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18期】2018年2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8年2年出刊
本期目錄:

從平面媒體轉型到網路的省思

羅馬天主教神學教育的新願景

莫讓悲劇再發生——70年前台灣第一留美博士這樣被糟蹋

打開天窗

號角從平面媒體轉型到網路的省思

◆龔招健

筆者從小喜歡閱讀,自小學時代就有閱報的習慣,研究所畢業後進入《中國時報》從事新聞工作,後來轉到旗下的《中時電子報》,近10年在《MONEY錢》財經月刊擔任主筆,在20年間親身參與並且見證新聞媒體從平面轉型到網路的艱辛過程,承蒙蘇南洲社長邀約,在此分享個人相關經驗與省思,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媒體人在這重大轉型過程中,能找到新的出路。

網際網路(Internet)源自196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開發的純軍用個人電腦通訊網路,1990年代起開放民間使用,以全球共通的通訊標準連結每台可以上網的個人電腦、手機或其他行動裝置,打造出全新的數位資訊平台,大量訊息內容得以快速流通散播,網路媒體也因此蓬勃發展,並逐漸取代平面媒體的地位。

網路媒體蓬勃發展,其內容與表現形式遠比平面媒體更為多樣化,傳播與更新速度也快多了,且絕大部分內容是免費提供閱讀或觀賞,其環境生態、經營手法跟平面媒體大相逕庭。

因此也難怪,到目前為止,傳統平面新聞媒體往網路新聞媒體轉型,在國內外少有成功案例;獨立經營的網路原生新聞媒體(如PC Home網家集團董事長詹宏志創辦、不堪虧損而停刊的《明日報》)也一直在嘗試不同的商業模式,掙扎求生存。

相較於平面新聞媒體,網路新聞媒體沒有印刷成本,通路發行成本也低很多,內容往往不是原創,而是直接轉載自平面媒體,或加以改寫,或只是改標題;新興的純網路媒體甚至可以很輕易的產製「假新聞」,或以誇大辛辣聳動的標題,來衝高點閱率,藉此賺取Google等搜尋引擎的廣告點擊分潤收入。

更讓人覺得悲哀或諷刺的是,認真採訪撰寫的專業新聞,在網路上經常不敵更有「賣點」的假新聞,而假新聞可以用低成本方式大量杜撰、快速傳播,反而比正派專業經營的新聞媒體更容易獲利。

例如,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後,歐洲小國馬其頓(前南斯拉夫聯邦解體後獨立)有一個小鎮Veles就靠著上百個專門產製假新聞的網站帶來大量收入;「假新聞產業」(Fake News Industry)在當地已成為一種「高收入」時尚新興產業,取代過去扮演經濟支柱的陶瓷工業,吸引許多年輕人投入,更獲當地政府支持與認可。

正所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一則新聞要能吸引大眾的目光或眼球,其內容最好具備較強烈的衝突、爭議、對比或反差,而假新聞不見得百分百完全造假,但其內容往往有許多是捕風捉影、加油添醋、倒果為因,甚至時空錯置、張冠李戴,在取材上也有明顯的主觀立場或刻意偏袒,以吸引特定傾向的族群。

網路媒體取代平面媒體是大勢所趨,精明的廣告主早已看到這個趨勢,把越來越多的廣告預算分配到網路媒體。相較於平面媒體廣告,網路媒體廣告具備更多的可能性,有多種不同表現形式可操作,而且可以透過軟體追蹤點閱特定廣告的電腦或手機用戶,進一步掌握用戶習性與偏好,所蒐集到的大數據可作為後續廣告「精準投放」的依據,讓廣告費可以花在刀口上。

平面媒體既然打不過網路媒體,只能選擇加入,但大部分在作法上只是把平面媒體的內容幾乎原封不動的放到網路,也就是增加發行電子版、網頁版,提供網民一個免費閱讀的管道,主要目的是增加曝光,並沒有充分應用網路媒體的優勢與特性,更沒有改變媒體本身江河日下的命運:讀者老化與流失、廣告收入銳減使得盈餘下滑或虧損增加。

網路無國界,媒體在網路上面臨的競爭對手來自全球各地,四方八面,而許多網民的閱讀或觀賞時間被嚴重分割,也沒甚麼忠誠度可言,因為有太多免費、有趣或充滿誘惑的內容可選擇。為提高網路用戶的黏著度,新聞媒體需投入許多資源長期耕耘,包括辦理各種活動進行「線上線下整合」,但效果經常不如預期。

網路媒體的競爭不只是在內容上,還包括網路科技的競爭,後者絕非傳統媒體所擅長,這使得傳統媒體即便積極往網路媒體轉型,還是難敵以網路科技起家的Google、FaceBook等網路巨擘,大部分廣告收入被搶走了。

另一方面,Google、Facebook卻能長期一直無償使用各大傳統媒體產出的新聞內容,而傳統媒體即便積極轉型為網路媒體,以高成本提供優質新聞內容,大多數時候只能仰賴這些網路巨擘回饋些許「廣告點擊分潤」,所得嚴重入不敷出。

新聞媒體大亨魯柏•梅鐸(Rupert Murdoch)前不久因此發表公開聲明,指出Facebook、Google這樣的網路平台應該要向內容商,特別是優質的新聞媒體付費。

除了梅鐸,網路媒體巨頭BuzzFeed CEO喬那•裴瑞帝(Jonah Peretti)亦向Facebook、Google作出同樣的呼籲。

歐盟曾於2017年7月提出「新聞摘錄稅」(snippet tax)之草案,要求Google、Facebook在收集、顯示部分新聞內容時需向新聞業者付費。這項「新聞摘錄稅」又被美國、歐洲媒體稱為「Google稅」,當時,梅鐸所屬的新聞集團(News Corp)即形容,這筆稅收可能是拯救新聞業界的「唯一希望」。

儘管梅鐸等人對Facebook、Google提出的付費要求相當合理,但這不代表兩大網路巨擘會接受,畢竟這不符合自身利益。兩大巨擘甚至認為,它們是為那些新聞媒體免費打廣告,把流量導到新聞媒體的網站,無形中提升了這些新聞媒體的影響力,若因此必須付費給新聞媒體,那乾脆撤除相關的新聞連結。

近年有不少歐美主流財經新聞媒體開始向網路用戶收費,但除非這些媒體能夠提供獨特內容,吸引到大量長期用戶,否則這個模式依然難以獲利,而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容易在主流新聞市場形成寡占,僅少數贏家會長期存活。

另一方面,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也會形成「長尾效應」,有利於善用現成第三方網路內容平台小本經營的小眾媒體,甚至是「個人媒體」(私人自媒體),透過長期耕耘而在全球或全國各地累積夠多的收費用戶,但其前提依然是能提供獨特「利基型」內容或服務,這或許是國內大部分傳統媒體朝網路媒體轉型的唯一務實選擇。

(作者為《MONEY錢》財經月刊主筆)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