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32期】2019年4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9年4年出刊
本期目錄:

「二二八平安禮拜」上建築設計技法的出位

由下而上的和平之路——在NARPI(東北亞和平教育機構)暑期營的所見所學

後自然的憂鬱

台灣農業開發的恩人——長崎常

打開天窗

 


人與自然
後自然的憂鬱

◆ 陳慈美

國家圖書館舉辦【與自然同行──品味西洋生態文學】系列講座,我參加了「溪山盡:西方/全球/跨國生態電影裡的環境意識」這一場,由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張嘉如教授主講。

整個演講廳坐滿聽眾,兩個半小時豐富的內容,令在場所有人收穫滿滿。可是,講座結束之後,我卻覺得非常悲傷,甚至「悲傷了好幾天」(尼希米記一章4節)。主辦單位提供給與會者的紙本資料中,「除卻自然的生態」這個段落裡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憂鬱是比較適當的生態情緒」,好像呼應著我的悲傷感!

環境論述概述

原來活動文宣上講題是「溪山有盡」,將南宋馬遠(1190-1279)名畫《溪山無盡》改了一個字。可是,講師在當天使用的主題,乾脆把「有」字刪除,直接用「溪山盡」破題,令人印象深刻!

一開始先簡單定義「環境」: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自然環境」;生物生活周圍的氣候、生態系統、群體和種群的「生物學環境」;具體的人生活周圍的情況、條件或背景的文學、歷史、社會科學環境,統稱「人文環境」;以及如污染、物種滅絕、土石流等限於「環境議題」的狹義環境。

接下來,介紹幾個西方生態批評裡的環境論述,慢暴力(Slow Violence)、毒物意識(Toxic Consciousness)、除卻自然的生態(Ecology without Nature)、情緒生態(Affective Ecologies)、生態大都會意識(Eco-cosmopolitanism)以及瓊妮•亞當森(Joni Adamson)從美國印地安文化切入討論生態正義議題的「中間地帶」(Middle Place)等。

生活在「人類世」(Anthropocene)之下,前工業時代的自然環境已不復存在,我們幾乎只剩「人工環境」。這正好呼應台北市立美術館正在舉辦的雙年展主題「後自然(Post Nature)」(展期2018/11/17 – 2019/3/10)。

怵目驚心的記錄片

由於時間限制,講師只能播放紀錄片簡短的片斷,我印象深刻的兩個故事,正好都跟塑膠有關。

《來自中途島的消息》:太平洋中部中途島(Midway Atoll),屬於珊瑚環礁,島上有飛旋海豚、海鳥,設有野生動物保護區。紀錄片中,我們看到在幾乎沒有人居住美麗的太平洋島上,信天翁以海上漂流的塑膠垃圾餵食幼鳥,導致無數的幼鳥和成鳥的死亡。

《塑膠牛》:記錄無數在街上流浪的印度牛,以垃圾為食物,導致大量牛隻死亡。當獸醫解剖牛的內臟,發現有的牛胃裡的塑膠居然可以重達 50公斤以上。面對這樣的畫面,讓人無言!氣憤、沮喪、罪惡感、憂鬱、冷感、無力感等生態情緒都有可能出現!

其實,減塑的呼聲,甚至相關的政策宣導一直持續著,可是,隨著消費導向的經濟模式橫行,以及鋪天蓋地愈來愈多元便捷的物流系統亂竄,我們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包括紙箱、塑膠包裝的大量使用,幾乎無法停下來,真是無奈啊!

生態溝通影片

一般人很容易以為,以生態為主題的影片,應該就是一種喚醒生態意識的媒介。聽到張教授的分析,我才知道,原來有所謂生態溝通的負面例子,真是長知識了!

她舉好萊塢《全球變遷》為例:本片主要情節為全球暖化導致氣候劇變,地球迅速進入新冰河時代,西歐地區被暴風雪摧毀,紐約曼哈頓全被冰層覆蓋,洛杉磯更史無前例地遭大量龍捲風襲擊,全球陷入一片恐慌。但這部片子主要訴求為親情,環境議題只是成為背景而已,因此,她認為這災難片是生態溝通負面例子的第一名!狄士尼的《快樂腳》、好萊塢的《寵物當家》等影片,也因過度娛樂化,都被列為生態溝通的負面例子。

柴靜拍攝《穹頂之下》之後說:「我以為聽到礦場裡的爆炸聲才叫做污染、看到工廠的煙囪裡排出來的煙才叫做污染。我從來沒有想到我們所住的大都會(北京),我們所看到的天空也是污染的。在那個時候,我不是一個記者,我已經是當事人。」張教授認為這種「置身其中」的情況,會帶出究責(罪惡感)、擔責(責任感)的結果,應該是一個生態溝通的正面例子。

整個演講以楊恩•亞瑟-貝特朗(Yann Arthus - Bertrand)拍攝,於2009 世界環境日(6月5日)首映的《盧貝松之搶救地球》(HOME)結尾。此部片子乃繼2006 《不願面對的真像》之後的一部非常具影響力的生態影片,拍攝 54 個國家,使用鳥瞰式再現,呈現我們沒有看過的景象,讓觀眾產生對自然的敬畏,也感受到當代經濟模式和人類中心主義文明所產生看不見的暴力。

視野寬廣、行動專注

回到整個演講一開始定義「環境」時,張教授認為限於環境議題的是所謂「狹義環境」,這一個說法我認為有待商榷。

作為參與環境運動的民間團體,我們非常期待所有關心環境的朋友,儘量能夠拓展學習領域,讓自己的視野更加寬廣深入,瞭解時間、空間、人文、政經等脈絡。但是,當我們真正要付諸行動時,一定需要專注投入,過於發散的行動,是無法集中火力的。尼希米的榜樣,成為一個很好的典範。

我的禱告

「祝福我這年中的每一步,讓我在您交付給我的使命中,也成為別人的祝福。」

(摘自《365天在祈禱中的相遇:遇見神,遇見人,遇見自己》p9,南與北文化)

(作者為生態關懷者協會創會會長)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