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01期】2016年6-7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6年6-7年出刊
本期目錄:

二兵總司令塊肉餘生記

華航空服罷工之我思

如何扶貧,不害己害人?──再思教會扶貧

你我身邊的她瑪公主

賞荷

以基督信仰為根基的家族樹
野性神學、健康一體、故事居所
 
 


誰來關心如何扶貧,不害己害人?──再思教會扶貧

◆賴淑芬


近年見教會關愛貧困者,積極參與社區服侍,讓我的心情既喜且驚!「喜」是看見教會行公義好憐憫,甚至委身長期服侍貧困者;「驚」是目睹部份教會或弟兄姊妹只抱持「到此一遊」的扶貧態度,而派物資為主的探訪活動也傷害了貧困者和參與者。有鑑於此,本文擬與讀者探索幾個相關課題:貧困的真正原因為何;甚麼是以聖經為本的扶貧方法;怎樣做才能達致建立貧困者、教會和弟兄姊妹三贏的方向。

貧困的定義與成因
其實,在開展事工或活動之先,我們需要先檢視自己對貧困的定義。如果我們認為貧困成因是受助者不認識社會服務資源,我們便會提供教育工作;若我們將之定義為社會的不公義,我們便會從事政策倡議;若我們的定義是個人的罪,我們便向受助者傳福音。我服侍無家者廿多年,發現若沒有事先探討自己對貧困的定義,只看到貧困者表面像是「缺乏」,便往往按此「缺乏」而投放資源,不斷給予各樣物質。

然而,貧困者如何講述自己的狀況和需要?世界銀行於二○○○年訪問了近二萬個貧困者,總結了貧困者對自己的描述:感到羞恥、弱勢、無助、低等、被困住、懼怕、無盼望、人際關係欠佳、有壞習慣、沒有選擇、沒有影響力、於社會孤立、沒有人脈等(註1);此中提到的,主要是社會和心理需要,即是涉及個人對自己的看法,並與社會的關係,而「物質需要」反倒少之又少。所以,若我們未弄清楚貧困者的真正需要就妄作服侍,便會犯下如「冰山理論」所指的毛病(「冰山理論」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在水面上能讓人看到的只是表層,深藏水中的內在世界,卻佔更大部份,而不為人所見。同樣,若我們把「貧困」簡化為「欠缺物資」這表層,忽略貧困者的複雜心理、社會和靈性等問題癥結,便無法對症下藥,胡亂開方反倒令貧困人士患上新的「疾病」),強化其受助身分,使之對物質援助養成依賴。

何以致此?兩位扶貧教育家Steve Corbett及Brian Fikkert於When Helping Hurts: How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out Hurting the Poor and Yourself一書中提醒,援助不當可能加劇貧窮人的自卑和羞愧感,因為助人和被助兩者之間確有高低層級之分。在幫助人的過程中,我們傷害了貧困者和我們自己。看看這個公式便會明白:

定義貧困是缺乏物資+助人者的救世者情意結〔驕傲〕+貧乏者的自卑感〔退縮╱依賴〕=同時傷害助人者和貧困者
其實,助人者和貧困者同樣有自己的問題,例如部分助人者透過助人獲取自我肯定。所以兩者都需要擁抱自己的缺乏和破碎,同等地承認自己需要主的幫助。(註2) 再者,著名的社區工作顧問Robert D. Lupton亦於Toxic Charity: How Churches and Charities Hurt Those They Help (And How to Reverse It )一書中警告,對貧困人士只作物質施予,會造成惡果:施予一次,讓人欣賞;施予兩次,引起期待;施予三次,製造期望;施予四次,成為「理所當然」;施予五次,徒剩依賴。(註3)筆者在香港深水捗露宿的街友正深受其害,因為有頗多的教會、團體或弟兄姊妹在此不斷派物資,包括各式各樣的食物和衣物等,貨源不絕。另一邊,我聽到一位住板房的清潔工,清理通州街時看到很多沒有開過的飯盒,痛心不已。近年來,要鼓勵街友脫離露宿生活,變得愈來愈難,因為這裡有很多熱心人士和教會,在物質上有求必應,反而上了樓的街友卻無人理會。究竟我們是叫美門那瘸腿的起來行走?還是不自覺地鼓勵他們留於原地,繼續依賴別人賙濟?(徒三2-8),我們需要三思!

訂立扶貧標準
Robert D. Lupton更建議一些幫助貧困者的教會和弟兄姊妹要訂定「憐憫服侍約章」(註4):
※訂立準則,目的為:免好心做壞事,自我良好感覺或取易不取難(自私的動機)
※不能為街友做他能做的事
※給予時應附帶幫助街友康復和發展
※給予時留意街友的反應、身體語言,有不舒服嗎?
※尋找街友的恩賜,配以服侍機會
※當他們有成果和達成目標之時給予肯定
※派東西,即使免費,同樣花費人力財力,需要計算如何投放……

訂立扶貧準則,目的是提醒自己避免「好心做壞事」,例如是為了感覺自我良好,又或是取易(派物資)不取難(同行發展)而胡亂服侍。我們不應為貧困者做他們能做的事,於派物資時也須考慮能否幫助他們達致康復和發展的目標,例如幫助他們發掘和發揮天賦才能,恢復上帝創造的生命尊嚴等。
最近一位同工向我哭訴,事緣她服侍的一位街友,曾經有風骨並自力更生,卻因著不斷被遊說領取物資而成為新的「伸手牌」,令人痛心。既然認清貧困者的需要是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應從甚麼角度剖析他們的需要?聖經為本的方向為何?我們應如何回應神的呼召,也以祂的心意來服侍貧困者?  

聖經為本的扶貧理念和策略
聖經怎樣看待「貧困」?怎樣才是按著神的心意來服侍貧困人?
富勒神學院的教授邁爾斯(Bryant Myers)提出從上帝的創造來定義「貧困」──三一神本質上是一種關係的存在,人被造有神的形象,要與神在正確的關係中,使生活達致完滿。生命豐富完滿的狀態會於四種關係中呈現,包括:
一、與神的關係──這是我們的首要和基礎的關係,人類的主要目的是榮耀上帝和永遠享受與祂的關係,這是我們的人生目標,我們也為此被造。
二、與自己的關係──我們是按上帝的形象而造,具有與生俱來的價值和尊嚴。
三、與他人的關係──上帝創造了我們活在愛中,我們與人彼此需要和聯繫。
四、與其他受造物的關係──創世記一章28-30節提到人類的「管理使命」,我們是這世界的管家,需要按才受責,發揮天賦才能,因管理得宜得獎賞(註5)。
然而,罪進入世界,影響了全人類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層面,以上四個關係出現以下問題:
一、與神親密的貧乏──否認神的存在和權柄;變成物質主義和崇拜假神等。
二、生命的貧乏──衍生救世情意結、自卑和羞恥感。
三、關係的貧乏──變得自我中心;會剝削和虐待他人等。
四、管理的貧乏──造成方向上的失落;變得懶惰或工作狂。如果根據聖經,貧困背後是由於關係的破裂、貧乏或失落,那我們應如何再定義貧困?認識四個導向後,我們又如何調校服侍貧困者的策略和內容?
聖經導向的扶貧是涵蓋復和(Reconcilitation)和恢復(Restoration)導向,是助人與神、自我、與他人,與其他受造物恢復正確的關係,人才能過榮耀神的生活。保羅在羅馬書提到他是耶穌基督的僕人,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這裡「使徒」就是「大使」的意思,是指受基督特別差遣成為福音的大使。上帝的大使(Ambassadors)正是幫助人復和與恢復以上四種關係,活出豐盛和召命的生活。因而,物質上的扶貧必須導向以上四個向度(註6)。

救濟、恢復與發展
扶貧的重要策略有三個向度或階段,包括救濟(Relief)、恢復(Rehabilitation)及發展(Development)。救濟即提供物資和緊急支援,具止血作用,就對方當下未能自助之處而提供,例如聖經中的好撒瑪利亞人。而復康是於止血後,集中恢復對方各方面的關係和功能。而最後的發展向度,是幫助對方重建與神、自己、別人和其他受造物的關係(作好管家)。因此,物質扶貧必須是了為改進以上四個向度而做。所以,我們不應單單幫人有足夠的物資,而應實踐更高的使命,即是帶來復和和恢復,讓物資幫助貧困者更接近受造的樣式,發揮恩賜和潛能,以自己的貢獻作活祭給主,影響周遭和世界,恢復管家的角色。

然而,有效的援助,很少是即時和短暫的。這三個階段需要循序漸進,重建各個關係。撫心自問,你對貧困者的服侍,在救濟、恢復和發展三個向度,比例為何?大部分人認為是「救濟」的佔最多。那怎樣做才能由「救濟」轉向更多「恢復」和「發展」?

首先,我們要避免「作家長心態」,不要為貧困者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事。在每次幫助之前先檢視:我的「幫忙」會帶來甚麼後果?「作家長心態」是助人者普遍而又不自知的傾向。Steve Corbett和Brian Fikkert提到助人者有五種不良的「作家長心態」。第一種是為貧困者不斷提供資源(Resource Paternalism),而沒有鼓勵他們自力更生。第二種是在靈性上不斷教導(Spiritual Paternalism),以為我們的靈性比他們豐富,其實貧困者也有靈裡破碎和堅實的經歷,能作見證和豐富助人者的生命。第三種是助人者不斷傳遞知識(Knowledge Paternalism),其實貧困者也有他們的智慧、專長和天賦才能,有待我們發掘,成為他們的伯樂。第四種是過分殷勤勞動(Labor Paternalism),例如由義工隊全力協助搬屋。更甚第五種是為他們代辦管理(Managerial Paternalism)(註7),例如長期為他們管錢而非教導他們自行管理。以上均是貧困者能做卻由我們助人者「代勞」的例子。當這種共依存的關係建立後,貧困者不懂得釣魚而依靠我們餵魚時,我們就逐漸分不清:是他們需要我們?還是我們需要他們?

那麼,若想改革扶貧策略為「恢復」和「發展」,有具體可行的方案嗎?我將於下一期中提供有效的工具和實例。
(本文得允轉載自香港《時代論壇》1502、1503期,作者為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總幹事)

註釋
1. Deepa Narayan, Robert Chambers, Meera K. Shah, Patti Petesch,“Voices of the Poor, crying out for change”,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0.
2. Steve Corbett, Brian Fikkert,“When Helping Hurts: How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out Hurting the Poor and Yourself”,Moody Publishers, 2012, p64.
3. Robert D. Lupton,“Toxic Charity: How Churches and Charities Hurt Those They Help (And How to Reverse It) ” , HarperCollins, 2011, p129。
4. Ibid, p128.
5.Steve Corbett, Brian Fikkert,“When Helping Hurts: How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out Hurting the Poor and Yourself”,Moody Publishers, 2012, p55.
6. Ibid., p100-107.
7.Steve Corbett, Brian Fikkert,“When Helping Hurts: How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out Hurting the Poor and Yourself”,Moody Publishers, 2012, p109-110.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