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08期】2017年4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7年4年出刊
本期目錄:

請留一條路給我們的子女走──再思小英政府五大改革的策略與目的

打開天窗

居家照護(1)——生病了,為什麼吃不下?

向左走?向右走?抑或向前走?!──基督徒公共參與之我思

太平輪,繼續前航

臉書分享


誰來關心太平輪,繼續前航

◆楊長鎮

從2004年到今年,一群朋友在每年一月27日固定舉辦太平輪罹難者追思會,追思的地點在基隆港的「太平輪罹難者紀念碑」旁,碑文是于右任題的字,記念1949年寒冬中航向自由而終於無法抵達的一群人。

發掘太平輪的故事

1949年是台灣歷史上永遠不會遺忘的一年,但,被記得的是甚麼?在這一年,接近一百五十萬人幾乎同時移入這個當時只有六百多萬人口的島嶼。龐大的難民潮並未把台灣淹沒,但卻對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帶來巨大衝擊與改變。過去,黨國教育對這段歷史以「大陸淪陷、政府播遷來台」,寥寥數語帶過那曾讓百萬人與生長的土地撕裂、家破人亡、零落飄散的驚心動魄。在民主化之後的臺灣,會記起這段哀傷嗎?

關於太平輪,許久以來我一直隱約、片段地看到一些文章當作朦朧的故事背景提起過。2003年,我的同事張典婉小姐跟我說起她父母親當年乘太平輪返台的過往,才知道太平輪航班是1949年許多平民百姓逃離戰禍來台的重要工具。她切身具體的述說深刻動人,讓我留下鮮明的印象與好奇。後來因緣際會,我到民進黨中央黨部族群部任職,接下職務之後,我決定以重新發掘這段故事做為我的第一個任務。

庶民記憶的缺席

最後一班太平輪在1949年農曆小年夜船難,近千名避秦乘客葬於冰冷的東海,上海、臺北兩地一時轟動新聞,家屬奔走求告,終因亡國之亂而不了了之。在那之後「 生聚教訓」的「大時代」裡,你只能是國族的孤臣孽子或忠貞赤誠的老兵,甚至連「外省」子弟對1949年前後的「新唐山過台灣」故事都可能是陌生的,遑論其他「本省」人士。

黨國壟斷的歷史記憶是一種真正的遺忘,遺忘了一個個活生生個體的悲歡喜怒,遺忘了母親的暗夜哭泣,遺忘了孤兒的鄉愁與憾恨。如果我們讀的歷史,沒有人民的苦難,只有國家的苦難,那到底國家是甚麼?人民是甚麼?如果,共同的記憶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理由,那麼,庶民記憶的缺席,只能讓大家成為「被我們」的「民眾」吧!

這個海島流過的血和淚

2004年,在黨部經費支持下,朋友們一起合作推出了《尋找太平輪》紀錄片,企圖採取「小歷史」角度來拮抗黨國史觀。影片裡記錄了許多太平輪乘客、生還者與罹難者家屬的回憶與感情。每一個故事都是特別的,但每一個故事也是相同的,這些都是「大時代的小故事」,但是,因為這些小故事,讓「大時代」有血、有淚,最重要的是,有人。

今天,太平輪罹難者紀念碑仍然佇立基隆港邊,等待那群永遠到不了港灣的人們。我們唯一的慰問方式,就是對他們的紀念和述說,讓他們成為台灣人民共同記憶的一部分。還有許多類似太平輪的故事,需要更多的述說,讓我們記憶交會,感情相通,共同承載這個海島流過的血、淚、汗。

我們不可能期待這樣的電視紀錄片,就能為台灣的族群社會帶來怎樣的改變。但是,這是一個我們要補做的功課:外省族群的記憶就是台灣的記憶。我認為,文化比政治更有力量,台灣的政黨都應該有這樣的反思和自醒,走出更開闊的外省族群離散記憶。1949年來台的人群歷盡波劫、九死一生,逃離共產中國到台灣安身立命,這和閩客先祖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建立家業的過程,有著相似的軌跡。從人性的角度,我們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語言,這是相互理解與互相接納的開始。這個功課我們可稱之為「聆聽」,藉由不同記憶者的相互聆聽,促進族群之間的相互理解。穿越族群歷史經驗的能力是我們公民文化中極欠缺的素養,而聆聽對方的記憶,是族群關係的基礎工程。如何在兩極化的情境中,重新釐清台灣所處的歷史階段,以更為開闊、寬容與耐心的態度,建立多元族群真正能共享的民主體制認同。

聆聽與記憶

一向以反抗殖民威權迫害為主體的本土論述,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社會中,也應擺脫受迫歷史經驗的禁錮,開放格局,認知外省族群的離散記憶也是本土記憶的構成要素。隨著民主化之後政黨政治競爭的展開,台灣不同認同群體之間的族群關係也愈加緊繃,甚至,我認為有時候這些競爭幾乎已達到模糊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界線的地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民眾常常未能感受到民主帶來的進步,反而常常對民主的成果報以沮喪、失望的態度。

太平輪的故事作為人民的遷台故事,可以讓曾經苦難的一群人民,撥開黨國歷史的迷霧,看到另一群人民的苦難,這樣的聆聽與記憶,是航向台灣的太平輪在沉沒與沉默超過一甲子之後的繼續航行,讓太平輪的航程繼續向前推進到一片新的海域,那船頭撥開海浪的聲音,你聆聽見了嗎?

(作者為資深政治工作者)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