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67期】2010年9-10月出刊

本期目錄:
倫理實踐的一致性
那天我們成為公民──高克牧師的公民課
為何基督徒不像樣?

更新與重建──《以神為本》叢書總序

來自「樂生」底層的呼求
為愛起程──誠摯推薦《珍愛地球家園》
耶穌會如何解構?──後現代主義給教會的好消息
托爾斯泰理想的實踐──小說《復活》的賞析與啟迪
黑人男歌唱家先鋒



 

筆的見證托爾斯泰理想的實踐──小說《復活》的賞析與啟迪

◆黃友玲

托爾斯泰五歲的時候,他的大哥尼古拉有一次告訴他一個秘密,說,只要把這個秘密解開,世界上就不再有貧窮、疾病和仇恨。大哥又說,這個秘密是寫在一根小綠棒上,而那根綠棒就埋在他們家附近小山澗旁的路邊。
這個「小綠棒」的故事,叫五歲大的托爾斯泰為之神往不已,找尋綠棒成為托爾斯泰年幼時最熱衷的冒險遊戲,而今日當我們總觀托爾斯泰的一生,可以發現他的偉大理念的背後,其實就在尋找傳說中的綠棒,他期待有一天人間不再有貧窮、疾病和仇恨。

《復活》高度的成就

《復活》(Resurrection)是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經典作品。高爾基曾經說過:「不認識托爾斯泰的人,就不可能認識俄羅斯。」藉由托爾斯泰筆下的人物,層層揭開俄國華麗的外表,可謂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復活》除了談論當時的俄國社會制度問題以外,亦涉及道德問題,男主角聶赫流道夫想要藉由上層社會的力量援助女主角卡秋莎,但是,在他為卡秋莎平反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俄國制度之迂腐、社會之黑暗,令他深深感到厭惡。若以暗夜比喻當時的氛圍,那麼,可以說聶赫流道夫是以悔罪的行 來證明他的生命已經從死裡復活,正像是暗夜裡燦爛的光明。

托爾斯泰其人

托爾斯泰是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他的全名是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Count Lyev Nikolayevich Tolstoy),他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一派最偉大的代表,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他生於 1828年9月9日,一個貴族的家庭,父親與母親都是貴族。因此,托爾斯泰自幼即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他於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他退學回到自己的故鄉,並開始嘗試改革農奴制度。1851到1854年之間,他曾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且開始寫作。1854到1855年他參加克里米亞戰爭。這些年間的軍旅生活不僅讓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敗壞,這些經歷還為他之後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出戰爭場面打下了重要的根基。
托爾斯泰曾說:「財富會腐蝕人的靈魂。」 他終其一生都站在農民這一邊,為農民喉舌,關懷下階層的民眾,還熱衷於組織賑濟災民的活 。
這位貴族地主與一般的貴族不同,他長年奉行儉樸生活,拒絕奢華與宴樂,一切靠自己的雙手勞 ,舉凡劈柴、生火、縫鞋、耕地都不假手他人。他常就教於神父、主教、修士,對於上帝的事情非常感興趣,他曾說:「關於神 與信仰問題的探討,讓我看到一種卓越而偉大的理想。」
托爾斯泰主要的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Childhood, Boyhood, and Youth)、《哥薩克》(The Cossacks),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以及《復活》。 60年代至70年代他所創作的長篇巨著《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使他贏得了崇高的世界聲譽。80年代末他創作的《復活》更成為其一生創作和思想探索之集大成者。
《復活》總結了托爾斯泰一生身體力行的崇高理念,也是對當時俄國社會最強烈的批判,不但有其時代意義,更在世界文壇上立於不朽之地。托爾斯泰於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阿斯塔波沃車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哲人終於走完他人生的旅程。

《復活》情節大綱

女主角卡秋莎·瑪絲洛娃本來是一位清純的少女,她是一個貴族地主家的養女,那一年,主人的姪子—— 一位貴族青年聶赫流道夫來到主人家裡做客,卡秋莎一眼就愛上了他,但卻因為兩個人身分差距懸殊,卡秋莎不敢表白。過了一段時間,當聶赫流道夫再度造訪,正好是那年的復活節,聶赫流道夫趁機誘姦了卡秋莎,自此之後,卡秋莎陷入了痛苦的深淵,因為她懷孕了,主人把她趕走,她只有四處漂泊討生活,卻屢遭男主人上下其手,最後為了溫飽,淪為妓女,前後達八年之久,過著出賣靈肉的生活。
後來因為一位富商在她的床上離奇死亡,卡秋莎被人誣陷謀財害命,旋即被捕入獄。這時,聶赫流道夫以陪審員的身分出現在法庭之上,原來他也是審理瑪絲洛娃案件之一員。他認出了眼前的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遺棄的卡秋莎·瑪絲洛娃,霎時他受到了良心激烈的譴責。幾經思索,他決定出面相認,於是,他特地到獄中去看卡秋莎,向她表白,向她認錯。兩人相見,自是愛恨情仇、五味雜陳,聶赫流道夫向卡秋莎表示願意娶她為妻,卻遭她怒斥拒絕,十年來的委屈與憤怒一洩而出。
但聶赫流道夫仍然堅持要負責任,他出面為卡秋莎四處奔走,希望能為她平反冤情,但一切的努力都化為泡影,卡秋莎還是被判押送西伯利亞,聶赫流道夫堅持與她同行,他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財產,追隨卡秋莎到西伯利亞和她結婚。而就在為卡秋莎平反的過程當中,聶赫流道夫親眼目睹俄國現行制度之種種不公,令他非常氣憤與失望。
後來在途中,他們接到皇帝的特赦,恩准卡秋莎的苦役改為流放。這時的卡秋莎儘管仍愛著聶赫流道夫,但考量到他的身分與前途,她拒絕了他的求婚,決定與政治犯西蒙松結合。

重要人物分析

聶赫流道夫
聶赫流道夫一開始以紈胯子弟的形象出現,其形象代表當時貴族的生活型態。縱使聶赫流道夫在大學時期曾讀過有關於把土地重新分配給農民的相關書籍,也曾懷抱大志要解放農奴。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聶赫流道夫加入軍隊,他整個人變了,他四處留情、揮霍金錢,他認為那些生活習慣都是貴族社會的正常行為。在社會是非不分的大染缸影響之下,他整個人如同行屍走肉,毫無生氣可言。直到聶赫流道夫擔任陪審員時,與卡秋莎相遇,良知的提醒才如暮鼓晨鐘,激 他開始思索社會制度的 失和他過去所犯的罪惡,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以往的罪孽是如此深重。

卡秋莎
卡秋莎這個角色在《復活》一書當中可依不同時期分成幾個部份:純潔的少女、被迫下海的妓女、被誣陷入獄的女囚。她各個角色反應出不同的社會情況,而當聶赫流道夫誠懇地表態要娶她為妻時,卻被她拒絕了,直到後來聶赫流道夫跟隨她遠走天涯,流放西伯利亞,卡秋莎的最後選擇竟是另一個囚犯,不因為別的,階級使她和聶赫流道夫永遠必須分道揚鑣。

《復活》之啟迪

《復活》整本書旨在抨擊階級制度,正因為貴族與平民的區別,造成卡秋莎的悲劇,她只是一個婢女,以當時的形勢環境,以她的身分是不配與聶赫流道夫談 愛的,因此她不敢表白。而聶赫流道夫後來以貴族身分,強暴了他,也是階級使然——只要是貴族,就可以為所欲為。
對一個女孩而言,身分已經如此卑微,又遭逢如此惡劣的待遇,注定一生是向下沈淪了。以她一介女子,出外求生,只求溫飽,卻處處碰壁,可以想見,最後的結局必然是走向墮落。而命案的發生只不過是雪上加霜而已。以這樣一個女子,碰上了這種事,不但是求告無門,更無解釋的餘地,正如庭上審理者所言:這種女人怎能相信?
如此看來,這樣的悲劇是大時代造成的了,當時的社會結構、當時的文化背景都間接或直接地扼殺了這個可憐的女子。
而聶赫流道夫的良知卻是黑暗中的曙光,他犯了錯,那個錯誤導致了卡秋莎一連串的悲劇,但他並未選擇逃避,他選擇了面對。
年少輕狂,人難免犯錯。但關鍵在面對錯誤的態度,是選擇逃避,還是選擇面對。若選擇逃避,表面上可以免去麻煩,但犯錯的罪惡感將如夢魘般一生如影隨形,揮之不去。但若選擇面對,表面上是必須付出代價,但心靈上卻得著了釋放與自由,正像一個人從罪惡裡獲得重生。聶赫流道夫選擇了面對,他鼓起勇氣,承認自己的過錯,並且誠心誠意地要為他的過錯負責任,這正是托爾斯泰要透過他筆下的人物表白的:得救是從反躬自省開始的,而真誠的悔改方可能使生命從死裡復活。

結語

托爾斯泰幼年聽過的那個「小綠棒」的故事,其實一直都在他的心裡,那就是屬於上帝的真理,是上帝對世人的應許,更是托爾斯泰終生奉行的圭臬:為人民著想,他的理想世界正是聖經啟示錄所描述的: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已經過去了。

(作者為作家、廣播主持人)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