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30期】2019年2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9年2年出刊
本期目錄:

回應「基本收入芻議」

梅頓——他曾如此真實的活著

台灣更需要的教育:促進對話的「信仰教育」提案

介紹臺大成立初期的老師(7)──台灣農業開發史的大功臣:藤根吉春

打開天窗

 


號角
回應「基本收入芻議」

溫英幹

《曠野雜誌》227期(2018年11月)的曠野論壇刊載黃乃寬先生一篇大作,「基本收入芻議」,很具遠見的提出非常有意義的觀點,也是普世經濟未來可能要面對的選擇。

中外的基本收入概念

基本收入的概念延伸自自古以來的社會福利制度;西方從羅馬帝國時代就開始有了。中世紀天主教會有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中國在宋朝時期(約公元1000年)也實施一些與現代社會福利類似對窮人的補助。不過正式的現代化社會福利制度在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才出現在幾個西方國家,如德國、英國及美國。美國在1930年間經濟大蕭條時,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也是藉著公共赤字支出,來增加就業及幫助貧困者脫離貧窮。

基本需求的演變

二次大戰之後,各國相繼採用貧窮線統計方式來補助窮人。目前各國的社會福利制度,包括台灣, 也是因應機器替代勞力及所得分配不均現象,使處於貧窮線下的窮人得到一些基本生活的補助。

美國公民在貧窮線下的人口過去幾年都佔人口約14-15%,約4千5百萬人需要社會福利補助。國際勞工組織也在1976年提倡基本需求(Basic Needs)的概念,與基本收入類似,就是政府的職責在滿足人民(特別是窮人)的基本需要——食衣住行等。從歷史演變,本來以追求利潤的資本主義經濟已經轉化成為混合經濟(mixed economy),介乎於純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之間。

呼聲將越來越高

黃乃寬在《曠野》227期中之大作:「基本收入芻議」提到三大趨勢,特別是人工智能,將使傳統勞工需求及就業機會更加減少,沒有充分就業的人口會越來越多。在所得與財富分配越來越不平均的情況下,人口結構可能會形成有資產(the haves)與沒有資產(the have nots)的兩個對立階級。那時,無可避免的,處在財富分配下層的人口對基本收入的呼求可能會越來越高,甚至爆發革命。

讓社會更安和樂利

基本收入目前可能還不到實施的地步,但在未來可能扮演重要穩定經濟的角色。耶穌說: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約翰福音12:8)貧窮問題自古有之,但未來會更嚴重。然而副作用就是不勞而獲,容易養成怠惰心態,違反了保羅的教訓:「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帖撒羅尼迦後書3:10)黃先生提出「共享經濟適時創造了一個可以配合『基本收入』政策,讓社會更安和樂利的環境。」也許是可行的方案。

(作者曾任職世界銀行多年,目前為台灣東華大學榮譽教授)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