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58期】2009年3-4月

本期目錄:
耶穌社區共同體(The Community of Jesus)初體驗
金融海嘯作為神學事件
城市教會的牧者── 凱勒牧師

綠林裡的擁抱者

《風火山林》──時代信仰騎士的吶喊
你們眼看何為善,何為正 ──在贖愆祭的觀念下紀念「六四」二十周年
雋永樂音:歌曲之王──舒伯特
 

 

他山之石城市教會的牧者 ── 凱勒牧師 (Dr. Tim Keller)

◆胡志偉

拜讀蘇昱璇姊妹的「城市教會啟示錄」 (見《曠野》157期),以華人信徒眼光解讀這間座落於紐約市的「救贖主長老教會」(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 ,讓我們從中學習許多。正當華人教會陷入追逐「越大越好」的超大教會迷思,「救贖主長老教會」及其創會牧者凱勒 (Dr. Tim Keller) 卻為我們提供另一典範──教會要走進城市社群中,可向知識分子宣講福音,也同時要服侍弱勢群體。

從任何角度看,凱勒也算是一位成功的超大教會牧者,他於1989年紐約曼哈頓區建立「救贖主長老教會」,發展至今,每週有五堂崇拜,目前約有六千人定期聚會。《新聞周刊》(2008年2月18日) 稱許凱勒為「英明牧者」(the Smart Shepherd),而《紐約時報》(2006年2月26日) 更讚賞他能「宣講聖道、引述發聲」(Preaching the Word and Quoting the Voice)。

「道」先於「術」

近二十年來,台港教會的不幸是不少領袖以為只要有「術」可用,成者為王,「實用」就成為發展教會事工的金科玉律了。正當華人教會就神學教育的定位有不同討論,凱勒的牧職正好說明堅實的神學訓練的重要性。華人教會以為正統的神學思考已不合時宜,然而《時代雜誌》提出十大改變世界的意念,排行第三正是「新加爾文主義」(New Calvinism)。為何改革宗神學思想重新復甦 ? 這正反映北美信徒已厭倦了那些只重技術與經驗、卻內容膚淺的牧會技倆,不少年輕信徒倒覺得加爾文、愛德華滋等經典著作能滿足內心的渴求。筆者預期我們也距離不遠了,不少教會信徒等候的正是有信仰深度且能回應時代的信息。

凱勒正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改革宗牧者,曾任教於威斯敏斯特神學院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目前也是該學院的客席教授。難得的是,凱勒一向堅守聖經真理,絕不妥協,他注重宣講與教導,內容言之有物,情理兼備。

道與文化

華人教會也有不少注重聖道宣講的教牧,然而我們大多負面地看待「世俗文化」或「後現代文化」。當教牧或堂會抽離地否定了其身處場景的語言或符號,又高調地在所屬小圈子內宣稱其文化的優越性,我們根本沒有與此時此地的文化真正對話。

凱勒給我們的榜樣是他樂意走進文化與城市當中,與流行的思潮對話,挺身而出,作信仰的護教者。有媒體工作者稱譽他為「廿一世紀的路益師(C. S. Lewis)」,面對無神論的挑戰,他寫了The Reason for God : Belief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2008),溫和理性地與教外人士對話,並肯定福音信仰的可信性。

身處紐約大都會,要牧養不少專業人士、知識分子及文化藝術工作者,凱勒強調其宣講不是停留於「基督王國」的意識形態,由上至下地告訴會眾要作他們知道要作的;相反地,他假設會眾中必然有人抱著質疑之心,牧者就需要學習聆聽這些人的真實故事,情理兼備地講述福音,最後才勸說對方開放地接受恩典。凱勒建議教會人士不宜高高在上,乃是謙卑而喜樂地參與在其中;即或面對敵意與反對意見,仍要展現愛心與寬容。

華人教會文化一向積存深厚的「好人好事」論述,形成我們強烈的教條律法主義,要求其他人一概跟從共認的準則。誰不符合某套公認標準的文化規範,誰就被視為「逆子」。 華人教會的「長子文化」,如同浪子故事 (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節) 所表達,同樣需要「尋找浪子的父神」(The Prodigal God, 2008) 的恩典。筆者認為凱勒提及的「長子文化」,正是我們要宰殺的「金牛」,倘若華人教會不對本身內部文化進行深切反省,我們面對的危機就是把某種文化形態等同為福音,並受困於某種文化之內。所有文化皆需要福音,台港教會需要思考的是打破「長子文化優越論」,走出「惟我獨尊」的自義,才能在文化中有一己源自福音的聲音。

道在社群

凱勒與其它超大教會名牧不同之處,在於他反對教會只是為了本身的發展 : 更大的王國或會眾人數更多。他認為教會成長秘訣在於當地方堂會為身處社區求平安,而非追逐增長,如此反而就能有最好的發展。

教會要重申其定位是「走天路的子民」(pilgrim people),堂會建築物只是不動的資產,人才是教會最重要且能活動的資產。倘若地方堂會就是水庫,我們關注的焦點不應是其「承載量」(capacity building) 有多大,乃是其「排放量」(capacity releasing) 有多少。

花費人力物力打造宏偉可觀的水庫,並以其盛水量誇口,固有其價值;然而更重要的是有活水而非污水,從水庫流向各家的住宅與用戶。一座宏大而閉塞的水庫,只可供人參觀而已,失卻了水庫應有的基本作用。凱勒是「使命教會」(missional church) 倡導者,他看重堂會的「排放量」而非「承載量」;這間堂會有一半以上的會眾都參與在社區內不同的服侍。這正是台港教會要思考的 : 我們最多的人力資源或最好的人才投放在哪裡 ? 當我們過多放在維持堂會的內部運作,卻沒有好好裝備信徒在專業或職場上發揮召命天職,難怪會失掉了信仰價值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

結語

城市教會也好,「使命教會」也好,重要的不是名稱,乃是教會是否真正走進社群,關懷與服侍弱者,宣講「聖道」與「聖工」服侍並行。當教牧能作好聖道的宣講與教導,而信徒能落實聖工在不同層面的服侍,上帝國度的臨在自然會在社會中表彰出來,這就是教會在城市中應兼而備之的福音使命、文化使命與社會使命 !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