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60期】2009年7-8月

本期目錄:
路險才知馬力,風雨方見真情──台灣八八水災省思
真善美之旅──初訪〈耶穌共融社區〉
讓我們在基督裡合一──耶穌共融社區(The Community of Jesus)簡介

上帝子民的聲音──〈愛俄拿〉(Iona Community)聖歌的精神

讀者回應
台北〈龐畢度中心收藏展〉觀想
艾利斯島上的天空
 

 

主旋律上帝子民的聲音──〈愛俄拿〉(Iona Community)聖歌的精神

◆陳茂生

愛俄拿的故事

1938年,英格蘭教會歌凡市(Govan)的牧師George Macleod先生,為了縫合教會與工人階層之間的的嫌隙,率領了一群牧師及工人(當時都是男士)至蘇格蘭西部,莫爾島(Mull)西南方的宣教聖地愛俄拿(Iona),重建了被毀的中世紀建築──愛俄拿修道院,從而尋求工作與靈修的兼容並蓄,愛俄拿共融社區就此應運而生。Macleod牧師身兼創辦人及第一任主席(1938-1967),在愛俄拿共融社區董事會的監督下,向英格蘭教會總會負責;後來為了使觸角更廣且遠,更具普世性,遂脫離了蘇格蘭教會成為普世性的團體,從此逐漸影響世界各地的教會領袖及信徒。目前正式會員包括蘇格蘭、英國、威爾斯、澳洲、德國、馬來西亞及美國的基督徒,正、副會員及「愛俄拿之友」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基督教派;他們委身於促進世界的和平與公義,強調基督教會的普世性,主席由會員推薦而後遴選,現任主席為Peter MacDonald,任期從2009年至2016年。

聖科倫巴(St. Columbe)與愛俄那島

愛爾蘭這小小的島國,早在主後422年,因為聖派屈克(St. Patrick, 390-460)被羅馬天主教從英國派往愛爾蘭宣教之後,逐漸成為教育水準頗高的國家。科倫巴於主後521年出生於愛爾蘭王族的家庭,年輕時在聖芬尼安(St. Finnian, 495-579)門下學習神學,繼承了聖派屈克所建立的修道院精神以及宣教熱誠。「出師」之後被按立為司祭,卻不幸被捲入當時一場「聖經手抄本」所有權問題引爆的流血戰爭(稱為Battle of Cal Dreimhne)。科倫巴的支持者獲得勝利,卻已造成三千多人死亡的慘劇。教會當局將科倫巴放逐,並命他出去宣教,且至少要帶領三千人歸依基督才能回國。科倫巴雖然心有不甘,卻只好從命,自己也徹底悔改,於主後563年(四十二歲),率領了十一位族人(連同他本人共十二位門徒),划小船離開愛爾蘭,橫渡英格蘭,到達愛俄拿小島,建立修道院,向沿海之海布里地群島(Hebrides)的島民宣教,更前往蘇格蘭本地建造修道院;很快地,教會林立(至少一百所)、會友眾多。但是科倫巴除了宣教及個人靈修,更注重修道院的共融生活,自己也經常在修道院的獨房之中禱告,勤讀聖經。597年6月9日(主日上午),身體俯伏在修道院的祭壇上去逝,享年七十七歲。

科倫巴去世之後,他的宣教事工卻更加興旺,聲名遠播。愛俄拿逐漸成為基督徒靈修以及學習「基督教向歐洲宣教」的聖地,更成為歐洲人重要的朝聖地點之一,愛俄拿島也成為歷代蘇格蘭、愛爾蘭及挪威等國王族安葬的聖土。

小兵立大功

愛俄拿島是彈丸之地,居民從未超過兩百人。全島只有長5.6公里,寬1.6公里的面積,聖科倫巴以此成為宣教根據地,可能作夢也想不到它會名滿天下,不但激勵後人研究他的宣教及靈修方式,更促成了克爾特(Celtics)基督教的復興。而研究克爾特人純樸信仰的結晶──高爾的詩(Carmina Gadelica),也成為二十世紀的學界盛事。1900年由愛丁堡人Alexander Carmichael(1832-1912)所收集出版的“Carmina Gadelica荂]1992年再由Floris Books, Edinburgh出版)更帶動了研究風潮。

目前,在愛俄拿島上有兩個重要的靈修中心,一為“Iona Abbey荂A─為紀念創辦人Geoge Macleod的“MacIeod茪中腄A另外一處則是在莫爾島(Mull)的“Camas Tuath荂C靈修中心提供參加者獨特的機會,也就是在社區中與來自世界各國不同種族、背景、社會地位的基督徒或教會領袖,一起在愛俄拿島上靈修,分享生命。靈修中心更安排特殊的崇拜節目、靈修時間,甚至帶領參與者展開島上的「朝聖之旅」,每走到一個定點,參與者都被帶入了解該定點的特殊性,就在那兒緬懷先人,放眼世界。

心靈樂音

早期克爾特的基督徒以野雁象徵「聖靈」,它們那單純的「呼群引伴」之聲,提醒基督徒依靠聖靈合作無間。為了能更有效地帶領前來參加靈修或訪問的基督徒能創新、虔誠地投入各人崗位上的事工,「野雁資源智庫」(Wild Goose Resource Group)就此成立。崇拜及禮儀的專家、聖樂家、作曲家、聖詩學者集思廣義,研創發展出特殊的禮儀,提供給修道院及所有靈修中心聚會使用。該單位更出版各種書籍及樂譜,如禮儀、社會公義、政治及和平問題、聖潔靈命、心靈醫治、崇拜的創新??等書籍以及聖詩、CD、錄音帶,更有精簡的戲劇腳本,提供個人靈修、團體的靈命討論以及公眾崇拜之用。

愛俄拿共融社區的聖歌,其實就是以克爾特人的文化藝術為本,以基督神學為中心而研發創作而成的。它被當今聖樂界奉為「新穎的會眾音樂」,是原味十足卻充滿新意的聖歌。它們沒有固定的風格,因而趨向普世性。它們是詩篇(歌律詩篇、素歌及對唱詩篇),聖詩及靈歌(多以傳統歌調、民謠曲調為音樂基調,也多創新之旋律、節奏與和聲)。

上帝子民的聲音

“Carmina Gadelica"高爾的詩)是最典型、最能代表克爾特基督徒信仰的文化寶藏。它們豐富而深沉、表達上帝永遠同在的事實,都展現在愛爾蘭及蘇格蘭的高原地及島嶼中那些簡樸的基督徒家庭裡。例如他們那令人難忘的祈禱詞:

“God Kindle Thou in my heart within

“ A fire of love to my neighbour”

“Even as I Clothe my body with wool

“Cover thou my soul with the shadow of

wing”

“And as the mist scatters on the crest of

the hills

May each ill haze clear from my soul,

O God” (註1)

下面這段是Carmichael先生錄自一位住在南烏以斯島(South Uist)南部,九十九歲的基督徒所背誦給他聽的詩。

The eye of the Great God

The eye of God of Glory

The eye of king of Hosts

The eye of the living

pouring upon us

At each time and reason

pouring upon us

Gently and generously

Glory to Thee.

Thou Glorious sun

Face of the God of life

也難怪,這種背景朔造出了傑出的詩人和音樂家。在愛俄拿共融社區裡,目前最具影響力的聖詩家兼作曲家John Lamberton Bell 牧師(b. 1949) (註2),他的一首”The Summons"1987年出版)已經不知影響多少基督徒了!

Bell牧師期望以克爾特基督徒純樸卻充滿熱情的優美詩詞及音樂,帶動會眾在崇拜中唱詩。他認為教會音樂應是「上帝子民的聲音」,而現今的世代,太多的信徒忘了歌唱或懶於唱詩了!反正講台上有「作秀式」的讚美團,加上喧天價響、分貝奇高的「樂隊」,大家或是站著看、坐著聽,或者乾脆純欣賞了!許多經典的詩歌、聖詩都不再詠唱了,有些教會連聖詩、詩歌本都不用了;新的詩歌,即使意義深刻,曲調優美,更是不會唱了!Bell牧師認為基督徒應是會歌唱讚美上帝的信徒,他更鼓舞我們唱新歌,所有上帝的子民都應當享有向上主唱歌、唱新歌的喜樂。基督教更不應是只讓人「感覺很好」的宗教,不是只有在快樂及祝福滿滿、順境的時候唱歌,更應有表現痛苦、伸冤、向上帝訴求的哀歌!(註3)

「愛俄拿」石與雙連教會

明有德牧師(The Rev. Dr. Hugh Macmillan)是1920年代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至台灣的宣教師。他在1925至1931年間曾擔任台灣神學院的第七任院長,也曾擔任雙連基督長老教會議長之職。當時,陳溪圳牧師已是駐堂傳道(1921)。(註4)

雙連教會原建於1913年,1927年建立新堂,會眾迅速成長。但是1938年時,日治時代的市役所(相當於現在的市政府),將「敕使街路」(即現在的中山北路)拓寬,因此,雙連教會也被徵收拆除,雙連教會便借用了位於現在台泥大樓地點的台北神學校(即今之「台灣神學院」)之講堂做禮拜達十五年之久。明有德牧師經常鼓舞陳溪圳牧師建立新的教堂。陳牧師秉持他既有的宣教精神及熱情,率領長執於1949年開始計畫興建教堂,更因明有德牧師的協助而購得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的土地(台泥大樓左側,錦州街與中山北路口),而於1953年完成了一座美輪美奐的新教堂,不但成為當時的旅遊特殊景點,更是北部大會年會的所在地。明有德牧師為了嘉許雙連人的成就並鼓勵會友們宣教不輟的精神,特別將他自己珍藏的「愛俄拿」大理石贈送給陳牧師。(註5)

陳牧師將這寶貴而象徵宣教精神的大理石鑲在講台後的金燈台之下。1973年3月3日,當雙連教會大樓落成時,此石已被鑲入聖餐桌正面上方的正中央,時刻提醒信徒永遠以宣教為念。

陳老牧師一生愛主,開拓了許多新教會。1986年(時年九十一歲),由他的牧師兒子陳皙宗牧師(台灣神學院第十七任院長,1968-1971)陪同,第一次訪問了愛俄拿島,不僅一了他的心願,更確定了他一生跟隨基督帶領雙連教會會友走上「宣教之路」的職志。

註:

1.參考“The Mountain Behind the Mountain--Aspects of the Celtic Tradition,第48、49、52頁。Noel Dermot O'Donoghue著, T&T Clark, Edinburgh, 1993

2.John Lamberton Bell, 1949年出生於蘇格蘭,他身為牧師,卻以創作聖詩、詩歌以及專題演講而聞名全世界。他注重會眾唱詩,曾擔任《蘇格蘭聖詩》的編輯召集人。1999年更獲得加拿大長老教會及皇家教會音樂院的「院士」頭銜。他以愛俄拿團體主要會員的身分,帶動了吟唱聖詩的熱潮。已出版了許多世界各國原創性及草根性極強的聖詩及詩歌專集。都由在蘇格蘭的愛俄拿共融社區及在美國芝加哥的G.I.A Publications出版(請參考台灣長老教會最新出版之《聖詩》第159、170、197、208、210、266、294、420等詩歌)。

3.參考G.I.A. Publication, Inc., Cutting Edge in Music Education 之 “Sacred Music荂]www.giamusic.com

4.陳溪圳牧師出生於主後1895年,逝世於2000年。不論在宣教,建校、音樂教育、青少年及兒童宗教教育??各方面,都有極大而深入的貢獻。(參考《常綠在人間──陳溪圳牧師百年懷念集》)中華民國聖經公會出版,1994年。

5.這愛俄拿大理石是明有德牧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攻讀「普世神學」博士學位時,往返愛俄拿島,在參觀愛俄拿修道院時,該院的管理者贈送給他的。這是一塊從一千多年前修道院的聖餐桌所鋸下的一塊大理石(長約10公分,寬約5公分,厚約3公分)。他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將這塊大理石送給雙連教會的陳溪圳牧師為禮物,以鼓勵他重建雙連禮拜堂。」當年科倫巴所建的愛俄拿修道院原為木造,主後1203年,為了紀念他在宣教上的貢獻,以石頭重建。宗教改革時遭新教徒破壞了一部分;1899年才又開始重建,於1938年完成。該修道院內的禮拜堂中,也重建了一座白色大理石(愛俄拿大理石)聖餐桌。

推薦唱片及書籍

1.”We walk His Way” CD及歌本

2. “Come All you People” CD及歌本

以上都由 John L. Bell牧師創作錄製,Wild Goose Resource Group出版,2000年

3.“Iona Abbey Worship Book,Wild Goose Resource Group出版,2000年

參考書籍

1.”Celtic prayers from Iona” by J. Philip Newell, Paulist Press, N.Y.1997

“The Mountain Behind the Mountain” “Aspects of the Celtic Tradition, by Noel Dermet O'Donoghue, T&T Clark, Edinburgh, 1993

3.”Celtic Christianity” ”Making Myths and Chasing Dreams, by Ian Bradley, St. Martins Press, NY. 1999.

4.”Celtic Spirituality”, Translated & Introduced by Oliver Davies, with Collaboration of Thomas O'loughhlin, Paulist Press, NY. 1999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