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行動與信念雜誌
思想文化/社會評論/弱勢關懷/文學藝術


【曠野153期】2008年5-6月出刊

本期目錄:
企業.社會.責任
真誠、睿智、良知、黨性
從林昭到胡佳─關心中國人權

步向簡樸之路

從歷史源流看「聖召」
納尼亞國度探祕
"Kwanzaa",黑色的尊嚴
選擇讓婚姻成為祝福
捲起袖子走下去
停泊

 

曠野書香從歷史源流看「聖召」

 ◆ 韋真爾(Gene Edward Veith, Jr.)作 ◆ 劉思潔譯

關於「聖召」的教義,也就是探討基督徒生活的全面性教義,
關係著信心、成聖、恩典與善行。
這正是基督教倫理的關鍵核心,指出基督徒如何影響整個社會文化,
如何因著上帝的臨在而轉化日常平凡的生活。──韋真爾

  當今是個失落信仰的世代,雖然許多舊日的神學辭彙依然存在,但原本賦予它們意義的信仰卻早已消失無蹤。例如,絲毫不知悉聖經權威的人,會將「感動」(inspiration)和「啟示」(revelation)這樣的字眼,用來描述某個藝文作品或商業理念;「異象」(vision)、「使命」(mission)、「聖靈」(Spirit)等用詞,甚至「正典」(canon)、「詮釋」(hermeneutics)、「神人合作說」(synergism)等神學術語,都失去了原有的內涵,轉而代表俗世方面的意義。

  原本用來描述終身聖召和職志的vocation,如今也有了一個很普通的意義,有時候只是「職業」的同義詞。事實上,這個字原本是個神學用語,它針對工作、家庭、社會和基督徒生活,傳達了豐富的聖經教導。

中世紀以前的「聖召」

  vocation源自拉丁文的「呼召」一詞。聖經上有許多段落都提到,基督徒透過福音「蒙召」相信耶穌(例:帖撒羅尼迦後書二14),以及上帝「呼召」我們擔任某個職位或過著某種生活(例:哥林多前書一1~2,七15~20)。關於聖召的教義有非常扎實的聖經基礎,本書會詳細說明這一點;不過,正如聖經上其他的教導,這方面的教義在宗教改革時期才真正凸顯出來,而且發展得最為精確。

  在中世紀,所謂「擁有一份聖召(vocation)」或「擁有一個呼召(calling)」,是專指全時間在教會工作。某個人若覺得上帝呼召他,就表示他可能「擁有聖召」,意思就是要成為神父、修士或修女。至於其他各種平凡的行業──例如佃農、廚子、工匠、裁縫、士兵,甚至國王──雖被視為必要,但都屬於「俗世」的層面;雖然這些人可以得救,但都深陷今生的泥沼之中。若想徹底服事上帝,過著真正屬靈的生活,就必須全時間委身奉獻。要想真正實踐「全德的勸諭」(counsels of perfection)而臻至完美,惟有進入教會的「聖品」(Holy Orders)之中,每天祈禱、默想、敬拜、服事上帝;即便是夫妻關係與父母的職責──兩者都被視為美好,婚姻更被認為是上帝所頒布的聖禮──也被視為信仰生活的纏累。所謂「擁有一份聖召」的意思,就包含有意願和能力過著禁慾清修的生活。

  宗教改革:「信徒皆祭司」、教育普及宗教改革則源出於一個信念:教會已隨波逐流而遠離上帝的真理,不再主張基督的事工帶給世人赦罪的福音,卻強調透過人所設立的工作來獲取救恩。宗教改革家根據聖經和福音來檢驗當時的教會制度,認為神父、修士及修女並不能獨享上帝的恩寵,平信徒也能把基督徒生命的意義發揮到極致。

  宗教改革提出的「信徒皆祭司」觀念,常被誤解為貶抑了牧者的職分,似乎認為牧者和全職事奉者是不必要的,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神學觀念。其實,「信徒皆祭司」強調的是,牧者職分是上帝所賜下的一種「聖召」,有其獨特的職責、權柄和祝福;而平信徒也各自擁有一份「聖召」,同樣有其獨特的神聖職責、權柄和祝福。並非每個基督徒都是牧者或在教會全職事奉;要在上帝面前作完全人,並不需要領有聖職,只需藉著基督的寶血,每個信徒都是祭司。藉著羔羊的寶血,每個基督徒都像舊約時代的祭司一樣,可以來到上帝的面前;每個基督徒都可以直接接觸「聖物」(例如聖經,原本不准平信徒閱讀);每個人都可將福音傳遞給需要救恩的人。「信徒皆祭司」的意思就是,每個基督徒都可以來到基督身邊,在祂面前也都有同樣的屬靈地位。

  「信徒皆祭司」的觀念並沒有使每個基督徒都在教會全職事奉,而是使每種職業都成為「聖召」。當時有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進入「聖品」、領有聖職的人是不准嫁娶的。宗教改革家遍尋聖經之後,強調婚姻制度是上帝所設立的;家庭更是最屬靈的工作進行之處,勝過遁世隱居、潛心修道,因為父母親就是兒女的「祭司」,不僅照顧孩子肉體的需要,也培養他們的信心。每種工作都是扮演祭司角色的場所,即使是原本被輕視的佃農和工匠也不例外,都可實際服事上帝及鄰舍。

  宗教改革帶來重大的社會轉變,主因就是教育普及至整個社會的各階層、各行業。這同樣是源於「信徒皆祭司」的概念,相信所有基督徒都應該有能力研讀上帝的話語,所以有必要教導每個基督徒讀書識字。在此之前,即使是富有人家或統治階層,懂得識字的人也很少──在中世紀,恐怕只有全職奉獻於教會聖職的人,才有能力讀書識字。當然,統治者和商業界所需要的官員及簿記人員也能識字,平信徒則可在教會機構受一點教育,而擔任教育工作的通常就是基層的神職人員,所以英文的「職員」(clerk)就源於「教士」(cleric)這個字。宗教改革之後,教會推出普及教育的遠大計畫,主動教育每個人──包括男女兩性,亦不分佃農或地主──研讀上帝的話語。

  學會讀聖經的人,就可以用這個識字能力來閱讀任何文件。然而有趣的是,新教教會所創辦的學校,卻不只教導識字能力和研讀聖經,還加上古希臘羅馬時代用來培育自由公民發展個人才華的「文科教育」(liberal education;liberal的拉丁字根就是「自由」的意思)。雖然古希臘羅馬人提供給奴隸的是一種異於自由公民的職業教育,但宗教改革運動卻把具古典精神的基督教教育提供給中下階層的百姓,後來便真的造成社會秩序的「自由」與解放。

  宗教改革運動主要是強調個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但在世俗領域卻造成社會階層的流動和經濟的發展,最後還導致政治的自由開放。這不僅是新式教育所引發的,也與普遍教導聖召的教義有關。馬丁路德的《小教理問答》(Small Catechism)裡面有一段〈信徒職責表〉(Table of Duties),就把聖召與天職置於每個平信徒所接受的教導的核心,而他的《基督徒大問答》(Large Catechism)更為牧者詳細闡述了這項教義。加爾文(Calvin)和後繼者也很強調基督徒在世上的聖召,而清教徒則以勤奮、熱情的態度將這個教義化為行動,後來也塑造了整個美國文化。

重新強調「聖召」的教義

  關於聖召的教義,存在於許多宗教改革傳統對西方文化的影響中,但這些影響常被人誤解。如果宗教改革真的促進了個人主義的發展,這並非因為新教神學賦予個人至高無上的權威,而是因為關於聖召的教義鼓勵基督徒注意每個人的獨特處、才華與性情,且視之為上帝所賜的寶貴禮物,因為上帝創造並賦予每個人不同的特點,以便領受祂所要給每個人的呼召。聖召的教義動搖了一致性的成規,強調每個人獨特的價值,並高度肯定每個人的差異性;但同時也使人置身於社會之中而不致遺世獨立,避免了世俗的個人主義容易產生的個人化和自我中心的自戀傾向。

  宗教改革運動或許造就了「新教的工作倫理」,但並非如同某些社會科學家所提出的荒唐解釋:基督徒被迫以今生的成功來證明自己被上帝揀選。事實上,這個工作倫理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基督徒根據有關聖召的教義,明白了工作的意義,體會到平凡的勞碌工作也可以帶來充實與滿足。

  宗教改革期間,新教教會在文化上具有最大的影響力──包括文學、藝術、音樂、社會制度等──也是因為聖召的教義。如果能夠重新強調這個教義,勢必可以幫助當代的基督徒再次影響整個社會文化。◆

 

 

 

 

 

 

 

 

 

 

 

 

 

 




服務電話:(02)2363-5616
Email: cap@cap.org.tw,劃撥帳號13595242戶名 「基文社」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