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82期】2013年3-4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3年3-4年出刊
本期目錄:

願景,受苦者的活路

貧窮問題與政府角色

飛去來器效應

主已復活

那些住在他們中間的日子

與臥軌的勞工同臥軌

公東的教堂

酸澀反覆情何堪
 



 

曠野反思那些住在他們中間的日子

◆蘇昱璇

2012年秋天,因為蒐集論文資料的緣故,我在印度住了八十天。經宣教士友人介紹,認識了數年前在孟買貧民區(slum)成立學童安親班的華人宣教士菲姊妹(註),並得以在該安親班進行學生家庭問卷調查。工作告一段落之後,我搭乘十五個小時的隔夜巴士,拜訪菲姊妹現在居住的果亞(Goa)。

孟買與果亞

孟買是印度第一大城,鄰阿拉伯海,商業興盛,英國殖民留下的許多輝煌建築,也把城市妝點得更加氣派。諷刺的是,氣派的孟買其實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貧民區,甚至有許多人就住在人行道上,而且不同於美國的遊民或台灣的街友多是中年單身漢,印度的人行道住民(pavement dweller)往往是攜家帶眷,從祖父母到嬰孩一起住在路上。

果亞對台灣人可能很陌生,卻是充滿歐洲旅客的度假勝地,曾受葡萄牙殖民統治,天主教與基督教人口超過四分之一,療癒人心的白淨沙灘為果亞帶來豐厚的觀光收入,甚至締造了全印度最高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

菲姊妹與印度夫婿莫弟兄,領養了六個印度孩子,各有各的個性,也會頑皮打鬧,卻比我這幾年在台灣、中國、美國所見過的任何孩子都親切有禮。菲姊妹與莫弟兄一方面遠距遙控孟買的安親班,自己則不時到印度各地帶領聚會,至於在果亞的工作,目前就是照顧這六個別人轉介、特別需要幫助的孩子。莫弟兄夫婦非常慷慨地讓我與他們同住幾天,也讓我有很多機會聽健談的莫弟兄說話。

耶穌不住在人中間?

「當一個人想要改變一個群體,方法不是住在他們中間,因為想帶來影響的人,自己最後常常反被群體所影響,而且關係太近很多話反而聽不進去,所要傳的信息就此失去了力量。所以我們到各地培訓,支援他們的需要,但自己仍要回到這個可以真正退修的地方。」莫弟兄說,「而且耶穌也不住在群眾中間呀!」談到德蕾莎修女,莫弟兄甚至覺得她的事工固然有其偉大之處,所服事的人真正得著福音好處的其實很少,整個被服事的群體也並沒有被扭轉。

莫弟兄的強烈觀點挑戰了我對宣教的想像:2009年的爾班拿青年宣道大會(Urbana),以許多宣教士住在貧民區與貧民共同面對生活的種種艱難,闡述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間的基督。在聚會中備受感動的我曾天真地以為,這樣謙卑的形象,必定比外來宣教士幾近侵略、帶著某種優越感地宣講與植堂更好。怎麼曾經住在貧民中間的莫弟兄夫婦,竟停止了這樣的服事型態?道成肉身的耶穌,到底算不算是住在人中間?

新德里與加爾各答

然而離開果亞以後,在首都新德里見到另一位宣教士萍姊妹,她則做了不同的決定。萍姊妹來自中產階級家庭、擁有最高學府學歷,在台灣就花了相當時間在街友當中服事,在尋求服事工場期間,恰巧也曾住在莫弟兄夫婦果亞的家中了解他們的事工。萍姊妹最近剛抵達印度不久,還處於學習語言的階段,計畫從現在的住處搬到一個回教社區,以近距離跟一個社群直接建立關係為現階段目標。

我想起在孟買進行家庭問卷調查的時候,每次安親班老師莉姊妹帶我走進學生家裡探訪,學生的母親跟莉姊妹除了總有話不完的家常,也常跟莉姊妹傾吐她們心裡的煩惱與生活的難處。另一位從事金融業、義務協助安親班行政事務的妮姊妹告訴我,莉姊妹做了好幾年安親班老師,學生跟家長都信任她,如果換成妮姊妹去做家庭訪問,即使沒有語言隔閡,家長願意分享的深度仍然必定大打折扣。

後來抵達加爾各答,我參觀了仁愛修院裡僅一個房間大的德蕾莎小小紀念館,在垂死之家及照顧智能與肢體障礙女性的療養院參與服事,我對見一個救一個的救濟邏輯覺得感佩,同時卻也難以十分認同,但看到修女與修士的笑容、全然放下的身段,我想,若上帝真賜下這樣的呼召,豈有什麼比順服呼召更圓滿的人生,又哪裡輪得到我來評價他人領受的呼召呢。
我相信親近生侮慢,也看過外來宣教士因本地人而受到強烈局限的窘境;然而先看到孟買安親班的實地運作狀況,以及遠距遙控事工的困難,當再看到萍姊妹進駐穆斯林中間的心志、仁愛修會修女修士的簡樸與捨己,我相信那並非只是天真。

基督.門徒.群眾.基督徒

我想,如果沒有基督徒住在人群當中,近距離長期耕耘,人的心防難以被卸除;如果沒有基督徒從外面進入人群中宣講,人們難以認識那需要付上重價的恩典。

我想,兩千年前的耶穌既沒有住在人群當中,同時也確實住在了人群當中。在祂短短三年的傳道生涯中,耶穌一方面時常以教師的姿態進入非他所住的人群,宣講挑戰猶太人根深柢固信念的福音;一方面與一群經常缺乏慧根、信心飄搖的門徒朝夕相處,讓他們看到神子那不同於世界的榮耀與大能。
然而恐怕沒有一個使徒或傳道人能夠如耶穌一般完全。耶穌傳道三年,基督徒往往需要用一生數十年來事奉上帝所託付的人群;耶穌同時做到了同住與抽離,基督徒如果能夠好好做到其中一種,應該就不負上帝的託付了。我想像,如果長駐跟外來的宣教士能夠彼此欣賞進而合作,那果效應該是最大的吧。

再仔細想想,雖然莫弟兄認知到住在所服事群體當中的危險,他們夫婦自己其實還是真實、勇敢地住在人中間──住在他們所領養的六個孩子當中,在每天的全家晨更與晚禱中、在疼愛與管教中、在深刻親密的互動中,如耶穌帶領門徒一般。想到這裡,不禁再次為他們向上帝獻上感恩與祈禱。

敬重不同的呼召

於是,在那些住在他們中間的日子裡,我在多元的印度體認到多元的價值:沒有一種見證基督的途徑是輕而易舉、不用付代價、不遇阻礙的,也許,真的只是呼召的不同。堂會牧養或神學研究、本地或跨文化宣教、全職或帶職事奉、著眼於個人工作或投身結構轉化……都不容易,也都有其價值,適合不同的個性與恩賜才幹,清楚的呼召可能比個性、恩賜才幹更為關鍵,而上帝給人不同的呼召。

「如果上帝對每個人的旨意是具有整體規畫的,那個體的感動應該也會達成集體的成就。」離印返美之際,短暫停留台北,在台大校園巧遇昔日經濟系同窗其宏,投身勞工運動的他,在對話的最後說出這段意味深長的話,與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所主張,每個人出於自利的行為可以達成最大的社會福祉,有微妙的相似。基督徒在世上見證基督的日子,若能不單以為自己採取的途徑才是唯一最好的選擇,而能嘗試了解且真心敬重領受不同呼召的人,並在適當時機彼此幫補,或許是人在世上所能達到最接近耶穌作法的境界吧。

(作者為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生,本文得允轉載自《基督教論壇報》3471期)

(註)印度憲法一方面保障人民信仰不同宗教的自由,一方面模糊禁止使人改信其他宗教的行為(anti-conversion),基督教首當其衝,歷年來不時傳出基督徒被極端印度教徒迫害乃至於殺害的例子。故本文中的宣教士皆使用化名代號稱之。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