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28期】2018年12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8年12年出刊
本期目錄:

但盼浴火鳳凰早日再展風華——台灣九合一選舉小感

當心假輿論對公民社會的傷害

介紹臺大成立初期的老師(5)——台灣農業高等教育的先驅:柳本通義

婚姻政策與下一代福祉

打開天窗

 


台灣溯源
介紹臺大成立初期的老師(5)
——台灣農業高等教育的先驅:柳本通義

◆ 張文亮


他是日本札幌農校第一期的畢業生,而後參加北道的農村建設。

他先在「七重勸業試驗場」任職,1880年,他開發「富良野」與「十勝」的原野,成為北海道的園藝與畜牧場的典範。

1886年,他成立「北海道開拓試驗場」,提出農場是未來農校的場址與實務人才的培育所。

他開出幫助農民的「家畜飼養」、「農村衛生」、「農民耕作與體驗」、「作物改良」、「灌溉學」、「農村樹木與種植」、「農村道路與運輸」、「農學與國外技術的引進」等課程。

1890年,他開創「雨龍華族農場」,帶領600個人,開發北海道的石狩原野。

1892年,他在北海道《殖民雜誌》上發表:

「有一天殖民結束時,要給地方百姓留下美好的建設。」

並讓「在地的人,有最終的決定權」。

1895年,日本佔據台灣。

1896年6月7 日,他前來擔任「殖產部拓殖課課長」。

1903年,他用總督府的經費,買下台北富町的大片土地,作試驗農場,他最早看出這裡將來要成為一所高等學校,必須先要有校地。

1922年,這所學校才成立,1928年,改名為「台北帝國大學」,他是台灣農業高等教育的先驅——柳本通義(1857-1947)。

柳本通義生於日本的桑名,小時善於體操,身體強壯,尤好「劍道」。他後來寫道:「武士的教育,是未出劍時小心謹慎,出劍後全力以赴。」明治維新時期,許多武士沮喪,不知如何生活,他的父親對他說:「時代的改變,是大好創新的時候,要有大格局、新眼光。」他鼓勵孩子學英語。

1869年,父親聘請美國宣教士布朗(Samuel Robbins Brown,1810-1880)在桑名開私塾,他教英語與聖經,柳本通義在他的私塾讀書。1873年布朗離開,到東京設立學校(後來稱為「明治大學」)。離去前,他推薦柳本通義到東京唸「逢?學校」,一所全英文教學的中學。

他的父親也鼓勵他前往,但是巡察長的薪水無法支付學費。柳本通義申請入學時,提出願意在學校當清潔工賺錢,輔助無法全交的學費。他刻苦耐勞,一日只吃兩餐,晚上到廚房,將餐廳剩菜吃光。他吃飯很快,同學稱他吃飯有如「大旋風」。

前往札幌農校

1875年3月,柳本通義報考「東京英語學校」,沒有考上。他在學校外寄宿,努力讀書,9月再考通過。

就讀學校不久,他又無法付學費,聽說北海道新成立的「札幌農校」正在招生,學費全免,他喜愛農業,前往參加考試。

1876年6月,他通過入學測驗,隨即搭船前往北海道。8月14日開學,成為「札幌農校」第一期的學生。在校期間,校長克拉克(William Clark,1826-1886)教導學生:「仔細觀查動、植物、地質,並且自己製作標本與典藏」、「上課作筆記,下課整理,筆記要完整到可做他人的教材。」也向學生傳福音,每星期帶領學生查考聖經。1877年3月5日,柳本通義決志成為基督徒。1880年7月10日畢業,他的成績並非最好,「體操」、「兵學」成績卻均為第一名。受聘為「北海道開拓使」,月薪30元。11月6 日,派赴「七重勸業試驗場」,擔任技術人員。

他也負責「十勝」移民村的規劃,期間探勘十勝附近「空知川」,遇到大洪水,所坐船隻翻覆,險遭溺斃。經過此事,1888年10月7日,他受洗並「決志在農業方面為主發光。」

校地安穩學校

1889年,他深覺札幌農校有個危機,必須有大片土地,可供教學試驗之用,未來才可能成為北海道研究與教育的中心。他向校友提出,合資在周遭買下大面積土地,轉為學校用地。他提出:「讓學校持有大片的土地資產,才能安定學校基盤。」獲得校友支持,籌款3萬元,買下230公頃土地,贈與學校。

1896年6月7日,柳本通義來到台灣,先住在台北南門街。第一年,他到處巡視,看問題出在哪裡。一出訪就是八個月,回來後,他寫道:「到台灣工作是辛苦,是責任,是為台灣技術的提升與順應時代的進步。我在不同的生活環境工作,要有強健的身體、堅強的意志與任務徹底執行的決心。」

他深覺高等教育是台灣發展的基礎。但是台灣沒有大學,沒有預算,沒有大學師資。他像先知耶利米,就先買土地,「買這地……可以存留多日。」(耶利米書三十二:7)。

柳本通義先向總督府提出:「台灣的農業必須有農業行政、農業研究與農業教育為基礎。農業的基礎愈穩固,未來才能走向近代化。」他提出具體的做法,是成立「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直屬總督府。他以札幌農校購買校地的經驗,建議總督府買下蟾蜍山下富田町329番地(原屬大加吶堡頂內埔庄)24甲的土地。這是非常重要的建議,日後台北帝大就在此設立。1903年5月16日買下,同年11月正式啟用。

前往恆春

台北較寒冷,牛隻易染患支氣管炎,總督府在恆春成立「台灣熱帶性農事試驗場」。當時的恆春是清朝殘兵最後的聚集地,治安非常不好,官員出入都要攜帶武器。1904年1月18日,柳本通義向總督府申請轉調恆春,擔任場長。這是高階低就,被總督府官員認為「不可思議」。

柳本通義寫道:「恆春地處偏僻,更像是北海道。生活艱難的環境,適合基督的信仰者。」他到了恆春,推動水牛的品種改良。

離開台灣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獲勝,開始將資本主義與軍國主義結合,再度由軍人執政。柳本通義對此作法憤怒不滿。1907年7月27日,申請退職,回到日本。

柳本通義返日之後,擔任兵庫縣水利技術員。1916年退休,回到桑品擔任議員,他也協助女婿小林直三郎在美瑛、旭川地區開拓農場。1947年,病逝。

參考資料

1. 作者不詳,1900,柳本通義君。台灣經濟雜誌,第十八期,第13頁。

2. 神埜努,1995,柳本通義生涯。共同文化社,日本。

3. 田代安定,柳本通義,1898,台灣島道路市街植物論提出。台灣總督府史料。

4. 柳本通義,1907,恆春廳下墾定附地官有地種畜場使用許可。台灣史料。

5. Maki, J.M., 2002. A Yankee in Hokkaido- The Life of Willian Smith Clark. Lexington Books. U.S.A.

6. 越澤明,2011,後藤新平——大震災帝都復興。筑摩書房,東京。

7. 楊漢龍,1909,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景況。台灣農友會,24卷,71-72頁。

8. 楊漢龍,1905,農事試驗場概況。台灣農友會會報,1卷,5-8頁。

9. 麻生藏,1982,近代化教育。第一法規出版株式會社,日本。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