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15期】2017年11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7年11年出刊
本期目錄:

作個「進場」的基督徒——宗教改革五百週年小感

如何傳承「關愛受造世界」的呼召?

內村鑑三與「無教會運動」

對新和平主義五大元素之回應

打開天窗

號角作個「進場」的基督徒——宗教改革五百週年小感

◆蘇南洲

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週年紀念,五百年前,馬丁路德在德國威登堡教堂門口貼出九十五條提綱,掀起波瀾壯闊、影響深遠的宗教改革運動,促成基督新教的誕生;在港台及世界各地有多場研討會/座談會,由各種角度對此回溯、分析、思索、宣揚及議論。

因師友之邀,我也去參加了某些相關紀念研討會,會中不外重申路德不畏教皇強權的道德勇氣及其各方貢獻,並提醒出席者當記取路德的改教精神,在今日的教會與社會多所發揮。

猶記得四十多年前,我還是個在路德嫡傳的台灣信義宗某大堂的高中小子,有一日將久藏腹中的疑問,向備受尊敬的牧長問起:「牧師,為何我們教會每週主日崇拜收奉獻時,您都會雙手舉起奉獻袋,唸道:『當紀念主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隨後即進行收奉獻,到底我們信徒是施者還是受者啊?」當時,我的問題似乎不太受牧師歡迎,他給的回答是:「這是我們信義會祖師爺馬丁路德定下來的規矩,你小子竟敢來挑戰?」我當時心想:馬丁路德不就是挑戰一千五百年教皇的權威嗎?您作為信義會的大牧師,就這樣打壓同是信義會的後生小輩嗎?

大學時我負笈外地,與當時校牧在理念與作法上有些不同,被指控「不順服傳道人權柄」,我就去請教另一位可敬的信義會牧師,關於權柄與順服的問題,他說:「傳道人沒有要求別人順服的權柄,只有效法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權柄。」

走過疾如風、烈如火、不動如山,如今進入徐心如林的年歲,看著這五百年來的新教史,也看著自己多年來走過的教會與社會,只有「進場」與「不進場」之別的小感。

五百年前,路德面對的是權柄大過半邊天的教皇,在那時所有人從出生的嬰兒洗禮到終末的安息彌撒,都歸入教皇權柄之下,若是被教會開除教籍,便成了異教徒,有如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在中世紀,皇帝或國王所擁有的世俗權力,必須服膺於教廷的宗教權力之下。曾在1077年1月被開除教籍的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冒著冰雪翻過阿爾卑斯山脈,在瑟瑟寒風中,光著腳苦站了三天,才得到向教皇額我略七世(1020-1083)懺悔認罪的機會。這是當時皇權與教權強烈對比的寫照。

如今的基督教會(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教徒不論在亞洲或華人地區,人口比例都不超過5%,再分成幾百個大小教派及修會,簡直散如天星,細如海砂。在過往四十年間,我曾擔任過團契主席、教會執事、神學院董事、聖經協會會長等志業職務,十分投入教會團體的銳意改革,如今回首,卻深覺不過如同雲煙。其實台灣堂會有近三千間,每月主日講道超過萬場,每年超過十萬場,但究竟對台灣這塊土地有甚麼樣的貢獻?如果都只是談論、談論、再談論耶穌,如果只是站而言、坐而聽,講完聽完就完了,禱告結束就各自回家,老是將起床號當作熄燈號……的話,那麼再多的開會、聚會、禱告會也是徒然。

其實社會的運轉推展如同日月星辰或交通運輸,有其既定的軌道與量能,若無夠力的具體行動加以撞擊,是不會有所更改的,曾有師友說要「以沉默抗議」,我笑回:「沉默從來不曾抗議過任何東西,反倒會成為現實的附隨者」。在「二二八平安禮拜」之後,也曾有一二二八家屬說:「我們要安靜不出聲,這樣郝柏村才會怕我們」,幸好我們沒聽,反而以行動、行動、再行動來回應,終於在上主的引導、賜福下,逐步敲開了一扇扇原本堅鎖的大門。

三十年前,我曾很自信地和師友說:「只需要一百個基督徒,台灣就可以翻轉過來了。」不過,今天我必須補充說:這些人必須是願意「進場」的基督徒。若是當年路德沒「進場」貼九十五條,只是在教堂或神學院裡忙著「傳講」或「談論」;若是當年耶穌沒走上各各他十架道路,只是在城裡城外忙著「傳講」或「談論」,今天就不會有基督宗教,更遑論基督新教了。

原本我相信基督徒應該都是「言出必行」的,可是很多次跳進坑要與獅子相搏時,才發現原以為可以肩並肩、背靠背,互為「友軍」的弟兄,卻多只是在「場邊」繞,或成了高喊「加油」的啦啦隊,甚或成了在背後放冷箭、講閒話的「花生友」(香港用語),甚至成了等著撿食現成的各類禿鷹,最後不得不落得一身殘病以退。

我深覺「進場」是基督徒決志跟隨基督的唯一選項——「不進場」算什麼基督徒?我曾經對一位神學院教授明言:「許多人只是專門教學生how to talk about Jesus to earn their living來earn你們的living」,耶穌豈只是拿來談論或營生的?曾經有早期〈曠野社〉的成員對我說:「基督徒應該關懷社會,但不應該有關懷社會的行動。」好像是在說「基督徒應該有愛心,但不應該有愛心的行動。」三十年了,我還是聽不懂也參不透,天下有「不進場」還能自稱是基督徒的嗎?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