學家Christopher Wright(1947-)說:「經濟領域像支溫度計,顯出神和以色列人關係的屬靈溫度,也顯出神選民以色列人在社會生活上符合神要求的程度。」上帝在舊約時代為以色列人設立了與人地和好的禧年,卻從未在猶太社會中實現,猶太人也因經濟生活上的跌倒,而招災禍。

在土地商品化蔚為主流的今日,大至利益以億兆計的土地炒作,小至投資房屋轉手獲利,處處有令人在信仰上跌倒的誘惑。近來教會因土地處分,引起教會內紛爭、社會議論的爭議時有所聞。當代基督徒與眾教會,面對土地商品化的情勢如何行事?是否願意以行動支持遏止土地投機的制度變革?恐怕是基督徒無法迴避的屬靈挑戰。

(作者現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