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94期】2015年3-4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5年3-4年出刊
本期目錄:

尊嚴與身分認同

國破山河可安在?

基督徒是一群「敵佔區」給上帝發秘密電報的人

網路就能改變世界?

政府:生態完整性的受託者

在蕭泰然的音樂裡走過的歲月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打開天窗
 

曠野藝文/ 在蕭泰然的音樂裡走過的歲月

◆王貞文


「蕭泰然教授過世了,我很難過,他的每一首詩歌我都喜歡。」2月24日晚上,一位純真的音樂系畢業生給我發了這樣的訊息,那是一位盡力把蕭泰然的合唱作品都背起來的可愛年輕人。在洛杉磯擔任牧師的表哥也證實了蕭教授去世的消息。蕭泰然先生以堅強的生命意志,度過好幾次生命的危機,如今他真的卸下一切勞苦,安息了。

聽到他在異鄉的死訊,我心裡響起他為東方白的詩所譜的歌:「尚美的花」,一首充滿思鄉情懷的歌,鋼琴伴奏空靈美麗。最美麗的花說:「我無開佇Rocky,我無開佇Canyon,我只開佇你心中,你永遠思念的故鄉。」

尚美的花只開佇思念的故鄉

當我第一次接觸到蕭泰然先生的音樂,他已經因為家裡的經濟變局,移民美國。而台灣正面對著國際局勢的改變,陷入孤立、恐懼與焦慮。威權政治粉飾太平,極力壓制民間醒覺的聲音。

在教會的「聖歌隊」裡,我們唱蕭泰然的神劇「耶穌基督」裡的幾首曲子。那是 1978年左右,我是個國中生,可以開始參加青年團契與聖歌隊。這部神劇是蕭泰然先生非常早期的作品,歌詞是他的父親蕭瑞安長老由聖經當中取來的,對於耶穌基督的預言、告白與對道成肉身的神學反省。

那是非常令人震撼的、深刻的「基督論」,在浪漫的音樂當中,詞曲那麼協調地,那麼有表情地詮釋著以賽亞書、約翰福音與腓立比書當中的基督。那個受苦的僕人的形像,那個倒空自己,順服到底,死在十架上的耶穌,充滿憐憫與恩典的耶穌,透過這曲子,在我年輕的心裡扎根生長。

也是在那樣的年代,台灣的民主運動艱難地邁進,與威權相抗。甘願受苦來推倒圍牆、讓被壓迫者得釋放的耶穌,對那時年輕的我們,是多麼具有啟發性啊!但在學校裡、在教會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某些壓力,在禁制、在逼迫。教會裡有人專門寫報告,將「可疑」的言論與「可疑」的人報告給情治單位。學校警告學生們不可變得「偏激」,不許學生自由思考。綿密的監聽網絡,把人心捆得緊緊的,但是還是有人前仆後繼地發行著書籍與刊物,發出不一樣的聲音。1979年底,發生了美麗島事件,牽連很廣的逮捕與審判,更讓人感受到耶穌基督還在繼續受難。

「至好朋友就是耶穌」的音樂響起時

在美麗島事件之後的肅殺氣氛裡,我們唱著蕭泰然先生以台語聖詩「至好朋友就是耶穌」(何等恩友)所譜的詩歌。這首深受喜愛的詩歌,配上了蕭泰然先生富台灣風味的新譜旋律,以及浪漫無比的鋼琴伴奏,成為極大的安慰。在一個「朋友」相離、彼此輕賤的現實環境裡,在一個艱難困苦圍繞著台灣,民主的前途看似受阻,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至好朋友耶穌」不只是個人的良友與幫助。當那波瀾壯闊、同時激發出內心的酸楚與感恩之情的音樂響起時,有很多次,眼淚會隨著掉下來。

後來我才知道美麗島事件對海外的台灣人所帶來的衝擊。在美國的蕭泰然也與許丕龍先生合作,寫了「咱的故鄉美麗島」,「台灣人進行曲」等歌曲,因此上了國民黨政府的「黑名單」,成為無法自由歸鄉的人。他把對故鄉的思念,寫成許多動人的曲調。我最喜歡「出外人」的旋律,以小提琴如泣如訴地演出,說出許多海外台灣人的心聲。那是一種沒有地方可以為家的困頓:離開缺乏言論自由的故鄉,到異鄉追尋更好的生活,內心卻緊緊抓著夢想中的故鄉形象,在異地,始終只是個無法進入當地脈絡的異鄉人。

「耶穌召我來行天路」的熱情鼓舞

台灣的社會逐漸覺醒,願意腳踏實地耕耘奮鬥的人,在九十年代找到不少可以獻身的場域。在蕭泰然的「主啊!我情願」與「耶穌召我來行天路」詩歌的鼓舞下,我迎向神學的學習與全職的服事。但我更記得的,是那時一起唱著這些詩歌的朋友們,那些善感的、充滿理想的心靈。在歌聲裡相遇的人生路途,後來都還是要再分開,各自奔向不同的目標。只願這些詩歌也都伴著他們,走過死蔭的幽谷,心依舊澄明,依舊有著熱情。

「黑夜很漫長,之後,許多人突然發現天已經亮了,彷彿這是一件自然而不費力的事,卻不曾去問,夜裡有多少人努力,有多少血淚積聚著,多少殫精竭慮的奮鬥,才帶來那些改變。」一位曾用許多心力推動二二八平安運動的朋友,感慨地說著。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台灣社會掙扎著,由反軍人干政,到野百合運動、獨台會案、廢除刑法一百條,越來越多人不再恐懼自私,願意站出來,在不同的場域發聲。在許多人的努力下,「二二八」的禁忌終於打破了,對於1947的記憶重新打開了。被禁制許久的歷史記憶,被隱藏的深刻傷痛,發散著苦毒,呼喚著真相,也掙扎著尋求真正的平安。

1992年,民間自發性的「二二八關懷聯合會」首次在國家音樂廳舉辦「二二八紀念音樂會」,由曾道雄先生指揮演出莫札特的《安魂曲》,和好幾首蕭泰然先生的作品。這是蕭先生的作品第一次在國家音樂聽演出,在一個突破許多禁忌的特別的場合,以他的音樂來安慰受盡創傷的二二八家屬。他本人也在「二二八關懷聯合會」費心的安排下,得到資助,也突破「黑名單」的限制,得以飛回台灣,親臨這次演出。

這場音樂會之後,「二二八關懷聯合會」深感這段悲痛的台灣人歷史,需要一部台灣人自己的《安魂曲》來安慰療傷,林宗義先生特別請託蕭泰然先生為二二八作曲,蕭先生於是用了相當多的心思來構思。

《1947序曲》的平安與前進力量

在九十年代,蕭泰然先生自己也經歷著許多新的歷程,他曾在瀕死的病痛中向上帝求生命,為了要完成與二二八相關的創作:《1947序曲》。這部作品於1994年完成,1995年首演。以李敏勇先生的「愛與希望」和鄭兒玉牧師的「台灣翠青」兩首詩為骨幹,管絃、鋼琴、打擊樂與人聲交響,為台灣歷史傷痕二二八賦予聲音,那是在傷痛中尋求生機的熱烈聲音,那是在裂痕裡尋找平安與前進的力量的聲音。

風起雲湧的九十年代,處處有文化與社會運動在發展著,台灣尋找著新的路,許多理念彼此衝撞、激盪,創作的生機隨之萌芽。望春風出版社出版了「台灣情,泰然心」的CD,由蘇顯達演奏小提琴,葉綠娜伴奏。演奏者出色地詮釋著濃稠的懷鄉情感,浪漫悅耳的曲調,歌頌著台灣的盼望。我帶了好多片CD到德國去,分贈愛樂好友,也在許多談起台灣的場合播放。在安靜的夜裡,這些曲調一再迴盪,陪伴著在異鄉的我。

傳唱不絕的盼望與愛的歌

世紀轉換,台灣邁入新時代,蕭泰然先生的創作動力不減。一直以單純的心愛著台灣,愛著他所信仰的上帝的他,寫出對這片土地的頌讚,也寫著動人的詩歌與神劇。他的音樂風格也許是十九世紀末的,卻伴著二十世紀後半葉的台灣人走過威權、恐懼、盼望與愛的年代,一起走向二十一世紀。
聽著他當年在二二八音樂會當中曾演出的「大提琴協奏曲」(作品第52號),在柔媚動聽的「遊子回家」旋律中,紀念他的一生。如今,他回到他真正的、永遠的家鄉了。而他的歌,應該還可以傳唱許久。

(作者為南神教師,病假中)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