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95期】2015年5-6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5年5-6年出刊
本期目錄:

煦如冬陽、如歌行板的《見證》

挑戰與選擇:雨傘下的香港教會

微笑吧,太陽出來了──談憂鬱與自殺

如何省下核電廠?一個外行人的小研究

台灣早期宣教師群像

我們需要讓長者有善終的地方

營造高齡社會的地上天國:教會可以做甚麼努力?

伊甸愛心棧 溫暖在人間
打開天窗



 

台灣溯源台灣早期宣教師群像

◆王昭文

今年是基督教二度傳入台灣150周年,當時建立、發展至今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準備舉辦許多活動和禮拜來慶祝。在已經舉行的幾場活動中,看到了為150周年紀念所設計的主視覺圖:兩位西洋人的頭像,之間有結著果子的樹,樹根伸入台灣,最下方是有十字架的建築,最上方有白雲、彩虹和鴿子。

原來這兩位是馬雅各醫師和馬偕牧師,他們是19世紀最早在台灣南北展開宣教工作的宣教師。以兩人的圖像作為長老教會宣教150年的主要意象,根據長老教會官網的說法,意義如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最初是由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從南部,而後有馬偕博士在北部開啟宣教事工,這150年來,帶領信徒從認同進而將信仰釘根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建立教會,結出了滿滿的果實。願上主繼續保守我們眾信徒,接續信仰前輩們所完成的使命,如鴿子般努力朝著無限的未來前進,為台灣帶來永恆的盼望。」

這個圖像的設計,一眼最先看見的是兩位宣教師,忠實反映了當前台灣基督徒對宣教史的理解。台灣教會向來對宣教師相當尊崇,特別是幾位被一再述說的宣教事業開創者,他們的事蹟成為主日學教材,成為傳奇故事。

南台灣早期的宣教師

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 )是英國長老教會首位駐紮台灣的宣教師,1865年6月16日抵達當時台灣最大的城市台南,一邊行醫一邊傳教,但遭到當地社區的排擠攻擊,不得不離開府城,轉往鳳山縣建立宣教據點。馬雅各努力在誤解與衝突中讓本地人認識福音,一般把建立台灣第一間西式醫院歸功於他,也開拓了原本不在計畫內的福音工場:在平埔族當中建立了教會。

馬雅各在台灣工作只有七年,但開拓者的地位使他名氣最響。其實後來幾位宣教師的奉獻和工作成果對台灣教會影響更大。英國長老教會第一位駐台牧師李庥(Hugh Ritchie)1867年抵台,開拓高雄、屏東的宣教區,進行本地傳道人的訓練,關心當時台灣社會婦女處境,籌畫建立女子教育機構,可惜因水土不服,1879年病逝,埋骨台灣。他的夫人又留在台灣工作兩年,成為第一位女宣教師。其後,有在台灣工作45年的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 ),創設盲人教育機構訓瞽堂,研究荷蘭佔領台灣時期的教會歷史,也做了很多台灣宣教紀錄,著作等身,深受日本官員敬重。在台灣60年的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 ),創立台南神學院、台灣教會公報,翻譯聖經,是台灣教會重要的奠基者。醫療宣教師方面,也有德馬太(Matthew Dickson )、安彼得(Peter Anderson )先後接替工作。南台灣的宣教一直是團隊工作,若只看幾位宣教巨人,並不公平。

北台灣早期的宣教師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正式的漢名是偕叡理 )來自加拿大,1872年3月9日抵達淡水,以北台灣為宣教禾場展開工作。他不斷旅行傳道,在臺北盆地周邊及今日的桃竹苗地區建立教會,也到宜蘭、花蓮,在噶瑪蘭人當中建立多間教會。馬偕本身並非醫師,但他依照當時主要的傳教策略,一邊行醫一邊傳教,主要替人拔牙,以及分發治療瘧疾的白藥水(含金雞納霜),又建立北台灣第一間服務台灣人的西式醫院。

馬偕是他所出身的加拿大長老教會派出的第一位海外宣教師,行動力十足,在北台灣的宣教史上光芒四射,幾乎掩蓋了其他宣教師的貢獻。例如具有正式醫師和牧師身分的華雅各(J. B. Fraser ),在台灣工作僅兩年,但是在醫療傳道工作的開展上很有貢獻,也主持了重要的教會機構建築工程,該建築其中之一至今仍佇立淡水小丘上,以「小白宮」的綽號聞名。可惜的是華雅各因為和馬偕不合而未能再回台灣,加拿大總會調解兩人糾紛時的評語是:「華雅各醫師最大的不是,就是工作得太努力。」

不過,馬偕呼召了比他年輕的吳威廉(William Gauld )成為宣教師,加入台灣的宣教工作。這位謙虛隨和的牧師,難得可以和馬偕同工,並在馬偕去世後,成為北台灣教會最重要的領導者,盡力推動教會組織制度化,邁向自立、自傳、自養。

全家事奉的宣教師家族

馬雅各在台灣工作不算太久,但是他的兩個兒子都成為醫療宣教師,其中第二個兒子馬雅各二世1901年來到台灣,在馬雅各建立的宣教醫院新樓醫院工作了23年。「少年馬醫生」推行戒鴉片、性病防治,重視衛生教育,也注意癩病(痲瘋)的醫療和防治,後來成為癩病專家。他經常巡迴英國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區,在東台灣接觸到阿美族,曾建議應該開展原住民宣教事工。他的夫人是專業護理師,對當時醫院的護理工作訓練有所貢獻。馬雅各二世後來轉赴中國擔任紅十字會會長,1951年病逝杭州。

偕叡理娶了台灣女子張聰明,這在當時由歐美到東亞的宣教師當中頗不尋常。他的女兒偕媽連、偕以利皆嫁給台灣本地人,兒子偕叡廉在加拿大拿到教育碩士後成為教育宣教師,1911年回台灣,1914年建立淡水中學(今日的淡江高中)。馬偕家族和親炙馬偕的學生,在北台灣的教會界曾有一段時間有顯著影響力。但時代不同了,「小馬偕」畢竟無法像他的父親那樣叱吒風雲,戰後和北部大會爭奪淡江中學主導權,在紛擾後退休,終老淡水,晚年仍熱心開拓教會、訓練平信徒、推動背誦聖經運動等等。

吳威廉夫婦對台灣教會極有貢獻。吳威廉牧師的主要工場在北台灣,但吳威廉牧師娘吳瑪利的音樂教育遠及台南。他們的女兒也都獻身醫療宣教事業,吳阿玉「姑娘」(當時對女宣教師的稱呼)是一位護士,吳花蜜則是醫師,她的夫婿李約翰也是醫師,在1927年轉往台南新樓醫院工作。他們全家服事,服務台灣社會,建立教會根基,默默付出,令人敬佩。

宣教師的故事之外

宣教師的生命史,的確是美好的見證,可是教會史若只是以宣教師事蹟為主的敘事,卻是不夠的。我所認識的長老宗的信仰文化,是不大宣揚個人功績的,畢竟加爾文的精神是「唯獨榮耀上帝」,加爾文著名的事蹟之一就是不立墓碑、不留墓誌銘。分享這些故事,是為了見證恩典。

在教會之外,地方文史工作者把宣教師的故事織入社區歷史,強調他們對台灣現代化的貢獻。同樣的觀點,讓基督教宣教師進入教科書,進入博物館的展覽中。因為宣教師們引進西方醫學、學校教育等等,對現代化有貢獻,這樣的形象讓基督教某種程度可以比較持平地被看待,被非基督教的大社會肯定接納。但也因為這樣,基督教在台灣的形象,至今仍披著西洋文化的外衣,一被提起,就和「現代化」以及十九世紀的西方帝國主義脫不了干係。
其實,引進現代文明只是宣教的副產品,基督教在台灣的影響力,絕不該只是帶來現代化,而是讓人與上帝相遇、重生得救,得到真自由。這些宣教師奉獻自己的青春、能力,應該也不是為了讓後人建銅像來紀念。

台南神學院有一座巴克禮銅像,是校友奉獻的。某台灣出身的神學家經常批評,認為一個以台灣本土神學自豪的神學院,不必這樣紀念外國宣教師。但大多數人都喜愛這銅像,神學院的學生甚至給他取了「巴爺爺」的綽號。巴克禮自己生前表示不希望有人為他造像,他說他不希望自己的頭上都是鳥糞,可惜身後事不是他能決定,幸好至今銅像維護良好,沒有沾滿鳥糞的情形。從各角度看這座銅像的存在,可以看出基督教入台後,和台灣實況激盪出來的信仰文化,有反省,有批判,也有溫情與敬意。

本文從宣教150周年的圖像談起,想要以另一個圖像做結。50年前的台灣宣教百周年紀念,所使用的代表性圖樣是很簡潔的:十字架疊在台灣島上,象徵基督福音救台灣。看不見教會,看不見個人,不凸顯教派,單單仰望十字架,圈出教會宣教實踐的場域。看到這圖樣,覺得很感動。看重歷史傳承,必須認識到歷史的複雜度,而非將歷史簡化為英雄故事。但,這真的很難。總覺得該不斷回歸到福音的核心,誠實、警覺、批判看待所經過的一切。


(作者為成大歷史博士,《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