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204期】2016年12月出刊


點閱瀏覽

2016年12年出刊
本期目錄:

新皇民運動的再起與幻滅

共享經濟與金融科技

基督教右派公共參與的困境

從「氣候正義」邁向「能源民主」

激發鮮活的基督想像──推薦《想像與順服》

基督徒今生的聖召
秋山紅樹京都行
樹欲靜而風不止

打開天窗


曠野反思基督教右派公共參與的困境

◆潘秋郎


美國教會的殷鑑

美國的政治光譜有左右之分,主要是基於「大政府」或「小政府」的態度,以及經濟上重視開發或分配的立場等。自詡為福音派的教會大都落在右派。歷年來美國總統選舉,部分美國的福音派教會領袖,像是杜布森(James Dobson)等,總是為了「維護家庭價值」而動員,以「道德多數」(moral majority)自居,號召基督徒要擁護聖經教訓而投票。他們口中的「家庭價值」其實只關注在「反墮胎、反同性戀」,因此,多年來福音派視推行自由主義的民主黨如洪水猛獸,在所謂的「真小人」與「偽君子」的競選中總是投給「偽君子」。

四年前(2012)共和黨推出摩門教徒羅姆尼參選總統,給基督教福音派帶來點衝擊,今年共和黨由川普出線,對戰民主黨的希拉蕊·柯林頓,更使得美國福音派一陣慌亂,畢竟川普的個人紀錄與表現實在太奇葩了,完全不符基督教對一個人德行的期望。所以,古德恩(Wayne Grudem,名神學家)最後撤回了他的論點,柯羅奇(Andy Crouch,美國基督徒名作家)則批評福音派為了策略考量—— 提名保守派出任下一任大法官—— 而支持愚妄人的舉動近乎偶像崇拜。然而,少數右派領袖繼續公開支持川普,已導致福音派教會內年輕世代陸續出走。

美國福音派長期以來參政的做法已飽受批評,尤其這一次「含淚投票」的舉動,不僅使其「道德維護者」的角色蒙陰影,教會與特定政黨走得這麼近,幾乎成了政黨的附庸組織時,更損及基督教的見證,恐怕短時間內難以彌補了。

道德困境的起因

美國福音派何以淪落至此?我想,有幾個原因:
一、倫理思維貧瘠、言行不一:福音派慣常以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方式來思考墮胎、同性婚姻等這些極端複雜的議題,又將這幾項上綱到最優先地步,忽視了聖經全面的教訓與更重大的議題。另外,一方面聲稱聖經的「基要原則」必須嚴格奉行,實際行動時卻想送一個惡人擔任總統以達成更大的善,不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基督徒應言行一致,真正遵守聖經教訓者無法同意人能作惡以成善。

二、美國福音派常常以道德多數自居,每逢選舉就出來「替天行道」,將例行的選舉看成「聖戰」,一副聖戰士姿態,這其實是一種靈性的驕傲。
三、實踐教會的理念時想以世俗政治的手段,達成神聖的目標,將彌賽亞期待投射於政治領袖身上,不僅不切實際,恐怕也是缺乏對上帝全權的信賴。事實上,五十年來已有不少學者提出警告,基督徒要小心維繫教會與政黨/國家的份際,與自身文化保持批判的距離,讓教會保有其「異質性」(Otherness)而成為教會。只是,言者諄諄,右派的教會領袖似乎沒聽進去。

台灣教會的現況

台灣教會在國家認同上有統獨之分,但在政府角色與經濟發展上,似乎都是右派,而大力主張「維護家庭價值」的,更是大右派,從其語言使用、倫理議題的關注與態度,以及動員的手法來看,與美國基督教右派如出一轍,所陷入的道德困境也幾乎完全相同。更有甚者,美國福音派領袖以道德多數自居還有點道理,畢竟政治是很現實、講究實力的。美國福音派總會員數近四千萬,而選票就是實力,難怪福音派領袖會大聲說話了。

然而政治折衝過程是門藝術,提出論述去爭取社會大眾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智慧,美國福音派在這方面表現欠佳,三十年來「性道德的聖戰」更是一敗塗地。台灣教會右派呢?保守估計,基督徒人數佔總人口比例4%左右,其中約三分之一是這些右派動員不了的。所以再怎麼算,基督教在台灣都是邊緣團體,不思提出論述去說服社會大眾爭取支持,卻以「社會主流」自居,對國家社會直接指指點點,這種公共參與的方式實在拙劣。

要為被摀住口的發聲

每個社會議題都是高度複雜的,也都是每個人生掙扎的實況。以近年來熱議的「家庭價值」為例,家庭的共同生活需要居所、食物、家人互動、幸福感、生活的意義與人生的歸宿,更與鄰里、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各層面有不等深度的互動。因此家庭不只是婚姻與性而已。

設想一對年輕有情人終成眷屬,想要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是二人都必須每天上班十二小時,除了經濟成長的果實大部分被資本家拿走,每月薪水一大部分還得先供養房東,整個社會又缺乏幼兒托育機構,他們怎麼敢生養小孩呢?那些鼓起勇氣生養小孩的,尿布奶粉不說,小孩入學後,每月得再繳幾千元給安親班,繳不起安親班的,只好當鑰匙兒,因此,教會的課後陪讀班即使還附帶供應晚餐,也補不完社會安全網絡的破洞。月薪二萬多的父母為了跟小孩隨時保持聯絡,還得給他一支手機,每個月再付幾十到一百多元給億萬富豪開設的電信公司。當剝削的經濟制度讓人即使努力工作也無法脫貧,數以萬計的家庭想每天全家人一起吃晚餐都成了奢侈的享受時,家庭實質上是破碎的,小確幸就只是一桶摻了麻醉劑的餿水油,「家庭價值」如何維護呢?教會該出來說說話吧!

從吸血鬼電影的故事打比方吧,當吸血鬼一下子就吸乾人血而致人於死,我們會說這是邪惡罪行,然而,聰明的吸血鬼每天只吸一兩口,數百萬人的身體每天會再生血液,如此數十年,再繼續吸他們的兒孫的血。如此慢性吸血,我們倒是視而不見。教會該出來說說話吧!若再加上食安、環境污染、族群階級不平等、轉型正義等一大堆議題,教會的公共參與還有相當的空間,而基督教對自身公共身分的反思,則有更大進步的空間。

(作者為宣教學博士,牧師)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