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37期(2005年10月出刊)/精采內容摘錄

本期目錄:
航向生命藍海
整全使命的再思
泰勞事件的省思
終極價值的抉擇─
歌德的《浮士德》
聖召與使命
隔離的國度
再訪菁寮─菁寮朝聖行之二
原來上帝也有夢
奇幻永續─路益師的
《納尼亞傳奇》


筆的見證/終極價值的抉擇
─歌德的
《浮士德》

蔡梅曦


楔子

  十九世紀法國德拉克洛瓦( Ferdinand Delacroix )的繪畫,法國作曲家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的樂劇《浮士德之沈淪》( The Damnation of Faustus , 1846 ),古諾( Charles Gunod )的歌劇《浮士德》( Faust , 1859 ),義大利伯伊托( Arrigo Boito )的歌劇《麥非斯多斐勒》( Mefistofele , 1868 ),以及李斯特( Franz Liszt )的《浮士德交響曲》( Faust Symphony , 1857 ),都以浮士德為中心題材,發揮了極致的藝術境界。德國文豪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的詩劇《浮士德》( Faust )分兩部分,取材於中世紀歐洲浮士德碑文,可追溯到新約聖經使徒行傳第八章的法術師西門(案:西門目睹彼得傳揚褔音時,人們受其按手得聖靈,擬以金錢購買這種權柄,受彼得斥責;公元第二世紀諾斯底派玄智思想〔 Gnosticism 〕流行於小亞細亞時,西門竟成以特殊修練可參透天機的大師)。到了中世紀,德國傳說中的浮士德角色漸漸定型:史稱他生於一四八○年,年輕即獲有行奇蹟的法術魔力;一五二五年,他於眾目睽睽下,在萊比錫王宮樓閣上表演飛行,不料竟被惡者帶走,不見屍體。一五八七年,法蘭克福一家出版社出版了《約翰浮士德博士的生平歷史》,同年英譯為《浮士德博士咒詛沈淪的生平歷史》,主題均採宗教虔誠的立場,批判了與魔鬼立約乃罪不可赦的行為。在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浮士德成為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對教廷制度與教條的典型代表。

歌德生平

  一七四九年,歌德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為中產階級富家子,從小即深愛文學。一七六五年,為繼承父業到萊比錫學習法律,此期間他開始創作抒情詩與戲劇。中途一度生病回鄉療養,之後續往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 ),直到一七七一年完成法學研究前後,廣交詩人、文學批評家。回法蘭克福後,他投入文學及哲學研究。一七七二年,他寫了詩劇《伯林欽根的偶像》( Gotz von Berlinchingen ),一七七四年,寫出了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他的聲名遍傳歐洲,成為浪漫狂、叛逆者的主導人物。

  一七七五年,威瑪政府年輕的奧古斯都公爵( Karl August )邀他擔任行政及督導的職位,歌德先後擔任樞密參謀、財政部長、農礦部長等職,與開明的公爵成為密友。為使文學創作不受行政事務的干擾,歌德於一七八六年前往意大利旅遊兩年,期望對生涯有所省思。回德後,他隨即集中從事研讀與寫作,擔任威麥國家劇院以及文化事務的首席指導者,專心培養植物學、解剖學、地質學、光學、物理學等多方面興趣。一七九二年,他陪伴公爵出征革命暴亂中的法國,事後寫下了有關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的政治評論。

  一八○六年,歌德與相戀甚久且在一七八九年生有一子的情婦結婚。家居安定,物質條件優厚,常與詩人席勒( 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 )等文人交往。歌德前後作了詩歌、劇本、小說、科學小品雜文,並德譯及編輯外國著作等一百四十餘篇,具深入人性的觀察及刻畫能力。歌德歿於一八三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是中外文學史上罕見傑出的詩人、劇作家及小說家。

《浮士德》的宗教人生深義

  《浮士德》詩劇的第一部分,常出現於文學課程、舞台或電影劇本。歌德在〈楔子〉中自述曾在書房預備書寫醞釀《浮士德》多年,浮現在他眼前的模糊影像,成了一股內心深處的力量,類似古典作家以「繆思」( Muse )為創作靈感泉源。歌德引進導演、詩人、丑角等三人於舞台上,談論一部戲劇應有的條件,為文學批評的借鏡。導演認為題材新穎、動作緊湊為重點,詩人以藝術性及思想深度為成功要素,而小丑則以好戲需兼顧內容與形式。綜而言之,總意就是偉大的作品在於將宇宙與人生呈現舞台上。歌德以此序幕立下文學作品的形式與內容,實用與藝術相關性的重要概念。《浮士德》的場景涵蓋了天堂、人間世、地獄的全方位,以演技呈現永恆的實存與抽象的理念,而將有與無、普遍真理與個人存在,綜合為更高層次的統一協和。

  詩劇《浮士德》序幕外,有二十五幕,其中以〈浮士德的書房內〉的對話與情節敘述最富哲理性與文學境界。復活節前夕,五十歲的浮士德坐在堆滿書本與科學試驗儀器的書房內,怏怏不樂地說出他掌握了各種人文與科學,包括哲學、醫學、法律與文學等,最後很不幸也學到了神學。他勇於接受學習新領域,對陰間、死亡、妖魔鬼怪毫不懼怕。他在深感厭倦頹唐的心理壓力下,定意要學習古老的魔咒法術,召喚地中精靈。此時精靈出現,斥責浮士德,然後消失。浮士德陷入苦思,甚至想以自殺來解脫。正當他擬服用毒藥時,教堂的鐘聲使他猛然察覺復活節是復活永生的盼望,頓時排解了疑惑憂思。接著另一個書房場景內,浮士德度過愉快的下午,之後再度陷入莫名沮喪。當他以德文翻譯的約翰福音來汲取靈感時,看見第一章 1 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他推敲了半天,就譯成「太初有行,行與神同在」。「行」即「行蹟」、「工作」、「努力的行動」。他心靈的掙扎,反映在推敲星移斗轉、人世變遷背後的真相。他鍥而不捨地追求學識、經驗、內心願望的滿足,便是「行動」一詞的具體表現。

  魔鬼麥斐斯( Mephistopheles )於本劇之序幕中與上主打賭後,看定浮士德虛無思想與玩世態度,符合牠是非顛倒、頑強詭詐的本性,牠等待浮士德首先行動後,才伺機下手捕獲。麥斐斯在浮士德面前顯形,形容自己為「經常驅使惡者,逼迫良善,否定事物的能量」,卻不肯吐露名字。一陣熱烈論辯後,浮士德釋放剛才使用的符咒,麥斐斯才得脫身。因此浮士德心想,魔鬼既然被他的法術規則控制,應該可以利用這種力量與牠立約,供他使喚。

  第二天,浮士德在書房獨處,麥斐斯以貴族打扮入屋,牠百般嘲諷指出浮士德唾棄社會的人生價值,也不顧基督教的靈修美德,並說出牠願意幫助浮士德過一般人所無法得到的生活,並提供浮士德在生任何要求,條件是浮士德答應死後成為麥斐斯的僕人。一番躊躇後,兩人遂訂下血盟。

  詩劇《浮士德》推向悲劇結局之另一主軸劇情發展,就是女子瑪格雷特(小名格列珍)與浮士德的戀情。浮士德得麥斐斯的幫助,贏得她的芳心。女子為愛浮士德,誤用過量迷藥毒死母親,哥哥為雪家恥與浮士德決鬥身亡,最後,格列珍狠心溺死親生的嬰兒。於〈荒郊一日〉一幕,浮士德得悉格列珍已被囚禁,要求麥斐斯幫助使她得釋放。麥斐斯卻說她不是因罪被刑罰的第一個人,所以不予考慮。浮士德大怒譴責麥斐斯:

   你這犬類!可憎惡的妖魔!你說她不是第一個。

   我的骨髓、我的內心中有著這可憐女子的極大苦楚,

   而你竟對著千萬人的命運在猙獰奸笑!

  麥斐斯噬笑回答人類命運本是如此;人加入罪惡魔鬼的行列,卻無勇氣或意志力來面對、忍受自己選擇的結果。麥斐斯責問浮士德既然面臨人之窮途末路,也定意加入牠的隊伍,為何無法堅持到底?浮士德對格列珍的苦難應負全責。浮士德堅持要麥斐斯拯救格列珍,麥斐斯則說格列珍哥哥的死會引擊殺的天使來尋找,浮士德表示已無所懼怕。麥斐斯最後讓步,答應盡力營救格列珍,隨之於第二十四幕〈戶外的夜晚〉,他倆騎馬奔馳到城外的囚房,於最後一幕〈囚房中〉,麥斐斯幫助浮士德進入格列珍的地窖囚房,見她深受罪惡感重擔折磨而精神失常,畏縮在囚房一角,失聲地求饒。

  浮士德悲痛萬分,迸出絕望哭聲。格列珍頓時清醒,認出浮士德,狂喜擁抱,頓時萌發生存的信心。浮士德要將她拉出囚房時,她卻因逃走並不能解除犯罪應得的刑罰,而拒絕之。天將黎明,麥斐斯進入牢中,叮嚀浮士德急速離開。格列珍認出是魔鬼,便向上主祈求開恩:

   神啊!?的審判!我將自己交託?,

   啊,天父!請救我,我是?的!

  麥斐斯再次警告如不及時離開,浮士德就會與格列珍同受災禍,牠大聲說:「她已被定罪、沈淪了!」此時,天上卻有聲音回應著說:「她得救贖了!」麥斐斯與浮士德一同匆匆離去,格列珍微弱地呼喚著她愛人的名字。

結語

  歌德之詩劇《浮士德》第一部分敘述浮士德的求知與魔鬼立約,他與女主角格列珍慘痛的愛情與結局。笫二部分突出浮士德縱覽今古奧秘、獲得人生至樂、王宮高位與千古賢哲名士會晤、追求到曾引起土希戰爭的古典美人特洛伊的海倫,及一連串征勝與成就。然而,這些酒色財氣、功名利祿,卻不能給他真正的平安與幸福。浮士德於幻滅、絕望中,付出勇氣,相信比他更高超、偉大的神,繼續追求良善及真理,最後被接納升上天堂。每個時代對浮士德的故事,均予感性與知性的時代詮釋,象徵人在宇宙的定位及生命的價值。此詩劇啟示了人在生死、榮辱之間的進退維谷中,應本著信仰的真諦,對永遠得救的問題,做正確抉擇。

(作者現任教於靜宜大學英文系所)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