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93期】2015年1-2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5年1-2年出刊
本期目錄:

怕今生是朕or不是朕──後「馬」、「扁」騙局的新曙光

城市之愛四部曲

尋找「可持續社會」的夢徑

活水

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走過「六四」二十五年的回顧

回歸自由寧靜──赫塞的詩悟人生

打開天窗

 


 

人與城市城市之愛四部曲

◆張文亮

之(一)—— 擁擠處,與冰點相遇

自古以來,人類常喜愛往都市群居。都市提供較佳的就業機會,擁有較多的教育資源,有較便捷的運輸系統,保有較佳的治安,興建較高的防洪堤,與較充足的醫療照顧等,實在吸引人的前來。但是,人的基本需求:乾淨的水、清潔的空氣、足夠的食物、合適的溫度、徹底的排污、充足的陽光,方便的輔助能源。這些需求組成支援維生的系統,人也期待在都市獲得滿足,雖然常有落空,仍然心存盼望,未來會更好。

當大都市裡有隻貪婪的大怪獸……

在都市有限的資源與空間,持續供應需求的多面,管理都市成為非常複雜的難題與挑戰。這需要高度的智慧、深遠的洞見、優秀的領導、多角度的協調、寬廣的合作、動態資訊的掌握、即使的反應、與迅速的危機處理等,使都市成為市民生活、生存、生命獲得最佳化的所在,而非少數人或某特定階層所擁有。

即使都市一直有其欠缺,每個時代的走向,仍朝向大都市發展。人口愈聚愈多,都市周遭的衛星城鎮,也併入都市。原本都市周邊的農地,也蓋了大樓。原本城市的森林、樹木大遭砍伐,變成建地。管理不佳的城市,像是一隻大怪獸,不斷吞吃周遭的土地與自然資源,而且愈吃,長相愈醜陋。

喂!我不是藻類!

當城市的發展朝向經濟的最大化,而非品質的最佳化、發展的單一化,忘了市民所需的多樣化,寡樣的都市就會愈來愈醜陋。例如都市的房子愈蓋愈多,所蓋的品質卻不佳。每幢大樓都標榜自己如何美麗,卻不是都市最佳空間的營造。不知節制的建築,愈來愈多、愈密、愈高,如同藻類在優氧水中愈長愈多,最後彼此遮陰,得不到陽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終將集體死亡。
何等的期盼,都市的空間,
不像權力的寶座,多人總在相爭,
你坐了,我就不能坐,
我坐了,你就不能坐。
而是符合人性。如同有條看不見的線,
穿梭在都市不同的空間裡,
使人獲得更多的自由,
與大自然相遇。
而不是在一個擁擠的地方,
總與冰冷相遇。

之(二) —— 是誰住在罐頭裡?

都市管理的迷思,是一直在都市或都市的周遭開設道路,去滿足車子的需求。其實愈開道路,將使愈多的車子上道路。建造道路的速度,永遠追不上車子增加的速度。有智慧的都市管理是設限制道路,縮小行車道,才能解決都市道路的擁擠。讓道路減少,是導引居民更多使用公共運輸系統,維持早睡早起,有益身心的好方法。只有愚昧的規劃者,才會用多建開路,來減少車擁。只有不懂工程的決策者,才會落在工程是唯一解決擁擠問題的迷思裡。

罐頭人的集中營

都市建築的另一個迷思,是將房子建造當成「開罐系統」(canned system)。讓都市裡的每個居民住在不同大小、尺寸、型式的罐頭裡。罐頭裡提供每個人或每個家,所需要的維生系統與室內空間。有錢的人住在大罐頭,中等收入住在小罐頭,貧窮的人住在更小的罐頭。都市是千、萬個罐頭的組合,街道邊是一片罐頭的羅列。都市的規劃與建造,總是在找空間塞罐頭。塞到無地可容,才用都市更新再重塞。都市若沒有事先妥善的規劃,都更是讓更多都市空間,供人再搶奪。這將導致都市人的生活更壓抑,人際關係更疏離。反正大家都是罐頭人,自然不需人情味。

當少數人壟斷都市空間的使用,我們的都市建築會愈來愈不美,經常是顏色與周遭不相配,高低與前後不協調,比例與左右不對稱,型式與景物不協調,一堆建築好像一群殭屍站在那裡,不知誰較有氣息。又像一堆兵馬俑的站立,外表個個似乎有模有樣,近看卻像一堆了無創意的仿製品。

都市裡的共言空間

其實,當眾人共享一個城市,應有市民的責任,共享所擁有的空間;有市民的良知,去彼此扶持;有市民的感覺,去發展居住地的特色;有市民的學習,去將都市當成一間共同學習的學校,去佈置大家的空間,去產生不凡的文化特質。在都市裡生活,應該是市民誠實的參與,真心的相待,而非讓一些錯誤的迷思,長期控制。

噢,何等的期待,
都市是一本好看,有深度的書,
都市的道路是幫助翻書的手,
讓人閱讀城市的每一頁。
噢,何等的期待,
建築是三度空間的美,
無論從那一個角度看,
近看、遠看,都是視覺的享受,
當建築朝馬路的一方不好看,
背後的一方不能看,
將是都市景觀的災難。
噢,何等的期待,
當我們走在都市裡,
處於不同的角落,
都是與美、深度文化,不期的相遇。
上帝啊,請讓我們這一代,
為此努力吧,
好讓我們的下一代,
有這一種城市。

之(三)—— 讓愛有個凝聚處

在歷史上,沒有一個都市是永存的。多少的都市曾經是帝國的首都,貿易的中心,宗教的殿堂,重兵保護的所在。曾經是藝術羅列,建築鱗比,文化顯赫,藩國朝貢,夜夜笙歌。最後卻都淪成廢墟,石蓋土埋,草掩藤生,不再為人所記憶,不再令人所提起。為何多少人辛苦的建造,最後竟成為荒漠、曠野?可能是財富引來的戰爭,權力產生的破壞,淫蕩帶來的混亂,瘟疫導致的滅絕,過度膨脹形成的虛空,混亂滋生的錯亂,戀物崇拜衍生的癲狂,或是當權者的不義。

都市空間的珍愛

這世界沒有永久的都市,現今的都市若與過去同名,大都建立在舊有都市的殘石斷瓦之上。羅馬帝國的都市已多成廢墟,巴比倫的尼尼微大城現在是座垃圾小山,雅典古城的誇耀現在只剩若干石柱,偉大的耶路撒冷城早在塵土之地下,中國的多少古都,蹤跡總是難尋,或是只留碑石,讓人憑空惆悵。都市會由盛而衰,由衰而弱,由弱而死,而人類卻一代又一代的湧向都市,將生命精粹,一生所賺,託寄在都市。

1961年,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都市規劃者珍•雅各(Jane Jacobs, 1916-2006),在所著的《美國大都市的生與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書中寫道:「要拯救都市免於提早萎凋,需要在都市混亂的千頭萬緒中,理出重建都市的次序,這才是值得居民尊敬的管理。」

都市人的良知

這本書成為近代都市規劃的踏石,使有心改革都市環境,提升都市生活品質,幫助都市人的福祉,可以知道在這條改革的路上不孤單,也非在盲目的摸索。她提出活化都市,能夠給都市注入生命力,必須站在地理人文的觀點,保存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建築與空間,不要視為待拆除的垃圾,日後才能賦予都市文化的多樣。失去古老,將是都市記憶的抹煞。她提出都市存在的第一優先,是服務廣大的市民。市政建設的前提,是先收集民意,由下往上的方式訂定決策。若隨著有錢、有勢、有政治背景者的需求,行政決策將導致居民情感的撕裂。

她又提出都市要有市民之愛的凝聚處,讓都市是在互助的氛圍裡發展,而非在經濟的陰影下膨脹。這才能讓都市成為安全居住的所在。都市是人相互尊重的地方,彼此在爭執時,才會學習退讓一點,這是培育都市人基本倫理的溫床。為此她寫道:「市民良知(civil conscience)不是懦弱的,而是讓眾人共享都市空間資源,知道有該盡的職責,與勇敢的堅持良知。」

都市的生態空間在哪裡?

更重要的,她認為都市的活力,是來自生態的注入。她寫道:「這必須有『開放的都市空間』(opening up city space),讓都市周遭的生態環境能夠導入都市。」這是後來非常有名的「生態都市」(eco-city)的由來。她稱:「生態系統是以大尺度的眼光,來看物理、化學、生物相互的作用與程序,在時空上的關係。都市若要具有理想的生態系統,必須讓都市的發展,平行於都市環境物理—經濟—倫理的不斷互動……如果我要大膽的詢問:『都市的空間,應該具有的意義?』我必須找到一個新的起點,而非糾纏在過去的泥濘裡找出路。要走出昔日慘痛經驗的陰影,而非自己總扮演受害者的角色。都市空間的契機,是讓外界的生態系統,有能夠注入的管道,除去一切人為的隔絕。沒有一個社區成為都市裡的禁地,沒有一個空間成為貪婪之海的孤島。」

末了,她又提出:「都市空間的使用,是多樣與簡單的交織,土地的使用固然有其經濟的活動,不宜採大開發,建造將均一。經濟至上的開發,將撕裂人與人的關係。法律為名的強制,將增添市民累累的傷痕……未來都市的管理者,應該擁有四張臉孔,分別看著都市的安全、教導、法規與次序,使其相互平衡。」

符合人性的呼喚,總是微弱,
都市倫理的堅持,常是稀薄,
生態都市的理想,已經落實了嗎?
看,我們的都市吧!

之(四)——需要更多友誼的手

都市興起,都市衰敗。人群聚來,人群散去。日光之下,週而復始。自1910年以來,普世人口又往都市集中,以致都市部分成為人口擁擠的所在,導致人與自然生態隔絕,居住環境品質劣化,居民人際關係的疏離,社區凝聚感的薄弱,與許多人罹患憂鬱,情緒困擾、自社會退縮、反文化等問題日益嚴重。

都市建築的革命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期,普世超過50%的人口已住在都市,到2030年,這比率將超過60%。為了改善都市人生活與提升生命的品質,「都市生活環境的生態建築」(eco-architecture in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為未來最具前瞻的建築建造,與革命性的生態景觀的鋪陳。這包括在都市有限的土地空間營造具有生態空間、生態多樣、生態深度、生態連結與生態美感的氛圍,以此來支援在地水、土、樹木的復育,支援生物的多樣,支援生態景觀的美,支援生態與建築的聯結,支援在地文化與建築空間的融滲。

這將使都市建築單位土地上最多的建築房間,轉成最多人與周遭生態的連結。由追求個人專屬空間,轉成眾人對生態空間、生態美感的共享。由追求建商最大化的資產利潤,轉成都市空間的最佳化使用。由追求建築的高與宏偉,轉成使人得安息,得安寧,得感動的地方。

願因著我們在這裡,這座都市將更美好。因著你們在這裡,這座都市將更有內容,更有相互看顧的愛。我總在期待,有一個都市之愛的起點。

(作者現任教於台灣大學生物系統工程學系)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