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26期】2018年10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8年10年出刊
本期目錄:

都是為了下一代——翻過二二八暗黑山頭的心跡

真正的應許,或真正的含糊?

介紹臺大成立初期的老師(3)——農業工程學系的開創者牧隆泰

那看不見的東海心(下)

打開天窗

 


台灣溯源
介紹臺大成立初期的老師(3)
——農業工程學系的開創者牧隆泰

◆ 張文亮


農田水利工程與一般的土木工程、公共建設等相關工程,最大的不同,在農田水利經常是「就地取材」、「配合大自然的搭配」、「考慮到作物的需求」、「將水留在大地」與「節省人力的操作」等。這些重要的區別,是1938年11月自日本前來台灣的學者——牧隆泰(1887-1982)所訂,使台灣的農田水利成為一項獨特的專業。

對大地有情,對河川有愛,對農民有感

杉村鎮夫教授過世後,台灣急需一位兼具學理與工程經驗的教授,前來台北帝國大學坐鎮,並做各地水利建設的諮詢。當時優先要聘任的就是牧隆泰,他被稱為「日本東京大學上野英三郎(1872-1925)最傑出的學生。」

上野英三郎是日本「農業工程學」之父。三重縣人,1895年自東京帝國大學農學科畢業,留校擔任講師數年。而後到德國、法國、美國留學四年。1911年返校,設立日本第一個「農業土木講座」,培養許多優秀的農業土木學者與工程師。當時他訂定農業土木的五個核心課程,依次為「土壤物理學」 、 「耕地整備」 、 「土地改良」 、 「灌溉排水」 與「農業土木工程學」 。除了要學生應具相關的知識之外,他強調「學遊共樂制」,帶學生到野外、農田、水圳、河川邊,教學與野外結合。

他的學生牧隆泰後來寫道:「農業土木的人才,經常來自深切感受農民勞苦,勇於將所學的知識活用,與普世農業土木技術進步,並駕齊驅的人。」上野英三郎的理念與榜樣,使得許多農業土木的專家是對大地有情,對河川有愛,對農民有感的人。牧隆泰寫道:「即使乏為外人重視,我們一生選擇以管水、治水為己任…,從事水的工程師,是擁有土地之愛的人。」

牧隆泰在中學時代,佩服上野英三郎的所做與所事。1914年,他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跟隨大野英三郎,親自感染老師教學熱忱與風格。牧隆泰寫道:「老師常提:『農村復興的最好方法,是農田水利與農地改良』,他教導的方式非常個人化,以自己的興趣編寫講義,以講義作教材。並且有高度的責任感,以改良日本農業者自居。他是個溫和的人,盡力介紹日本的各種農業問題,例如『如何讓土地肥沃?』讓學生思考解決之道。他認為這是日後能夠留住學生,在這領域服務的最好方法。」

農業土木在大地的宏觀

1918年,牧隆泰大學畢業後。他先在日本東部沿海低窪地,建造防潮堤防,他稱:「沿海防潮堤防,減少潮水入侵,是國土保育的基本工程。」當時的海堤都用火山岩堆積,石縫填上三合土。但是在滿潮、暴風時,經常受不了水壓與浪擊而潰堤。他建造「水理實驗室」,進行模擬試驗,發現海堤堤岸腹面狀如橢圓時,能將水平沖浪轉向垂直,與基腳處湧浪互擊,是自然消能的好方法。他又在海堤作延伸堤腳,導引波浪匍匐上升,減少堤腳沖毀。這埋下未來他在台灣建立第一個「水工試驗室」,與為農田水利組合定下「水路結構」設計的基礎。

1927年,牧隆泰已經成為非常著名的水利工程師,所建造的堤防壁面工、基礎工、引水工與水制,為治河工程界所重視。他寫道:「良好的取水堰設計,可以安定河道,又可以減少河中砂礫的堆積,是瞭解取水堰切入河道最佳的位置與方位。」1928年,牧隆泰轉到北海道,擔任土地改良與總體規劃的工作。他寫道:「農業土木是配合大自然的搭配,而非支配。是土地開拓的技術,耕地區域的配置,與國土規劃的整備。」他又寫道:「國土規劃是讓全國土地多得陽光,讓水路配合地形,盡多蜿蜒,這是農業土木在大地的宏觀。」

科學求真與教育良心

1931年,日本準備入侵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隔年,日本在關東建立滿州國,軍國主義逐漸抬頭。1935年,為了鼓勵百姓對天皇效忠,在澀谷車站設立「忠犬雕像」。並稱此犬日日在車站等待主人上野英三郎的歸回,不知主人在開會中腦溢血死亡,竟至餓死。牧隆泰以科學的求真,反對此事,公開撰文稱此狗是一隻流浪犬,本為上野英三朗的學生集體飼養,所餵皆是校外餐廳所剩廚餘。這種大膽言論,一時得罪軍事政府。他託稱身體不適,離開北海道,前來台灣。

牧隆泰在台北帝國大學也是搗亂分子,例如支持學生辦大學新聞報紙,有言論自由,反對軍隊徵大學生前往作戰等,是令軍事當局「神經緊張」的人物。不過,牧隆泰不是來台灣搞政治,而是教育,他寫道:「教育的目的是薰陶,這是台灣百姓的需要。不是優勢文化下的教化,而是親自的教導。」

他除了教學之外,1939年在新竹開發海埔新生地,在宜蘭設計建造冬山河堤防(當時亞洲最大的防潮門),在彰化取濁水溪在水路的沉積土,作周遭土壤的改良。在台南提出淋洗洗鹽的標準,是鹽分累積不得超過土壤重量的0.3%。他又提田埂需用機械壓密,以防地鼠打洞;水路的流速,需防水草在底部滋生。他寫道:「台灣的農地不能發揮地利的關鍵,在用水量過多,與排水系統不佳」。為此,他推動省水灌溉與回歸水再利用,並將渠道分為「灌溉專用」、「排水專用」與「灌排兼用」,要求各取水口製作流量與水位曲線圖等。

1944年8月,他因反對日本在台灣徵兵而離去。回到日本。他一時沒有工作。戰後,他才在東京帝國大學當教授,1958年退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參考資料: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